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擦边”事件的分析,以及论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和平演变攻势

在有经验的人眼里,这一看就是知道是怎么回事。

一句话,别跟我说“让运动员赚钱”,你想的明明是“让MCN赚钱”。从常识也知道,现在这批MCN,有一批是为了赚钱,可以出卖民族和国家利益的,是可以违背党和国家的宣传路线的。

这件事情,就是一次被精巧利用起来,让MCN执行,从一个边边角角进攻国家意识形态的尝试,是新时期我们面临的、以马赛克战为基础、以网络舆论空间为渠道、以攻心为上为方针的和平演变战争的一个方面。

 

那些出于好心支持这件事情的同志,主要地还是缺乏斗争经验和对斗争的认识,再来就是还没有掌握联系地看问题的方法,这不是什么毛病,而是需要锻炼的。

为了我们的同志能够在今后的各个战线上及时识别这类问题,并进行有效的斗争,还是有必要分析一下这类事情的原理。掌握了原理,我们就能争取主动地应对它。

 

首先要谈,这种马赛克化的新的和平演变的作战思路、战争形态是什么样的呢?

大体来讲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从作战节奏来看,这是滴灌性弥散性的和平演变,不是扔核弹、灌大水的和平演变。

这种攻击不是一个、一次性、一个时刻出现,比如“推倒柏林墙”这种高规格的重大发声。

相反,会出现密密麻麻、在同一类问题上反复出现、前后绵延不绝、围绕一个问题各个角度全都覆盖的、一系列的事件,而且这些事件之间关联性很强。比如疫情期间反复被操作的各种“进不了医院看病”、“拿不到物资”。明明事情很孤立,它就是要反复多角度连续不断地说,让人产生这件事情发生频次很高的错觉。

这种战法的合理性在哪里呢?在于思想上要影响一个人,最必要的就是重复,而且是反复地、绵延不绝地去重复同一个事情的不同方面。这就和我们做题一样,一次性解决一个大问题是偶然的,反反复复、从不同角度去做题,才记得清楚。

 

第二,从作战重心来看,这是一种重在让对方自我说服的和平演变,不是教条辩论的和平演变。

这种攻击不会直接测试你的底线,一次性建立一个完整的逻辑链去攻击,让你看到它想攻击的点,上来就高度警惕、组织防御。这就不是借力打力了,而是事倍功半。那种“洗衣房辩论”、“阿拉伯之春”的演变策略,或者是找一个政治明星上台吸引民众目光的方法,早就被抛弃了。至少,也被敌人认定,是完不成对我国演变的任务的。

相反,它会在你的底线上面有一段距离,而且一定会包含一些特殊性、合理性的成分。大多数人看到了,会对这个合理性的部分形成印象。最后,他们要的就是无数个合理性拼起来、串起来,让他们的攻击对象,自己完成这个逻辑链拼合的过程,完成“借力”。

这种战法的合理性在哪里呢?

第一,在于人们总是怀疑、反对灌输的东西,而是更相信看上去是凭借自己“想出来”、“拼出来”的东西。这会让人觉得这是经过自己提炼总结而得出的结论,反映出来自己很聪明。如果另一个人也能“拼出来”相同的故事,那这更是一种“所见略同”,会加强对这个故事的认同。

第二,配合碎片化、滴灌式的进攻,它让辩论和批判变得非常困难。一旦这种认知被拼起来了,你就无法和这个人说话了,因为你在A事情上的观点,会被他用B、C、D……等等事情来反驳,而你很难一次性跟他们说清楚B、C、D是错误的。甚至,你不可能让他们具备B、C、D更上一层的视角。或者说,但凡一些同志能看出来这里面有问题,他们就不会草率地把这些素材拼成敌人想让他们拼成的逻辑和体系。

总而言之,就是他们做了很多工作,但最后这个演变的、思维转变的步骤,不是他们推动来完成的,而是被演变者自己在头脑中建构起来的。

 

