“无为”还是“不争”? ------关于道家的核心思想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哲学著作,也是整个道家思想的基石,研究道家思想,当然就离不开《道德经》。那么道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呢?长期以来,人们给出的结论是“无为”。真的是这样吗?

那什么是“无为”呢?按照人们通常的理解:无为就是遵道,即遵循事物的自然趋势而为。也就是说人们所作的一切行为和事情,都要遵循客观规律,说白了就是一切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这就是道家所说的“无为”。那么问题来了:就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也是一种作为,也就是有为、而不是无为,所以说把道家的核心思想归结为无为,其实是不够妥当的。不信,我们看看《道德经》中关于“无为”的相关论述吧。

《道德经》中提到“无为”一共9处,咱们一处一处地看看: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为无为,则无不治;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我无为而民自化;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

以上关于“无为”的论述,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告诉我们什么是无为;二是说“无为”有什么好处;三是说其实“无为”就是有为。

抛开第二条不谈,那什么是“无为”呢?答案是一切顺其自然,也就是尊重客观规律、一切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也就是说,所为“无为”,并非是无所作为,而是不能胡作为、乱作为,而是要按照“道”的要求去“为”,比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树木是一点一点地生长的,九层之高的台子,是不断累积土而建成的,再长的道路,也要一步一步走才能到达。如果无所作为、无所事事,什么目标都达不到。所以《道德经》中“无为”的核心意思才是“无为而无不为”,这里“无为”和“无不为”(有为),其实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你可以说是“无为”,你也可以说是“有为”。这里这对看似对立的两个概念,就高度辩证地统一了起来,也因之就不能用“无为”来概括道家的核心思想了。

那么道家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答案是“不争”。《道德经》中关于“不争”的论述一共有8条:

不上贤,使民不争;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这些论述也主要体现了三个方面的思想:一是“不争”最近于道,因为如果给“道”下个定义,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只能用一个最接近于“道”的词汇来最大限度地表述“道”,这就是“不争”;二是只要做到了“不争”,那么在治理国家、统治百姓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好处,比如: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自然规律就是不争而善于取胜;三是最好的做法就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不会被埋怨、责备。。

其中第三条才是《道德经》的核心: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利万物就是无不为,即有为、而不是无为。不争则体现了水的本质属性。

所以《道德经》的最后一句话为道家思想做了简明而又深刻的总结: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