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端制造业并不会击垮欧洲制造业,只有当我们升级到中高端时,才会造成雪崩式垮塌

【本文由“Don Chen”推荐,来自《德国制造商警告汽车业正经历“严重崩盘”:压力主要来自中国的竞争》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去荷兰参观时当地代理商带我们游览,有个小镇比较萧条,说这个小镇之前在荷兰制鞋比较闻名,一户每天可以做1到3双,直到被意大利抢了过去,然后下一个是香港,大陆,最后是温州,我们只不过不断在不同的领域重复这个过程。

而低端制造业并不会击垮欧洲制造业,只有当我们产业升级到中高端制造业时才会造成对应领域雪崩式的垮塌。

比如以国民经济最普遍的印刷行业为例,里面有个电子显微镜,全球包括德国日本英国美国意大利有二三十家供应商,25年前卖10万,15年前卖5万,但10年前西方已经普遍放弃了这个领域不再研发,生产要么维持欧洲制造的高成本高售价,要么从中国贴牌代工,从2010年起陆续集中到德国美国的四家左右,这个领域对应供应链上的小厂就会死一批,以往德国品牌全球卖可以上万台,一个小供应商可以凭借一个螺丝钉吃下全球,加上销售剪刀差,高昂的售后服务,可以让一个小镇过上优厚的中产阶级生活,但。。凭什么?

以前国内印刷厂家买德国印刷机,辛苦赚了钱再去买德国BBA,当国内印刷机械崛起后,德国以往1~2千万的神机很快就降价到了差不多价格,而售后服务和配件跟不上就很快失去了市场。

当一个行业倒下时就会压死一片给他配套的专门供应商,以往从上飞机开始计算服务费,一个塑料配件敢卖几百美元的时代就结束了。

这样的事情每天,每年发生在国内各个行业,从基础材料到工业母机,从配件到大国重器,每当新闻里一个卡脖子的点被突破,都仿佛能听到西方传来巨人轰然倒塌的声音,每当我们一个行业卷的风生水起的时候,就是西方这个行业被龙卷风摧枯拉朽的断裂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