第三,从作战部队来看,这是一种以“民间化、资本化”为核心手段的和平演变,不是以“正规军、政治化”为核心手段的和平演变。

过去那种政府牵头宣传、各种主流媒体大喇叭呐喊的方式仍在(比如CNN),但已经不是主力军了。这些过去的主力军,现在其实只是在帮忙维持西方世界内部的基本盘,骗一骗白左。

现在,上述所有方式,都是通过资本化、民间化组织进行的。这种来自四面八方、碎片化、滴灌式攻击的操盘手,不是几个政府部门,而是一系列私有媒体、媒体的上下游甚至外包公司、科研领域的大小非正式的圈子、信息共享群……

合理性在哪里呢?有三个。第一,因为这是私人的,国家管理要非常慎重。第二,因为它资本化了,可以赚钱,所以它每一个环节的人都会拼命地干活,以追求自我增殖。第三,它对和平演变的推手来说,是熟悉的,因为他们最擅长用资本驱使人,而对我们来说,是困难的,因为我们要发展经济,不想得罪资本。

 

第四,从作战空间来看,这是一种以攻占行业为核心的和平演变,不是以“拿下关键性个体或群体”的、搞定人的和平演变。

那种靠战略间谍搞“自上而下”、或者靠组织暴民“自下而上”的和平演变,已经行不通了。塞一个戈尔巴乔夫,或者组织一帮人街头闹事,那是对付体制简单粗暴、或者力量很弱的中小国的方法。

现在,他们先攻占的是传媒、科研、金融这些行业。为什么是这些行业呢?因为传媒靠信息输送影响大众认知,科研靠师生、校友群带圈子影响中产认知,金融靠各种投资和财富消息影响上产认知。

这种战法的合理性在哪里呢?在于过去想办法影响人、让一个人辐射一群人,实际上是要依靠这个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这就有两个问题。一来,一个人演变了,尤其是重要的人被演变了,我们很容易把他定位出来,然后说服他、做工作。二来,任何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都和其积累这些资本的行业高度相关。而除非你能直接塞进战略间谍(在中国基本不可能),否则对于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即便有那么几个行业被演变了,也能通过产业链的生产关系,把它扭转过来。

但如果用现在这个方法,开始影响的就是那些用来传播影响力的行业,这两个问题就克服了。一来,这个过程是藏在“群体”背后的,你无法定位一个人去做工作,只能去掌控行业,但行业的人是流动的,你很难定位到哪个人出了问题,这就大大增加了难度。二来,这个过程是藏在“阶层”背后的,“阶层”比“行业”更容易产生共鸣,也更具“共性”的色彩。对决策者来说,“阶层”的问题是普遍问题,可以是“民意”,也可以是“专业意见”,这就更容易形成错觉和误判。在试图诱导决策者误判的过程中,他们在传媒、科教、金融这三个领域塞入的代理人,也非常容易在一些向上汇报的过程中,夹带私活、和这些造出来的“阶层共识”呼应共振。

然后,拿下这些行业之后,他们就要开始对卫生、文艺动刀子了。前者掌管人身体上的生死、后者掌管人精神上的生死。一旦你能控制这两者的预期,就能控制大多数人的行为。

 

这四个方面是层层递进、相互协同的。

第一,若非使用滴灌式、弥漫式的作战方式,它就不可能给你输送碎片化信息,最后让你自己拼起来自我说服。

第二,自我说服这个作战重心,要求它不能使用官方渠道、正面做法,而是要使用一些次要的、占意识形态领域周边地区的行业来开展,而且是要很多很多领域同时进攻,才能有足够的总信息量,来形成这种四面八方的攻势。

第三,既然要有很多领域进攻,它又不能一次性搞定,那就必须从好运作、好渗透、投入产出比高的传媒、科教、金融行业下手,尤其是最初必须以传媒下手,一点点推进到全行业全领域,以最大化每一步的投入产出比。

最后,这整套运作,当然无法通过西方那一套政府支持来进行,只能是通过资本化地运作、调动起很多人为了追逐财富内卷,才能产出这么多、这么大量的信息内容,驱动一个又一个行业、一批又一批从业者,被经济发展、自我实现、讨生活这些幌子蒙骗,走上错误的道路。

 

