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我国在几千年的历史当中,没人提出过民主这个概念吗?

今天逛知乎的时候看到了这个话题,里面有两个回答让我感觉蛮有趣的。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046659

作者:灵椿八千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046659/answer/15746629934

其实是有的,但就像有一位答主说的那样,用的不是“民主”这个词。现代语境里的“民主”这个词是日本翻译的舶来品。

在古代“民主”这个词是“民之主”的意思,就是其主要是指代君王。

最早出现这个词是在《尚书》中:

“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

大致意思是上天需要一位君主来代天牧民,所以降天命于成汤。

而不是现代西方政治学上的“民主”意涵。

实际上现代西方政治学的“民主”概念,主要包含两个概念。

“天授人权”和“君权民授”。以此来区别古代的“君权神授”,并且将其视为现代化政治概念的一个开端,因为君权来自于民,所以君权要对民负责,相比于君权神授时,对神负责的时代,产生了质变。(这里的神,也可以是自然神或自然规律等表示,不是人格化的神。)

但要说中国古代有没有类似的概念,其实也是有的。

同样是《尚书泰誓》里,有一句话是这样的。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有过,在予一人,今朕必往。”

这句话是周武王在伐纣的时候所发表的宣言,全文的意思大概就是说纣王已经离心离德,被百姓所背弃,而百姓之视,就是上天之视,百姓之听,就是上天之听。天心即民意,因此周武王要秉天心与民意讨伐纣王。

这个思想在《孟子》里进一步阐发,有人问孟子,尧是否把天下让给舜。(政权转移是否来自天子本人的意志。)

孟子回答:

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然后问孟子,那么为何尧能把天下给舜?孟子说,不是尧给的,而是“上天”给的。

继续问孟子,上天怎么给的呢?

然后孟子提到了。

“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这里在说,上天是不会说话的,而是以行为和具体事例来彰显其意涵。(所以后来汉朝搞经学的时候,发展出谶纬神学

然后孟子进一步解释了,怎么算“以行与事示之”

 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

这里提到,尧让舜祭祀,上天接受了。让其主持政事,百姓安居乐业,是人民接受了。然后尧去世后,舜不希望与尧的儿子冲突,所以避去了南河之南,结果呢。

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

结果天下的诸侯不去朝拜尧的儿子,而去朝拜舜,诉讼刑罚也都去问舜的意见,抛弃了尧的儿子,转而选择了舜,这就是天的意志。

并且定义;“太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就是引用前面尚书中的话,认为这种人民的选择,就是上天的选择。同时也认可人民普遍选择的君主,就是上天选择的君主。(这已经不是民本,而是认可了‘君权民授’的民主思想。)

实质上就是将“民意”变成了“天意”的概念,而且从儒家“义理”上认可了人民选择即可完成政权更迭交替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实质上已经和现代的“民主”概念完全符合了,只是在当时的王权主体社会,并没有力量实现选举而已。而且在儒家的政治理想里,也是有这点的。礼记礼运篇里提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但为什么当时是私天下呢?儒家也有论述: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儒家认为,当时大道隐没了,天下不具备“公天下”的条件,所以只能在私天下的框架里“正君臣”维持“纲纪”来确保天下的稳定,以礼法来教化和约束世人。

所以如果要说中国古代有没有现代的“民主”概念,当然是有的。只是这个概念一直作为了儒家的理想状态,从来都没实现过而已。

不过儒家在这方面也很矛盾,当然这也不止是儒家的矛盾,在现代民主思想上,这里一样很矛盾。一方面认可“民心即天心”,另一方面又忧虑于“民众的非理性”问题。。

所以儒家认为,也不是所有时候民众都可以做主,而是需要“教化”,通过教化引导,有足够素养的民众才能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而谁来教化?当然就是儒家士大夫,这一点也被现在视为其愚民的表现。

然而从现实角度来说,确实这也是个不得不解决的问题,现代也并没有给出好的答案。只是不认可由儒生来做这个“引导者”和“教化者”

作者:铑慇獬廌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046659/answer/15724097983

​现在我国的“民主”这个词,其实是外来语,是照搬日语的汉字。近代西方的好多名词,都是转道日本而来到我国,可能是由于中日两国都用汉字,翻译方便的缘故。例如,哲学、形而上学,等等,都是来自日语,例子不胜枚举,由此导致的误译歧义等几乎涉及每一个词,因为中日汉字虽然相同,但意思往往不同。

后来日本改用片假名音译,我国也不再通过日本,而是自己直接意译,但是意译要翻译对,几乎不可能,所以,我国与西方有很多由于翻译问题而导致的隔阂和不对版,也导致很多的不知所云。

