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还能不能打赢大国战争?
美国人打仗主要靠空军,而美国空军在西太平洋地区进行高端作战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基地数量严重不足。空军不仅仅是飞机,而是飞机加基地。再先进的飞机也需要从机场起飞,尤其是隐形飞机,更加需要机场、保障基地等军事设施来提供服务,依赖性更强。大国间的大规模战争,在战区内部署的各型飞机数量将达数千架之多,显而易见这需要大量的机场支持。
根据以往经验,美国空军在重大作战行动中一般都需要12到24个机场。这在欧洲战区或许没有问题,但在一片汪洋的西太平洋地区,美国空军却只有6个主要的前线机场,分别是韩国的乌山、群山空军基地,日本的横田、三泽、嘉手纳空军基地,以及美国关岛的安德森空军基地。这些机场除了安德森基地外,其余全部位于第一岛链内。这其中位于韩国和日本本土的基地群由于过于深入北方,如果美国武力干涉台海或南海事务,这些基地距离主战场几乎和第二岛链的关岛基地一样远,而且南下作战还容易受到敌人战斗机的拦截,所以在战时很难被美国空军所使用;而琉球群岛上的基地,更加容易受到中国海空军以及火箭军部队的精确火力打击,连基本的安全都无法保证;剩下的关岛基地,就算能确保安全,由于距离中国大陆沿海达三千公里之遥,将严重影响飞机的出动架次率以及作战效能,从而影响战争的胜负。况且仅仅依靠区区一个主要基地就想打赢大国战争,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从装备的角度来看,美国空军目前最脆弱的部分是其空中加油机部队。美军已经承认,几乎每一次冲突都会很快演变为“加油机战争”。而西太平洋地区异常广阔的地理空间和前沿基地的不安全性更是放大了加油机不可或缺的重大作用。正如美国将军李特希所说,“空中加油机是我们司令部及空军的生命线”,离开了空中加油机,美军的跨大洋/洲际持久作战是不可想象的。
按照美国著名的鹰派保守智库“战略和预算评估中心(CSBA)”2019年报告中的规划,空军必须装备多达630架新型加油机才能满足未来大国冲突的需求。但可悲的是,据CSBA预测,即使到2030年左右,下一代空中加油机也可能仅仅开始小批量生产而已,老态龙钟的KC-135仍然将占总数的约65%。这说明美国空军的加油机部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满足大国高端战争的需求。
那么目前美国空军加油机部队的老化问题有多严重?作为绝对主力的KC-135加油机完全就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平均机龄已接近六十年,而且另一种主要型号KC-10加油机的平均机龄也已经超过35年。早在2003年,当时的参谋长约翰•加姆珀就曾表示:“如果把延克空军基地补给站的KC-135加油机的表层剥开,粉末就会从中散落,这些飞机已经严重腐蚀,机体正以我们无法想象的方式老化。”空中加油机被美国空军称为“生命线”,但如今这条“生命线”却有断裂的危险。
美国智库的秀才们口口声声说要重返“大国竞争”时代,但大国竞争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来自制造业,工业时代的战争更是生产能力的比拼,而美国恰恰已经去工业化几十年,包括军工产业在内的制造业都已经严重萎缩,无法支撑高烈度、高消耗的大国战争。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统计,在冷战后期的1987年,从事军事工业的就业人员多达354.4万人,但冷战后的1996年就下降到了212.3万人,2002年又进一步下降到154.3万人。而如今,美国国防工业劳动力规模只剩下约110万人,仅相当于冷战时期的三分之一,可见萎缩有多么严重。
就在CSBA的研究报告中,也明确指出:“人们普遍存在一种误解,认为美国工业基地有能力在重大危机期间迅速增加空对空、地对空和空对地弹药的生产。实际上,这种增产能力几乎不存在”。所谓“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早已经不复存在。美国在去工业化的同时,进行的是系统性的、全方位的金融化改造,即由工业资本主义演变成金融资本主义,而且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更可悲的是,这不只是美国一国的发展趋势,而是整个西方集团的共同趋势。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以及西方集团全都铆足了劲向乌克兰提供军火,但给出的数量却大大低于预期。例如,据媒体报道,美国每年所生产的火炮弹药最多在俄乌冲突中维持10天到两周的消耗,光是向乌克兰运送的7000枚“标枪”反坦克导弹就消耗了美国三分之一的库存——而这也仅够乌克兰使用两周。与此同时,欧洲国家的援助情况也大体如此,由于生产能力不足,常常不得不动用库存装备。如果不是因为俄乌冲突而暴露出来的这些真实情况,恐怕很多人都不能相信整个西方世界的生产能力已经衰弱到了这种地步。这说明经过三百多年的工业化进程,西方文明政治经济体制的优越性已经释放殆尽,种种痼疾日渐显露,从20世纪70年代后过度金融化对国家的戕害效应显现而出,如今已是积重难返。
而位于地球另一边的东方巨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实现了产业升级。如今,已经开始在高端制造业领域以及制定行业标准上全面发力,直面美国乃至整个西方工业技术体系的竞争。在国防工业领域更是高歌猛进,不仅空军有歼20,海军的055型驱逐舰也已批量装备,003型电磁弹射超级航母也海试在即,这是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中国在海军主战舰艇装备上首次夺回技术性能优势,不久的将来也能取得数量规模优势,这就是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