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敲栗子的世界大赛,办了65年

500

天气转冷,板栗成熟,让糖炒栗子成为了近期的明星单品。不过,一则「留学生误把马栗当板栗」的热搜,让被称为高仿板栗的马栗进入了大众视野。

500

图源:每日商报

由于马栗有毒,上海、杭州等地都发文警告,避免误食。但是,虽然马栗不能食用,却撑起了一项世界大赛。

这就是Conkers(康克戏)。

虽然这几个字听起来「洋气」,但康克戏本质上就是一种互敲物体的游戏。参与者需在马栗上穿一个洞,打好孔后穿入有弹性的绳子,长度约25厘米,并在一端打结以防马栗掉出。其中一方将马栗悬空吊起,另一方使用自己的马栗横向打击,轮流交替进行,直到一方的马栗破碎为止。

500

1965年,一群住在英国北安普顿郡阿仕顿村的渔夫,因为恶劣天气不能出海打渔,索性聚在当地一座酒吧打起了康克戏。在互相切磋的过程中,他们决定拿出一些小钱来为比赛加点筹码。

众筹出来的奖金池,一部分给冠军,另一部分用来支持其中一位参赛者的残疾人家属。就此,康克戏世界大赛的基本框架被建立起来并沿用至今,奖金池的一部分仍然用来支持慈善事业。

果然,无聊才是人类最大生产力。

在康克戏世界大赛上,参赛者会从组委会挑选的马栗池中,盲抽一个马栗参赛,每位选手都有三次抽签机会。比赛开始后,双方各轮流敲击三次,马栗首先被击碎的一方失利。

500

图源:康克戏世界大赛官网

最初几年,由于参与者大部分都是由本地人参与,这项赛事还不能被称为世界大赛。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开始参与,康克戏大赛的世界属性也逐渐确立起来。

1976年,一位名叫豪尔赫·拉米雷斯的墨西哥人,取得了康克戏世界大赛的冠军,成为首个夺冠的国际选手。2000年,奥地利的塞尔玛·贝克成为了首位夺冠的国际女性选手。

在这个过程中,康克戏世界大赛的规模也在扩大,从最初的十几人到如今400人;赛事玩法也在常规的1V1之外,增添了3V3组队玩法,还设立了成年组和儿童组等细分组别。

2013年开始,每年康克戏世界大赛都在10月下旬举办,举办地从阿仕顿村迁址到了临近布莱顿的绍斯威克。据官方数据显示,康克戏世界大赛已经为慈善机构筹集了53万美元(370万元)。

500

图源:康克戏世界大赛官网

但是,就这样一个看似温馨、自娱自乐的赛事,却在今年陷入了选手作弊风波。

10月13日,2024年康克戏世界大赛落幕,男子组冠军戴夫·詹金斯被决赛对手指控作弊,表示他用了金属制作的马栗。

詹金斯自称为「康克戏国王」,是一位82岁的老手。赛后,康克戏世界大赛组委启动了相关调查,并表示的确在詹金斯的口袋里找到了金属马栗。

500

图源:AP News

在近一周的调查之后,组委宣布了结果,詹金斯没有作弊:「虽然詹金斯的口袋里确实有金属马栗,但他不可能神不知鬼不觉的调换,并不被裁判发现。」

没有作弊,对组委会、参赛选手、赛事来说都是皆大欢喜。但如此质朴的调查方法论,一时间让人怀疑组委会一周的工作量,都用在了哪里。看来除了法国人之外,英国人也很松弛。

500

图源:ribbletrust

当然,康克戏从一项简单的民间游戏,变成了有大量国家参赛的国际性赛事,本就是一种「松弛」心态的胜利。谁说体育项目只能正经竞技,民间智慧同样精彩灿烂、老少咸宜。

有人爱玩、有人爱看,就完全满足了一项赛事存在的意义。而在为人提供娱乐的同时,为慈善事业做出贡献,也是这类本土属性强、小众赛事社会公益性的体现。

同时,我们也需要铭记一点:

如果在国内看到了马栗,千万不要把它当成是板栗从而误食,是会出人命的。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