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中国历代国产步枪合集,有一款很多人没见过
中国国产枪械经历了缴获万国牌、仿制苏式、改进升级、自主设计几个步骤,期间有优秀案例也有走的弯路,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生产且有正式编号的步枪。
▲新中国生产的第一款制式步枪,53式步骑枪。
1952年5月,《关于兵工工业建设问题的报告》被批准,正式决定通过从苏联引进技术资料,用三五年时间建立中国自制陆军武器、弹药的基础。根据这项决定,向苏联购买了莫辛纳甘M1944卡宾枪的生产工具和技术资料,并在1953年由296厂成功仿制了该步枪,定型为1953年式7.62mm步骑枪,简称53式步骑枪(很多时候被简称为53式骑枪)。53式骑枪在1954年开始装备部队,其价格约为进口苏联枪支的一半,此后,各种乱七八糟的万国杂牌步枪逐渐被淘汰。
▲早期枪上刻有“五三式”字样(左),后期改为296厂标志(右),枪背带上也印有字迹(下)。53步枪在1960年停产,大约生产了100多万支。
▲1955年国庆阅兵,身穿55式军服、头戴苏式船帽、手拿53式骑枪的阅兵方队。
▲为部队里神枪手专门生产的“53式特等射手步枪”(上),更换更长的枪管,可安装瞄准镜,弹容量增加到10发。目前仅存的样枪在北京208所的轻武器博物馆中。
▲由53式步枪改装的PL-130型抛缆枪。用在海军两艘军舰互相补给时使用。
▲PL-130型抛缆枪目前仍在使用。
苏联在50年代同意将8种轻武器全套技术资料提供给中国,分别是:TT手枪、波波沙-41冲锋枪、波波斯-43冲锋枪、SKS半自动步枪、AK-47第三型自动步枪、RPD第三型轻机枪、DP轻机枪、RPG-2火箭筒。中国对这些武器均进行了仿制生产。
▲56式半自动步枪。
在1956年,经过仿制的56式枪族开始量产,其中SKS半自动步枪被仿制为56式半自动步枪(简称:56半)。SKS步枪在苏联只服役了短短几年,便因为过时而被AK-47淘汰,但是中国仿制的56半却在中国军中服役了近30年。
▲56半早期是剑型刺刀,后来改为三棱刺。
▲手持56半的解放军战士与手持斯特林冲锋枪的印军对峙,解放军丝毫不怂。
56半打的准、火力猛、压制力强,深受中国军民喜爱,在解放军和民兵中大量装备,配合56冲和56班用机枪,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中火力碾压了还在使用李恩斯菲尔德栓动步枪的印军。在60年代著名的“大练兵”中56半也是主力训练对象。
▲56式冲锋枪。
56式冲锋枪仿制的是苏联AK-47第三型,是苏联最新型的武器,虽然这个型号几年后便在苏联淘汰更换为AKM,但即使如此,AK-47第三型在当时全世界范围仍然是超越时代的强力武器。
▲56-1式冲锋枪。
56冲研制小组组长赵瑞之在60年代援助阿尔巴尼亚期间接触了AKM,回国后他将56冲的铣削机匣改进为冲压机匣,让56冲的重量更轻、成本更低。
▲对越自卫反击战,解放军攻克谅山省府大楼的照片,由战地记者李永安拍摄,照片中手持56冲的两名战士为163师侦察兵刘永亮和陈守全(右)。新华社用这张《攻克谅山》照片向全世界发出通稿证明解放军已攻下谅山,第二天中国宣布达成作战目标开始撤军。
▲东线总指挥许世友在接见作战英模代表时,与李永亮握手。
李永亮在23天的战斗中,9次遇险、1次负伤,拍摄200多张经典照片,30多幅被军博永久收藏,6幅照片被新华社向全世界发通稿。战后李永亮被授予一等功,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
照片中的侦查连班长陈守全,从军11年,26次受师团嘉奖,56次带队越境侦查,立三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1986年,时任边防3师6团守备一营副营长兼团侦察队长的陈守全,在越境侦察时触雷牺牲。
▲56-2式冲锋枪,1980年定型,不久就被81步枪取代。安装了中国特色的三角形折叠枪托和手枪握把,并且将木质部分更换为工程塑料。
▲以56-2为基础改进出的81步枪竞争型号,在竞选中失败,但81步枪采用了它的三角形枪托。
▲56-C短自动步枪。缩短的56-2,俗称56短冲,1991年定型,增加了枪口装置,配有一个20发短弹匣。
▲《现代兵器》封面上的56C。
▲56式、56-1、56-2、56C的合影。
▲早期56冲没有折叠三棱刺,图为解放军与印军对峙,56冲没有刺刀,56半安装了剑型刺刀。
▲前陆战队旅长杨南镇文章中用过的一张海军陆战队照片,一把56冲安装了从未见过的消声器,一把安装了枪榴弹。
▲1997年美国北好莱坞银行大劫案中,两名劫匪使用的56冲,虽然护木和枪托被改装成了罗马尼亚AK造型,但枪身上的三角对称螺丝孔证明,它就是中国产的56冲。
▲84式自动步枪,其实就是5.56毫米北约标准口径的56冲,主要为了打入北市场开发的。
▲84S式自动步枪,84式折叠枪托版。
▲86S式自动步枪,其实是56冲的无托版,拉机柄移到机匣顶部,有一个类似FAMAS的提把机瞄,快慢机改为旋钮式,前方有一个类似AUG的折叠握把。
