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作为阶级隔离工具,真的非常优秀

那毫无规律,词汇量巨大的英文造词,简直就是座巨大的屎山。

基础词汇量都不一定能覆盖日常生活,当然用一堆同义词也能混过去。一旦在一个专业“登堂入”,那专业词汇量真的…超级难以看懂…

比如我正在背的单词,equilibrium,carbohydrate,这些还只是英语二的词汇……

以前不相信欧美会有阶级分层,然后被狠狠的教育了一番。

高阶单词根本看不懂,更别提专业性单词了,如果母语是英语的人不努力点学英语,那妥妥就是个睁眼瞎,至于能记这些一大串的单词的,通常都是精英。

美剧摩登家庭里面有类似的片段,二女儿因为在家里不用电子设备的赌约,不得不跑到图书馆查资料做作业,回来后跟爸妈抱怨图书馆资料过时,爸妈自信地说我们来指导你,然后二女儿问了一句:是吗?请问受精卵(zygote)和胚胎(embryo)之间是什么关系?爸妈听完一脸懵逼,说女儿胡诌了两个词。

有没有感受到阶级隔离工具的厉害程度?

生活常用词简直的沟通可以,但是像这种医学的术语,真的是母语者不给解释都不一定知道是什么病的。

颈:Neck

椎:Vertebral

病:disease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pathy

……

之前有个观点是:英语为什么有巨量的难以学习的动词短语?

一个理由是,其实每个短语都有相对应的单词,但底层人民学不会也不爱用,所有在有些情景下,就比如自发的用get+巨量的介词指代了一堆意思,用put+巨量的介词也指代了一堆晦涩的单词含义。

其结果就是有巨量的狗屁不通只能硬记得动词短语,这又跟非母语者造成了巨量的学习障碍。

这也是为啥美国一个发达国家,识字率却只有79%的主要原因。

和同学探讨过最高端的英语是什么样的?

其实最高的英语就应用环境来讲并不是大量的专业词汇。

而是副词,小品词,也就是你说的put加介词。Get加介词,come on加介词,这个样子的非常难学,非常难以掌握。

但用法灵活多变。

而灵活多变,指的是在共同语境下,对于不在语境中成长但必须适应的人来说刚接触是有困难的。

所以,这也是为啥欧美的专业壁垒,更甚于中国的原因。

中国人根本不需要学这些东西,只要学3000字就能通读99%的东西了。

我国的普通人掌握3000字基本上就能无障碍学习各种专业,也不需要学习几万生僻字。

而英语关键是常见的东西都没有关联,很多人不知道葡萄酒wine是用葡萄grape酿造的,其他的例子像公牛,母牛,小牛,更是数不胜数,中国3000常用字组合的词语对于普通人来说约等于无穷大,跨专业基本上不用学习新字。

打个比方吧:

中国人即使没医学常识也能弄懂产科、妇科、儿科大概覆盖范围。

而英语国家,不专门记单词是压根就不会明白maternity、gynaecology、paediatrics究竟为何物。

而且据说用这些拉丁词源可以提高逼格,你跟大夫说teeth doctor,eye doctor会被鄙视成小孩,说dentist,ophthalmologist就是专业的象征。

更别说天书一般的生物化学医学用语了。

这点感到计算机科学才是平民的科学,借用最简单的词来表示专业概念,这也是计算机科学足够开放,权威和学阀很难像其他学科一样更容易招摇撞骗。

明明有专门对应的单词,但是非要用类似于 put in,set on之类涵盖了大量内容的短语来使用。

而这种具体如何理解又要根据语境来分析,去获得本来单个单词就能表达的含义,这就导致了不在母语环境下成长的人,在学习语言时遭受无形的壁垒。

有个不恰当的比喻“但丁…真是外国人,但…丁真是中国人”,不在中文语境长期熏陶是理解不了的。

实际上看川总和奥黑的演讲用词就能看出来,不同受教育水平的用词造句是差别很大的。

我个人英语专八,看川总演讲毫无压力,看奥黑演讲有点费劲。

这两人的区别在于,奥是典型的精英,会用很多优雅的词,多到不一定所有美国人都听懂,但懂王那简单的词汇量,直接把底层人民给团结起来了(终于有一个说话我们能听得懂的人了!)

这也是川总的高明之处,他作为富二代,肯定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但他就是不用。

所以懂王为什么能得到那么多人的支持?就是因为遣词造句通俗易懂,显得接地气能跟大众融入一起。

中国人套课本的英语,反而跟莎士比亚似的,而中式英语,反而更能让外国人明白意思。

看李小龙接受采访,说如果我是投资人(if I am the man with money)震惊到我了,原来英文可以说得这么随便…后来让出租车靠边停车直接说stop here is good,中式思维翻译出来的英文能听懂。

因为英语作为屈折语已经走到头了,再发展下去就过于臃肿。

毕竟面对科技大爆炸,不转变就是死,每年一堆新的发明怎么描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