我国古代虽然也有“民主”这个词,但意思几乎相反,此民主非彼民主。

古代春秋时,民主是民之主的意思。例如,《左传,文公十七年》里有,

臧文仲有言曰:“民主偷必死”。

臧文仲的意思是,作为君主说话要慎重,否则就要灭亡。当时(公元前610年),鲁国的襄仲(即公子遂,也叫东门襄仲)到齐国访问,听说齐国人要到鲁国盗取麦子,但他认为齐懿公说话草率,不可信。然后,他引用了臧文仲的这句话,其意思就是进一步指出,作为君主,如果说话不慎重,则是必死无疑的。齐懿公在位仅四年(公元前612~609年),被他自己的车夫所杀。

再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晋灵公派鉏麑去杀赵盾,结果,

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这里的“民之主”,也是百姓的主人的意思。

此外,还有如下的记载,《左传,襄公二十二年》的记载,公元前552年十二月,

郑游贩将归晋,未出竟,遭逆妻者,夺之,以馆于邑。丁巳,其夫攻子明,杀之,以其妻行。子展废良而立大叔,曰:“国卿,君之贰也,民之主也,不可以苟。请舍子明之类”。求亡妻者,使复其所。使游氏勿怨,曰:“无昭恶也”。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的记载:

郑伯享赵孟于垂陇,子展、伯有、子西、子产、子大叔、二子石从。赵孟曰:“七子从君,以宠武也。请皆赋以卒君贶,武亦以观七子之志”。子展赋《草虫》,赵孟曰:“善哉!民之主也。抑武也,不足以当之”。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的记载,那年(公元前543年)春天,

王正月,穆叔至自会,见孟孝伯,语之曰:“赵孟将死矣。其语偷,不似民主。且年未盈五十,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弗能久矣。若赵孟死,为政者其韩子乎!吾子盍与季孙言之,可以树善,君子也。晋君将失政矣,若不树焉,使早备鲁,既而政在大夫,韩子懦弱,大夫多贪,求欲无厌,齐、楚未足与也,鲁其惧哉!”

《左传,昭公五年》的记载:

郑罕虎如齐,娶于子尾氏。晏子骤见之,陈桓子问其故,对曰:“能用善人,民之主也”。

以上这些表述里的民主或者民之主,说的都是人民的主人的意思,而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所谓民主。

公元前516年,吴国公子光(篡位后改名阖庐)发动政变,杀了吴王公子僚。阖庐的叔叔季扎出访晋国归来后闻讯,说,

“苟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主,社稷有奉,国家无倾,乃吾君也。吾谁敢怨?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先人之道也。”(《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季扎表达了无可奈何的意思。这里,“民人无废主”旁证了在当时的时代里“民主”的含义。

但是,也有反过来说的。根据《左传,昭公元年》的记载,

后子见赵孟。赵孟曰:“吾子其曷归?”对曰:“鍼惧选于寡君,是以在此,将待嗣君”。赵孟曰:“秦君(秦景公)何如?”对曰:“无道”。赵孟曰:“亡乎?”对曰:“何为?一世无道,国未艾也。国于天地,有与立焉。不数世淫,弗能毙也”。赵孟曰:“夭乎?”对曰:“有焉”。赵孟曰:“其几何?”对曰:“鍼闻之,国无道而年谷和熟,天赞之也。鲜不五稔”。赵孟视荫,曰:“朝夕不相及,谁能待五?”后子出,而告人曰:“赵孟将死矣。主民,玩岁而愒日,其与几何?”

这里,民主被说成主民。后子就是鍼,也叫后子鍼,与秦景公是亲兄弟,秦桓公去世后,秦景公继位,后子害怕被害,于是就跑路到晋国去了。

不过,“民之主”里的“主”,偶尔也有别的意思,但是,基本的含义是不变的。公元前546年,鲁襄公为了弭兵会盟的事,去楚国访问时路过郑国,不巧郑简公不在,伯有在黄崖招待时,不敬,对此,穆叔说:

“伯有无戾于郑,郑必有大咎。敬,民之主也,而弃之,何以承守?”(《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这里的“民之主”意思是,“敬”是老百姓的基本操守,即“敬”是百姓的精神之主。

此外,公元前544年,楚国的大夫申无宇在论及公子围杀大司马之事时,批评说:

“王子必不免。善人,国之主也。王子相楚国,将善是封殖,而虐之,是祸国也。且司马,令尹之偏,而王之四体也。绝民之主,去身之偏,艾王之体,以祸其国,无不祥大焉!何以得免?” (《左传,襄公三十年》)

这里的“民之主”意为国家管理的人才。

西方的民主是“人民做主”的意思,民做主和民之主,虽然一字之差,然而,意思是完全相反的。所以,我的结论是,我国古代无人提出过现代意义上的民主这个概念。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