▲86S相当于中国对无托步枪的一次尝试,借鉴了当时世界上主流的几款无托步枪设计。
▲88S式自动步枪,是5.45毫米俄罗斯口径的出口型步枪,外观类似俄罗斯的AK-74,但内部结构仍然是56冲,不属于AK-74仿制品。
▲63式自动步枪,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款自动步枪。
50年代末,在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指导下,中国决定研制属于自己的国产步枪。当时的56半射击精度好,有折叠三棱刺,能够体现“刺刀见红”的精神。56冲能连发,火力猛,但精度差、枪身短。军委提出将两种武器加以综合,开发“步冲合一”的自动步枪的想法。
63式自动步枪由院校、部队、工厂技术人员三结合的研究队伍设计,很多都是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热情高、干劲大,边学边干,在60年代初国家最艰苦时期,克服困难研究定型,设计出我国第一款自行研制的自动步枪。
▲采用折叠枪托、手枪握把、短枪管的伞兵型63式步枪。
▲科索沃当地武装使用的63式。
▲民兵预备役训练时使用的63式自动步枪。
▲81式自动步枪。
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后,参战部队反应56半的火力太弱、56冲数量不足、63步枪枪身太长等问题,于是开始研制新一代的班用枪族,即81式枪族。
▲81-1式自动步枪,也就是俗称的81杠,是我们最常见的款式。
因为是战争期间,部队要求在短时间内尽快设计一款过渡枪型,因此81式枪族全部采用成熟技术和设计,很多结构与56冲类似,不同的是采用了短行程活塞导气,并且带有空仓挂机,全枪长度介于56半和56冲之间。
▲对越作战“兰剑-B行动”的照片,远处突击队员拿着81杠,近处拿79式冲锋枪的是突击队长马权斌,他在战斗中被弹片击中面部,满脸是血,仍在坚持指挥。
81步枪从实战角度出发,吸取56冲的经验,增加大量人机功效设计,和56冲一样耐用,打的比56冲还准,使用手感也更舒服,服役后在部队受到一致好评。
▲87式自动步枪,此枪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5.8毫米小口径步枪。在内部结构上与81式步枪基本一致。此枪使用了很多塑料部件,重量更轻了。
▲87A式自动步枪,主要是对87步枪的外形进行了一波修改。
▲测试期间,带有提把的87A试验枪。
▲装了弹鼓的87A。
▲87A步枪只装备了少量部队。
▲早期仿制的7.62毫米口径美国M16,安装了三棱刺。
▲95式自动步枪,中国第一款大批量装备的小口径自动步枪。关于95早期的罕见照片,我们在上一期《95枪族的早期实验照片?很多你肯定第一次见|老照片》中详细讲过,在此不再多说。
▲95B短自动步枪。
▲用来出口的5.56毫米北约标准口径的97式自动步枪。
▲95-1式自动步枪。
▲95B-1式自动步枪。
▲03式自动步枪。03最早源自于95步枪原型设计方案,当时就有无托枪和有托枪两种设计。无托的95步枪正式定型后,有人认为部队可能会不适应无托枪,因此有托枪方案也一直在同步设计,早期它被称为95A,最后定型后被命名为03式。
▲出口的5.56毫米北约标准口径的03式自动步枪。
▲QBS-06式水下步枪。
针对水下蛙人的作战需求,中国根据俄罗斯的APS水下步枪和SPP-1水下手枪,分别仿制出了国产06式水下步枪和05式水下手枪。
▲水下步枪的子弹式一颗长钉状子弹,口径为5.8毫米,水下射程大约为30米。
▲解放军蛙人使用06式水下步枪和05式水下手枪的照片。
▲蛙人用06式水下步枪在海底射击的画面,虽然射程最多只有30米,但常规普通步枪在水下的射程大概只有2米。
▲QTS-11式单兵综合作战系统,俗称“战略步枪”,将步枪和榴弹合二为一,安装有一个火控系统,上方枪管可以发射编程引信的20毫米空炸榴弹,下方是5.8毫米自动步枪。
▲11式的早期试验型。
11式单兵综合作战系统是根据国际上各国研究趋势而进行的一次探索,国外比较著名的是美国XM29 OICW单兵作战系统,该项目由XM8自动步枪、XM25空爆榴弹发射器、XM104火控系统组合而成,希望将来能替换美军的M16和M203,不过之后这个项目流产。
▲士兵手持QTS-11式训练的场景。
▲解放军最新一代的QBZ-191枪族。
95式无托步枪在服役期间饱受争议,要求恢复有托步枪的呼声一直存在,最终在2019年国庆阅兵中,新一代步枪正式亮相,重新恢复为有托步枪。
▲QBZ-192短枪管型。
▲QBZ-191标准型。
▲QBU-191精确射手型。
191枪族在部队服役后获得一致好评。人体工程学非常好,左右手均可使用,可以通用市面上的各种战术配件,设计达到了世界主流水准。
▲QBU-191精确射手型全自动射击100米靶,枪枪10环,当时在网上备受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