因此,我们要怎么反击呢?当然是越拔根越好。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对涉及的行业及其控制者群体,来一次彻底的治理。很容易看到,促使MCN利用国家队这个IP赚钱、搞软色情的人,要求每一次金融经济政策公布前渲染过高预期、而后又以“不合预期”为由号召砸盘的人,还有那些整天鼓吹全盘医疗教育私有化、西方化,想把大学入学考试搞成什么“素质评审”的人,是同一批人、在同一个圈子。

其次,是治理这个运作产业链,比如严格规范MCN机构、规范他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再次,是阻断同志们脑中按敌人设计的剧本去自己拼合逻辑的过程。这就需要输出强大的批判观点,要大范围地建构正确的认知,要让同志们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

最后才是想办法阻断信息、辟谣等等。

 

可以看出,在当前的环境下,越是治本,越难以开展。这是敌人的巧妙之处,也是他们战术上暂时领先的地方。

我们直捣黄龙、去解决人,他们就要用“撤资”、“躺平”、“不合作”、“不支持发展”等等大帽子扣在我们头上。

对此我们要说,中国经历这么多年发展,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家是爱国的,是和党和人民站在同一阵线上的。我们要是用相同的态度对待买办,怎么对得起这些爱国企业家呢?

我们限制MCN、教育机构的从业范围,他们就要说“百万漕工衣食所系”、“这点内容都容不下”、“要自由地赚钱”。

对此我们要说,99%的从业者都是好的,是可以争取的、是为人民群众在创造良好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瞄准的就是那些和敌对势力勾结的黑手、操盘手,是坏了一锅粥的老鼠屎。我们把这些老鼠屎从粥里面捞出来,是要损失一点点粥,但这个粥人民群众喝下去更安心了,不闹肚子、不害病了。这样的粥我们也愿意多搞一点,来丰富人民群众的生活。

 

回头来谈,和这次运动员擦边相关的、一系列的事件,是如何体现和反映这个思路的呢?

第一要看到,它是滴灌式、弥散式攻击的一部分。

“让运动员赚钱”是个孤立命题,和它配合攻击的还有“让医生赚钱”、“让科研人员赚钱”、“让大学和研究机构赚钱”、“让文化产业赚钱”。

第二要看到,这些命题联系起来,就是为了让同志们自己拼出一个“必须私有化”的结论。

光看这些“让运动员赚钱”、“让医生赚钱”等等,同志们可能是看不出来的。敌人还造了其他一些舆论热点,每一个其实都是逻辑链的一环。

比如“国家队待遇不好”、“科研人员待遇不好”。

比如“国家队待遇不好是因为官僚”、“科研人员待遇不好是因为官僚”。

比如“官僚是用纳税人的钱在养着”。

比如“而国外的运动员‘自己养活自己、待遇特别好’。”

看到了么?你接受一步,就要一步步走到最后这个大结论:要把科教文卫私有化,才能消灭这里官僚的成分,才能提高科教文卫从业人员尤其是先进分子的待遇。

这个大结论是什么?就是把我国科教文卫的体制和这个体制的发展对立起来,把体制的先进分子、先进结果和其余所有环节都对立起来。然后他们说,要先进的结果和先进分子,就要舍弃其余环节、舍弃这个体制,统统换成另一个体制,就是全盘私有化。

当然,我们很多同志是有原则的。实事求是地说,现在对于退役运动员转岗转业的机制,确实做得不够好,才出了这样的问题,也激起了很多同志的同情。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我们仍然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第三要看到,这些舆论是从哪里来的?

当然是从MCN,从各种各样的媒体、专业人士朋友圈分享、境外私有化体育和科研机构的所谓经济分析报表传来。也就是,从媒体、科教、金融等领域传来。

尤其地,这里还使用上了技术化的手段。观网一篇讨论擦边的文章,没有带运动员的名字,底下就点赞的人多。带了运动员名字的,就开始洗地了。这些洗地的、点赞的有多少是GPT驱动的机器人呢?我看相当多。

 

针对这一系列事情,我们要怎么反击呢?

