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维修业的大环境就是个坑,由于没有信用评价体系,大多数都是坑一个算一个

【本文来自《大家都维修过家用电器吗?这水也太深了吧》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winme99
  • 我觉得有些人在混淆概念,合理人工费用与核心配件全换式的暴利是两个概念吧,上门查看30-50哪怕不修能接受,跑个腿帮我大致判断一下。除去必要配件价格(某宝网上都能查到),简单拆机焊接给个100-200的维修费我也能接受,如果要高空作业、大修再高点也行,咱们认这个人工费用,但你不能坑消费者吧,明明换个小零件就能修的玩意,一开口就是换主板,的确这主板如果原厂进货价值高,刨去你也就赚1-200,但消费者得多花多少冤枉钱?何况这主板还有可能是你某宝上买的二手件?这不是坑是什么?你付出了啥必要劳动?机子都不打开,也不检测一开口就是主板坏,我看你就是不会!

    我经历过很多案例,有些经验启示给大家说说

    1、松下洗衣机,上门就是要换主板,1000多,自己判断应该是某传感器坏了,因为是时好时坏,没必要全换,所以给了上门费然后网上搜,找到一远程指导,出100被告知拔掉主板上一个泡沫传感器接口就行,洗衣液泡沫多了就会影响传感器,最终导致传感器失效停机,通病。

    启示,买产品尽量销量大的,很多产品都存在通病,全国坏的多了自然有人去研究为什么,就会有简单的解决经验,甚至有人会开发专门配件赚钱。当然,还是需要一定的判断和动手能力,包括必要工具,比如为了拆这个洗衣机,买了专用螺丝刀。

    2、松下冰箱,上门要1000多换主板,给了50块上门费聊了下,基本判断哪块板子,然后找某宝品牌个体维修者,一问能主板拆下寄修,于是又找本地网修,下班后直接送上门200修好。

    启示,买产品尽量买品牌大的,网上专修的人多,也比较精通,很多问题网上一问就知道原因,说要先送检再修的尽量别碰,大品牌一般在二三线城市也有维修布局,会有专业维修者接私活。

    3、投影仪,小众品牌艾洛维,用了三年坏了后发现厂都倒了,还好在某平台上搜到有大神专修这机型,沟通后大神说通病,自学成才后就修这个,200多寄修。

    启示,善用网络搜索,从品牌、故障表现、猜测原因等多角度去搜索,去同型号同品牌使用者的QQ群或集聚社区找,去某东某宝评论区里找,中国消费者多,经常会有大神出现分享经验甚至接活

    4、日立等离子电视机,很多竖线,上门一开口又是要换屏,太贵了,用网上搜索大法,找了一堆大神经验,买了小工具自己测试维修,还更换了一个小配件,最终失败。同样的例子是日本压力锅,找本地品牌维修店花50块修了一下,全程在师傅边上学习,发现其实就是压力杆的接触件需要手动调节一下,然后再用胶固定一下,多简单,我甚至还请教了师傅这个螺丝得打几圈?后来又坏了一次,我自己就能修好。

    启示,在网上寄修不现实(太重)的情况下,可以找网上教程,在可接受价格、技术可行的前提下,买一些小工具、小配件自己换。送修的时候多问问师傅,搞清楚为何坏、如何修,甚至如何保养

5、富士通空调,前后修了四次,先是说冷媒,加了两次,后来说主板坏了,再说是管道有个洞,要拆机焊接,都是不同的维修者,半年多又坏了。扔了买新的。

启示,这是家里坏的第一个大件,从前面大家可以看出我曾经也迷信日货的质量,从此不再迷信日货,也开始研究如何应对维修这个坑。结论是没必要买那么贵的日货,空调3P的,当时买了1W多,维修前前后后花了4000多块钱的费用,但之后买的海信3P空调也就4000,能远程开关机但制热差一点,可我在江南,空调制热本来就不是主要的采暖方式,再好的性能离开使用寿命都是伪命题,假设一机子能用15年,另一个能用5年但价格只要三分之一,其他你所需要的性能差不多,如果他的拆卸不会影响房屋装修,我觉得后者是可以接受的,毕竟现在技术进步是很快,5年后新一代的产品出来你会有很多新的体验和便利性。

6、能率热水器,空调之后坏的第二个大件,而且是时好时坏,当时采取暴力维修法,对着外壳一皮锤上去好了,用用又坏了,一开始还能忍,过几天敲一次,后来发展到我老婆在洗澡我得站在热水器旁随时准备来一锤的地步,网上自学,柠檬酸洗,换全通径阀,都有一定用处,也找到了原因,其实就是洗澡的时候一直调很高设定温度,长期靠冷热水混用调水温导致内部部件问题。

启示,虽然找到了问题,但燃气热水器自己拆的风险还是很大的,不建议自己拆修,甚至不建议拆修,而且这玩意有国家强制8年更新规定,坏了到年限就换吧,别花钱给自己买个炸药包,所以对这种产品保修期长就很重要,差不多品牌性能的前提下,谁保修期长就选谁,之前海尔热水器保修十年是最长的,现在好像变三年了,美的还能保六年,那就选美的啊。还可以买一些平台保修的产品,比如京东,有时候延保还是比较划算的。

总之,目前的维修业的大环境就是个坑,由于没有信用评价体系,大多数都是坑一个算一个,消费者没有抵抗能力,唯一有办法的就是厂家和平台,所以买东西一定要考虑售后,保修越长越好,不行就买个延保。遇到维修认真且收费合理的师傅,记得留下联系方式,以后要修类似产品就找他。对技术迭代很快的产品没必要买太贵的,常换常新可能是更好的选择,总比你一脚踩到维修这个坑里强。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