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做超市,真能靠七鲜?
年末消费旺季将至,京东七鲜突然打响一场价格战。
11月1日,京东宣布七鲜与前置仓完成融合,同时全面上线“击穿价”,号称“真便宜不怕比”,剑指盒马、叮咚买菜等的火药味很浓;15天后,七鲜再度宣布,“击穿价”的商品将比其他即时零售平台平均便宜10%。
从降级力度来看,七鲜的部分产品确实在主要零售平台间做到了最低优惠;比如500克鲜活基围虾在京东七鲜售价19.9元,盒马、小象超市分别为25.8元和27.8元;一件六瓶330毫升可口可乐,京东七鲜售价9.9元/组,盒马、小象超市均为10.9元/组。
同会员超市对比,京东七鲜的牛乳伯爵红茶瑞士卷26.9元/8片,单价低于59.8元/16片的山姆瑞士卷,总价也低于盒马。
整体上,京东七鲜的价格战集中在热门的生鲜、快消等品类,以及各平台的爆款自有商品(如瑞士卷);在战略上,这场价格战定的高调,各家竞对也是迅速接招,小象超市便在“击穿价”发起后的72小时内进行三轮跟进调价,降价商品接近三百款。
但在内部,七鲜发起的这场价格战已经酝酿许久。
在2022-2023年,京东零售每年的必赢之战里,均有“同城业务”这一项;到今年,京东将其更具体地表述为“即时零售”,希望通过京东沉淀的物流能力、商品能力和流量运营能力,在市场价值足够大的即时零售赛道,扎下根基。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显示,即时零售行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23年中国即时零售规模达到6500亿元,同比增长28.89%,预计2030年将超过2万亿元。
市场足够大,并且整个即时零售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机会众多,从品类上就可以分化出以生鲜为核心的前置仓,还有以快消日百为核心的小时达、线上超市等。换言之,市场的水池足够容下美团、淘天、抖音等平台级玩家。
自然,也有京东。
从去年开始,京东就开始试水前置仓、重启社区团购业务,试图在线上和线下之间重新找到链接点;到今年,京东继续加大线下布局,新开多家京东MALL、与海澜之家合作开出首家京东奥莱店、开出首家折扣店“华冠折扣超市”,意图扩大线下供给。
在新零售领域,京东和阿里几乎是同步启动布局,早年间京东到家与达达的合并、与沃尔玛的合作,都为京东储备了即时零售的“弹药库”。今天,京东到家的大量订单,都来自于山姆会员店。
但问题同样突出,《沸腾新十年》曾提到,京东只能在部分城市实现部分商品的直营直送,比例相当之低,本质上没改变货源分散、标准化低、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
具体看这场价格战的主角——七鲜超市,虽然早在2017年成立、2018年开出首店,但据2023年6月的相关媒体统计,七鲜在全国仅有64家店,虽然之后又开出新店,但在撤出长沙、西安等区域市场后,整体规模仍未突破100家。
在京东七鲜的新闻稿中,对于击穿价的表述是大力推进源头直供、缩短流通链路来实现低价,但需要明确的是,零售商在规模量级、门店销售都不足的情况下,“优化中间环节的冗余和流通成本以创造价格空间”,这更多是短期业绩需要的呈现,并不具备可持续性。
如果七鲜和京东自营业务的供应链采购体系互通有无,或许还可以理解,但另一种可能是,“击穿价”主要是短期价格补贴的结果,这对七鲜的资金实力与战略定力都是考验。
关于战略定力,为何成立七年七鲜门店数仍未破百,这其中有疫情突发因素的影响、有门店模式缺乏创新亮点的原因,也有“七年换三帅”的战略摇摆影响。
2017年至今,从王笑松到王敬再到郑锋,七鲜更换了三任负责人,其部门也在动荡中经历多次调整,去年七鲜、拼拼等业务便合并为独立部门,由闫小兵负责,直接向京东集团CEO许冉汇报。
如果“击穿价”未能带来持续性结果,七鲜是否又会进入“换帅周期”,这对品牌战略定力将是极大挑战。
不止于实体零售,借助七鲜等业务,京东要发力的即时零售赛道,竞争更为激烈。
简单历数一下,今年三季度,叮咚买菜在上海的仓日均单量达到1700单、江浙地区也超过1000单;小象超市今年二季度新开680家前置仓,同时美团闪电仓数量超过3万家;盒马在今年8月重启前置仓业务;沃尔玛2025财年二季度报告显示,中国电商业务渗透率达到49%,这主要来自于山姆会员店的电商及前置仓业务。
虽然即时零售市场的机会和潜力足够大,但目前也已经形成地域及消费人群的分化,比如华东消费者更经常使用叮咚买菜,小象超市在华北、华南相对占优;再比如一线城市的中产家庭都更青睐去山姆购物,或者网上下单山姆产品。
如此细分和部分确定的市场空间内,京东靠什么立足?3C家电是京东的优势品类,但类似小米之家、苹果官旗店都相继入驻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尤其美团闪购为匹配家电的送货上门,还专门推出四轮电动车的履约服务。
关键在于,京东的基因在线上,线下业务和线上能力的互动并不多,天网和地网之间仍然存在断点,不够连续;但美团基于对外卖业务的长期深耕,在履约、流量和商家运营方面的实力沉淀过硬。
以商家供给为例,美团通过闪购、闪电仓等,在平台上集中了大量的中小商店,他们让平台的供给更丰富,他们也是线下实体的基本盘,但京东上的小时达商家还是以品牌连锁为主,且覆盖密度不足,服务体验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一步差,步步差。
2016年前后,今日资本的徐新曾表示,“如果拿下高频的超市,再拿下生鲜,线上零售就有可能做到马云说的50%(电商占整体零售消费的比重)。”京东正在继续朝这个方向发力。
凭借多年积累,京东能在即时零售占据一席之地,但席位有多大、在被分化后的份额又有多少、战略是否会摇摆、各业务间是否还会有重复、掣肘,比如去年试点的前置仓在今年与七鲜合并,二者的品类是否有拓展和差异化、服务和履约效率能不能进步,这似乎都还是未知数。
七鲜的“击穿价”,到底能击穿谁?还能击穿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