第一,要说清楚,我们不是不让你赚钱,但你不能突破底线,在敏感问题、敏感领域上蹦迪。

你要是个民间搞体育的,那随便你搞。但国家队,尤其是体操国家队,有非常特殊的性质。

体操源于德国法国,最早是为了构筑群体认同、团体荣誉感才发展起来的项目。与之相比,什么赛跑、标枪这些古希腊时期就有的项目,以及足球、篮球这些英美发源的项目,强调的是个人能力、竞技性。也就是说,体操是所有运动项目中,最讲求集体主义、国家荣誉的事情。

从新中国建国开始,国家级别的体育就是公家单位,是贺龙元帅亲自管着的。建国以来,国家级运动员,无论国内国外、现役退役,都要做表率,要维护国家形象和国家利益,要拥护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要自觉主动地维护社会良好风气。正是因为这个方针,国家才特别强调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平日训练的作风要特别优良,不能搞什么兴奋剂、违规、作弊。

说白了,你不接受这个认同,你当初就不要进入国家队,不要想着有这个国家级别的资源养着你,不要接受人民群众的爱戴、党和国家的宣传。

绝大多数运动员做到了。他们争得了荣誉,也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对这些运动员,他们求助于组织也好,自己能力也罢,这个社会没有他们不能去的正经行业。

你一个明目张胆擦边的,我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我怎么对得起那些兢兢业业、清清白白、努力维护国家队荣誉的运动员?

 

第二,要明确揪出这次风波的推手到底在推什么事情,要让他们的目的暴露在阳光之下。

在刻意操弄下,整个舆论被引导到讨论“是否允许退役国家队运动员赚钱”。有很多同志,出于对运动员的喜爱,想要运动员过上好生活,从这个角度出发去维护运动员赚钱,这是可以理解的。

这是真的问题么?不是的。真的问题是——“是否允许MCN及其背后势力利用国家队赚钱”。更直白地说,这是一个广泛议题的一部分,即“是否允许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波私有化”。

第一波私有化的主要对象,就是工业。

成果是什么呢?当然一定程度上、在短期内激活了生产力,但它造成了长远的、严重的、至今没能收拾好的副作用。

这个事情造成的最大副作用,就是工人阶级失去了相当一部分掌握在手里的经济基础、进而失去了相当的话语权。这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被谁拿去了?很大一部分被地方豪强拿去,而后又因为资本层面操作幼稚,几经转手跑到了买办手里。

从大的方面看,因为私有化的大多数是地方国有经济,地方的问题更大。这产生了地方利益格局板结、利益输送,体制外的贫富差距过大。直接和间接导致我们的工人权益保护极其困难,哪里都是阻力。这是今天一代年轻人被迫面临996、内卷,最后不生娃不干活,寻求躺平的源头。

第二波私有化,也就是现在这些人想要搞的,是私有化科教文卫。

私有化科教文卫是更难的,因为它离我国意识形态的基础更近,也离社会的公平正义的根基更近。

他们说什么“效率低下”。体制内科教文卫的效率真的低下么?真的那么低下,怎么可能短短几十年,就输出了这么多高素质人才,还把我国的体育搞得这么强大以至于被西方眼红、围剿呢?

说穿了,他们说的,是他们赚钱效率变得低下了、他们欺负中国变得困难了、他们说中国老百姓科教文卫不行越来越困难了。于是他们想要动这块地方了。

令人痛心的是,我们有些同志,尤其是在这几个行业里面的同志,因为一辈子搞专业,搞得视野狭窄,不仅没能认识到问题,反而被说服了,加入了他们的宣传,这是很不好的。一定要纠正过来。

但我相信,经历了一系列事件,人民群众已经醒悟过来了,已经认识到,决不能让他们破坏我国科教文卫这些花了几十年建立、得来不易的传家宝。一旦这些阵线被攻破,人民群众将再也没有质优价廉的教育、医疗、文娱活动。这些行业的从业者,尤其是先进分子、有天赋的人,也将再也没有机会具有和今天一样的荣誉地位,而只能沦为赚钱牟利的机器。

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他们必然遇到更深的反弹。这篇文章就是这个反弹的第一枪,我期待同志们能够源源不断地斗争,直至彻底击退他们。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