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律所该何去何从?出海还是留守?
作者 | 企业出海调研中的法律先生
来源 | 法律先生
2024年就要结束了,今年的法律市场可谓风云变幻。
过去18个月里,一共有15家外资律所关闭了中国办事处。
包括刚宣布撤走的宝维斯(Paul,Weiss)和在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美邦律师事务所(Milbank)。
除了单方面撤出,还有拍拖多年好心分手的律所们,比如利尽则散的美亚博(Mayer Brown)和孖士打,后者也用回了最初名字。
从缩减业务范围到直接关闭办事处,外资尤其以美资为主的律所,撤离规模和速度都在加码。
目前2024还未总结出来,图源商法
而反观中国律所,却在一路高歌猛进,「停止内卷出海拼杀」也成了主线。
一方面,所有事物发展到一个阶段都会寻求突破,否则也不会有五月花号一船人的出走,世界上也不会有美国这个国家的出现。
如果说外资律所撤退是降本增效,那中国律所出海就是开源辟土。要实现律所甚至行业跳跃性的发展,走出去已经成为业内共识。
根据司法部9月数据,中国律所已经在3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07个分支机构,比5年前增长了47.4%,涉外律师的数量也达到了1.2万多人,增幅达到67.8%。
🔺京师在亚洲许多国家地区都设有办公室
也是第一家在朝鲜设立办公室的中国律所
图自京师官网(P.S.要出海,律所网站不能偷懒)
另一方面,法律服务不能脱离客户,而当下中国企业不是已经出海,就是在出海的路上,作为配套装备,中国律所更是要先人一步排兵布阵。
而其中,东盟10国不仅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还有合作政策的支持,成为了中国律所出海最主要的目的地。今年,更是实现了「双向奔赴」。
🔺泡泡玛特Labubu在泰国火出了天际
还被授予旅游推广荣誉证书
比如,新加坡的两家大所安盛(Allen & Gledhill)和立杰(Rajah &Tann Asia) ,都在今年设立了中国办事处。
立杰在10周年之际在深圳开设代表处,不仅全亚洲的合伙人都到场,到场嘉宾共计超过千人,足以见得有多重视。
🔺法律先生与立杰和安盛两家律所保持着深度的链接
在过去新加坡行程中,我们都曾前去拜访
🔺立杰律所的丘健雄律师,
分享过关于国际工程业务的经验
除了东南亚,中东和拉美地区也成了新兴的出海目的地。
从贸易额的猛增就能看出来,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17年到2022年,双方贸易额从2625亿美元增长到了5072亿美元。
首先,由于中国在中东地区的政治影响力的提升,其次双方签订经贸联系愈发紧密,签订了多项合作投资协议,「中东淘金热」成为趋势是可以预见的。
因为复杂的宗教环境和人才短缺,在出海中东时,中国律所大多选择与当地律所联营,可以有效地较低成本和其他竞争风险,以保证未来持续的发展。
比如,德恒律师事务所刚在本月宣布进驻沙特,与合作12年的DSH律所正式联营,这也是德恒于迪拜之外,在中东地区设立的第二家分支机构。
🔺截图自德恒官网
虽然联营能够为进入当地市场做好缓冲,但涉外人才的缺口始终是出海的一个大障碍。
中国律师人数已经达到了75万人,但一味地「扩招」跟「二胎、三胎」生育政策功效大同小异。
虽然大所们正在通过聘请有国际业务经验的律师,来提高律所和律所专业化、国际化,但要实现无障碍跨法系和语言工作,达到足够的国际影响力,的确需要一段时间。
可需要时间,不代表前景不明朗。
司法部正在积极投入资源,培养更多专业、高素质的人才培养;与此同时,香港作为中国唯一一个普通法地区,是非常好的培养国际化视野和技能的地方。
出海不单纯是一桩技术活,是许多企业未来发展的转折点;更是律师们的角色重新定义的转折点。
所以,出海要有耐心,不要期待一战成名,而需要漫长的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