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擦边事件,为什么必须看清这背后的问题

现在一个非常危险的问题,就是很多人,包括爱国爱党的同志,被带偏了节奏,被MCN及其背后势力当枪使。

第一要明确,我们的斗争对象、批判对象,绝对不是反对擦边、维护国家队的同志,而是一切压榨人的制度。

所以,如果你真的是爱国爱党、真的为体育运动员和自身的利益着想,你就应该既批判这个退役运动员托底制度的不完善,也批判MCN肆无忌惮去组织擦边。

现在怎么搞得好像MCN是雪中送炭的大善人了?

你们难道忘了那些大批被MCN绑死、压榨的主播了么?你们难道忘了李子柒是怎么被欺负的么?

说托底机制不好,我们就批判它、改造它。我们说说这里什么地方不好,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

第二要清醒,这个事情不是孤立的,它的本质是要私有化国家所有、国家建立的科教文卫一切无形资产。

我们的医疗体系有了进步,开始自己研发药物了,敌对势力就开始煽动什么医疗资源紧张、买不到原研药,要大批设立私立医院、外资医院。

我们奖牌榜超过美国了,就搞出这种事情,好像必须全盘市场化、私有化体育事业。

还是那句话,敌人也不傻,不会上来就从最难搞的事情搞。

他们一定是从容易制造话题的开始、从容易博取公众同情的开始,从小事情开始。

一点点积累、萨拉米战术,把国有无形资产挨个私有化、收割走。

最终的图谋,就是把管科教文卫的整个举国体制私有化、收割走,让我们干不成大事情。科教文卫的举国体制收割走了,我们就少了很大一块无形资产建设能力,也少了一只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抓手。

​第三要牢记和学习,我们举国体制是怎么来的、是为了什么。

要知道,私有化体育运动并不是全球通行的做法。

稍微了解一些体育史的人都知道,所谓体育私有化、民间化,其思想内核是所谓的“业余体育”精神。业余这个词谁创造的?是英国贵族创造的,用来把这些“休闲时候才参加比赛”的老爷们,和为了生计参加体育的“职业”选手区分开来。

简单来说,私有化、民间化体育,反对官办体育,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英美文化,而且是最腐朽最腐朽的英美文化,是他们用来批判苏联、批判大众体育的一个武器,是他们用来制造所谓种族差异、文化优劣的话术。

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不仅一直批判中国搞举国体制,而且还批判出优越感。他们为什么那么不要脸、下三滥地死守奖牌榜?因为从柏林奥运开始,英美人就发现,靠贵族有钱有闲培养出来的这帮“业余运动员”,根本干不过国家层面选拔的“专业运动员”,而且也根本无法享受到国家资源投入之后,从举国体制组织训练过程中获取的体育知识红利。

我们的举国体制,是老一代革命家提出的,不仅是为了拿奖牌,更重要的是树立良好的体育竞技精神、树立榜样让人民群众学习。如果只是为了拿奖牌、拿荣誉,然后去变现,那根本不会有什么“输球不输人”这种要求,当然更不可能给运动员发一二三等功。

所以这个体制,在精神塑造的作用,其实远大于拿奖牌的作用。拿奖牌是为了鼓舞人民群众,更是为了塑造顽强拼搏的精神。没有一个荣誉比这个精神更宝贵,也没有一块奖牌能大过这个精神的意义。

还是那句话,这个小运动员,你要是一直奋斗拼搏,我不仅不会骂你,我还要给你捐钱。

但今天你放弃了,不仅放弃了,还卖惨,还煽动人们的同情为你说话,好像你就应该去擦边。

甚至于,还说什么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说什么离开国家队就跟国家队没关系。

你和那些为了拿奖牌就为所欲为、嗑药上脸的美国紫薯,有什么区别!除了嗑药就没有别的手段和途径了是吧?

你除了擦边就没有谋生的手段和途径了是吧!?

说一千道一万,就是嫌其他方法来钱太慢。

第四要警惕,这个事情的走向很不寻常。

从我发的上一篇文章的评论来看,有些同志是正常在讨论的,但也有很多明显就是1450网军。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些人的论点很极端,而且很狭窄。

他们在用全力去渲染这个运动员很惨、走投无路的人设,这个我不警惕。

他们拼命说什么不能托底、体制不好,我也不警惕。

让人警惕的是,当我提出整个科教文卫被全盘私有化、全盘西化的这个问题的时候,似乎这帮人就聋了、瞎了。开始疯狂地说什么“你去托底啊”、“你是卫道士”,开始人身攻击。甚至还说什么“国家队都没说话你凭什么说话”。

你看,完全的双标。你对这个运动员擦边这种“表达”这么容忍、这么自由,我来说几句话,你倒是容不下了?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你要的根本不是自由表达,你要的分明就是往特定方向塑造议题!

甚至,当我说这个运动员可以去尝试当老师,这帮网军居然还说什么“你怎么知道她没试过”。

院校编制你进不去,你当私教行不行?现在私教不好当么?缺口大得很!

一千一万种方法,你们非要论证,非此路不通,只有去擦边才好。

透着一股浓浓的1450网军味道。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