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研药不可能在“集采”中报低价,价格低廉的仿制药,能够保证药品质量吗?

来源:@成都下水道

今年2月23日,我参加一场“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的主题直播时,浓墨重彩地谈到了医保,直播前我做了不少功课,采访了保险公司老总和地级市医保局局长,对一些鲜为人知的情况了然于心,直播时的坦诚态度获得无数网友共鸣,这次直播很成功,创造了中国医生直播观看人次的最高记录,超180万。

我的基本观点——

1、基本保险,从2023年的350元涨到2024年的380元。只涨了30元,许多老人还是不能理解,甚至抱侥幸心理,觉得自己这一年不会生大病,不愿意买保险。其实这是普惠性参保财政补助基础上的重要保险,千万记得买。

2、有条件的家庭尽可能购买重疾险,避免因病返贫。但良莠不齐的保险公司充满陷阱,需要专业人士辅导。

3、政府的医疗补助是五保户和特困家庭的救命稻草。

虽然整体过程发展顺利,但留守老人依然面临一些严峻问题,不能及时就医,只能在指定医院就医,医疗质量得不到充分保证,没有好的医疗效果,可能加快留守老人的死亡。

逐步在全国推广的DRG、DIP两类医保付费模式还有待完善,对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留守老人来说也是一场挑战,级别越高的医院,收治这种病人,面临亏损,而即使制定了收费标准,留守老人可以报销的比例降低,也可能付不起医疗费。

年初我还比较乐观,到了年底,我苦苦等待的春天就像蝴蝶认错了花,更多的是失望了。

直接击中我痛点的是,12月12日,号称“灵魂谈判”的第十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的申报会将所有原研药“驱逐”出去了。

原研药不可能报出一个亏得血本无归的低价,许多跨国药企干脆退出了中国市场。

从节省费用和全力覆盖医保人群的角度来说,理解,也体现了制度优势。一次次集采的背后,是民生福祉的升级,带给患者更多用药实惠。但是把大量中成药纳入医保且价格不菲,是几个意思?

价格如此低廉的仿制药,真的能够保证药品质量么?

已经退博的大V@章蓉娅医生 讲过一个故事——

有个偏远地区的进修大夫来中国顶级医院进修,发现某病用某药效果特好,他们医院有这个药,但是之前没有这方面的治疗经验,就把治疗方案带回当地。结果呢?成分一模一样,剂量一模一样,却一丢丢效果都没有。

进修大夫不解,打电话来询问,顶级医院的知名专家也找不到原因——诊断,没问题;药物,没问题;药物剂量、用药频率、疗程天数,都没问题,但就是没效果。

后来专家没办法,就在自己医院开了药,给进修大夫寄回去,再让病人吃,真是神了,寄回去的药就有效,同样的药物成分,不同厂家而已。充分说明:不仅疫苗有质量差别,很多药物也是有差别的。

一言以蔽之,这就是原研药与仿制药的巨大鸿沟。

仿制药能不能完全取代原研药呢?

答案:不能。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品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医保局综合评审专家陈昊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没有模棱两可。

他说:“通过评价”只是市场准入的最低及格线,相当于一个国家规定的最低质量标准。在国家标准之上还有行业标准,高于行业标准的是优秀企业的内控质量标准。原研药企业通常执行的是最高的内控标准,是90分,甚至100分,而“过评”的仿制药企业只能证实自己已达到了60分。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规定,仿制药能否替代原研药,需要满足以下五个“一致性”条件。

第一、按国际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来组织生产;第二、药学等效,具有与原研药相同的药物活性成分;第三、生物等效,相同试验条件下,药物成分被人体吸收的程度与速度一致;第四、临床等效;第五、提供适当的说明书。这些也是国际上公认的仿制药“一致性原则”。

但我国目前实行的一致性评价只做到第三步,也就是生物等效,而非临床等效,甚至有些药物第三步都没有完全达到。实际上,即使药物成分一致,辅料、生产工艺的不同,也会影响到药物在体内的溶解性、生物利用度与稳定性,乃至最终疗效。

他的建议:能否建立一个多元化的买药渠道?譬如指定哪些医院作为原研药保障单位,必须库存一定量的原研药,患者想吃集采药就吃集采药,想吃原研药就吃原研药,应该把选择权交给患者自己来决定。

希望在药品价格水分挤的差不多,绝大部分患者都能有药可吃后,下一步能考虑对药物进行精细化管理,开始想怎么才能满足患者对于原研药的需求,工作重心转向保质量、保供应。

我赞成。

​作为一枚已经开始策划退休生活的老医生,我最关心的是患者病情和治疗效果,所以我的赤诚换来什么结果,也就无所谓了。

能走出雨季的从来不是伞, 而是不惧蹲湿的自己。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