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遍全网的《苹果香》,他写了一辈子

500

伊犁是狼戈父亲的故乡,也是中国苹果之乡。

伊犁河谷分布着大片野生原始苹果林,面积约有14万亩,生长着48种野生苹果,是世界栽培苹果起源地之一。

也就是说,全世界的栽培苹果都流淌着伊犁苹果的血脉。

500

新疆伊犁特克斯八卦城红色苹果

狼戈从小就在苹果园长大,他童年少年时的美好时光都在家乡苹果园中度过的,苹果香是伊犁的味道,也是狼戈儿时的味道,所以这首歌才命名《苹果香》。

500

新疆伊犁野生苹果花海

红嘴雁啊飞回,芦苇随风摆,

河对面的莎吾烈泰今天在不在?

那年我饮马来到了你的白毡房,

我曾看到你弹着冬布拉,听过你把歌唱。

单纯的相逢,平凡的晚上,

我就在那个时候啊傻傻的等到了天亮。

月亮作证,你毡帽上的羽毛,

亲吻着晚风飘啊飘噢飘到了我的心上。

这首歌前半部分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歌中年少的他爱上了一位哈萨克族姑娘“莎吾烈泰”,莎吾烈泰是哈萨克族女孩的名字。

500

哈萨克女孩

鲜衣怒马,豆蔻年华,春心萌动。

至于那位“莎吾烈泰”是谁,只有狼戈自己知道,姑娘冬不拉的琴声,毡帽上的羽毛,令他终生难忘。

冬不拉是哈萨克族的乐器,这里体现出了哈萨克族的文化。

500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中华民族共同体展览”:冬不拉

草原上的白毡房、草原月夜,是他朦胧青涩懵懂初恋的见证。

500

哈萨克族是草原民族,牧民都住毡房,相当于蒙古人的蒙古包,但是构造细节和纹样不太一样。

想到那时他为了看姑娘一眼傻傻地等到了天亮,甚是单纯可爱。

六星街里还传来巴扬琴声吗?

阿力克桑德拉的面包房列巴出炉了吗?

‌南苑卤香是舌尖上的故事啊,

你让浪迹天涯的孩子啊梦中回家吧。

儿时的万花筒里有野鸽在飞翔,

这让我想起二哥和他心爱的弹弓叉。

湖蓝色的院墙我生命里的院落,

我的妈妈在那里给我的爱叫我永生不忘啊。

漫步在伊宁的六星街,那里是伊宁标志性街道。

六星街是伊宁好几条街的合称,它们从一个街心环岛向6个方向放射。

500

六星街

六星街上有一家巴扬主题博物馆,那里收藏着琳琅满目的巴扬。

500

六星街上的巴扬博物馆

巴扬是俄罗斯传统乐器,是一种手风琴。

500

键盘式手风琴和巴扬最大的区别就是右手键盘一个像钢琴一个像按钮,左手是一样的。

歌词中的阿力克桑德拉是狼戈的俄罗斯族发小,他也是一位巴扬演奏家。

500

阿力克桑德拉(左)和狼戈(右)

俄罗斯人喜欢吃那种用干果、牛奶、面粉等烤出来的大面包,是长条形的,比一般面包硬,这种面包用俄语叫列巴。

500

美食俄罗斯列巴

南苑卤香是六星街的另外一家店,平平无奇的店面却充斥着狼戈少年时的回忆。

500

湖蓝色的院墙是伊宁市的特色,当你走进伊宁的街道,到处都是深邃的蓝色,那是伊宁的专属色调——伊犁蓝。

它是伊犁天空的蓝色,雪山的蓝色,也是湖水的蓝色。

500

新疆伊犁伊宁市喀赞其民俗旅游区

在伊宁,有一条古老的街区“喀赞其”,那里世代居住着许多维吾尔族居民,号称伊犁的“蓝色秘境”。

500

在颜料匮乏且昂贵的年代,民间有种便宜的颜料叫做“sinka”,它的颜色与克莱茵蓝色系相仿,而且廉价。

那时每家每户都用那种蓝色来刷墙涂门,使得“伊犁蓝”成为伊宁市庭院的标配。

500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蓝色展现了维吾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时一切都纯净而美好。

500

伊宁喀赞其蓝色房子前的乌鸦和蔷薇

漫步在“喀赞其”古老街区,时常有鸽子驻足飞舞,这让狼戈想起了他的二哥。

二哥是狼戈姨妈家的儿子,比狼戈大三岁,两人亲如兄弟,是儿时的最好玩伴,但二哥因病早逝,使他悲痛万分。

伊宁市蓝色庭院也让狼戈想起他的母亲,他对母亲一直心怀愧疚,恋恋不舍。

500

新疆伊犁伊宁喀赞其鸽子

心中有个地方刻进了你的名字,

草原河谷月季花香都是我的歌,

儿时离开你正逢花开时,

如今往事远了模糊了,我却忘不了苹果香。

如今往事远了模糊了,我却忘不了苹果香。‌

经过漫长的铺垫,“苹果香”在结尾呼之欲出,思乡之情真挚动人,又难以言表,只能用“苹果香”三个字诉说童年的回忆。

500

新疆伊犁特克斯八卦城红色苹果

狼戈说:“《苹果香》不单单唱给伊犁人,它是唱给天下游子的歌。”

他怀念的不仅是故乡,更是他的亲人、朋友,他年轻的时光,伊犁是他童年的家园,这里有他的奶奶、父母、哥哥,还有小伙伴。

作为漂泊在外几十年的游子,他很真实地告诉我们:“对家乡的思念,30岁以前是没有的,40岁以前大概也是没有的,50岁以后就开始了。”

半辈子的漂泊生涯,梦里无数次的哭泣,是他写出这首歌的原动力。

他发誓,自己一定要写出一首伊犁的歌。

500

新疆伊犁土尔根杏花沟

他说:“家乡,你坐在家里写不出来,只有你离开过他,真正地离开过他,你、我、他都能写出来,那是对家的爱,那是方向,那里是你的归途,那里是你最终必须要到达的地方,我们称它为“老家”。

奈何故乡留不住肉身,他乡留不住灵魂,若是故乡能容身,谁愿意颠沛流离?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25
最热 最早 最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