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2》看完,看得我胃疼
每逢国庆档就有志愿军题材的电影上映似乎已经成为近几年的惯例了,而今年国庆档主打的志愿军题材电影则是《志愿军2:存亡之战》。顾名思义,志愿军2是志愿军1的续作,而志愿军2的主要内容在志愿军1的结尾就已经埋下伏笔了,也即第五次战役末期著名的铁原阻击战。对于熟悉抗美援朝战史的朋友来说铁原阻击战我想不用多介绍了,而不熟悉的朋友可以看一下纪录片《铁在烧》。
言归正传,接下来说说对志愿军2这部电影的体验,以下涉及到剧透。
必须得说志愿军2前半部分给我的感觉还挺好的,与志愿军1主要聚焦在38军几个师不同,这次李默尹和他儿女的细分多了很多。对于这样的剧情设计我也是能理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嘛,通过李默尹一家这个“小家”来讲一个“没有大家哪有小家”、“舍小家为大家”的故事。不论是家门的钥匙,还是对日常生活的描写,都着重突出了家这个概念。而李默尹一家在朝鲜战场上又相逢了也是通过一家的命运波折来讲抗美援朝的大故事。
对于这样的剧情设定我其实没什么意见,李默尹的一家就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27年遭遇412反革命叛变从屠杀中幸存下来,妻子死于反动派的屠刀,年幼的子女不得不送养其他人家一直到解放后才团聚,一家三口又都投身朝鲜战场,把故事串起来。在前半段陈凯歌还是把节奏把握的不错的,一些段落看得我都抹眼泪了。对于命题作文,陈凯歌写起来还算说得过去。而且不少1里出现的人物在2里有不少亮眼的表现。
朱亚文扮演的武器专家在1里认定与美军开战是一种自杀行为,而到了2时他虽然还有着“唯技术论”的专家式清高,但已然被志愿军战士所感动并发生了变化。在他走访部队调研国产仿制武器情况时,他惊讶于战士们并没有在标准射程上发射巴祖卡与无后坐力炮而是在极近的距离使用让他很是不解,而当他得知是因为部队武器少训练不足所以抵近射击以确保命中时,他沉没了;当他得知由于武器材料不行导致准头不佳只能抵近射击时,他在本子上用力的写下“抵近射击”;当他得知反坦克手雷由于设计问题扔不准而战士又“已经克服了”时他好奇的追问,而得到的答案是:十米内投掷,在破片杀伤范围内用生命为代价攻击坦克。这一答案彻底把前面气势汹汹直呼不可能的他给干沉默了。作为专家,他给防线的修建提出不少意见;在战斗中他不顾危险到战壕观看战斗过程获取第一手资料,完成了个人的成长。
整个电影在战史部分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纰漏,189师需要阻击三天给铁原防线争取时间、187和188师又得固收铁原防线12天,63军一共得防守15天来给铁原足够的时间进行转移。从189师化为几百个最小作战单元,到188/187昼夜修建防线以及美军大举进攻时强大的火力与海量的钢铁,这些在电影中表现得都算中规中矩,在银幕上也算是展现出了美军强大的火力与机械化部队,展现了“铁在烧”。
到这里为止,我对志愿军2的前半部分还是可以打个7分到8分左右的,属于不过不失。但是,但是!影片的后半部分简直是一场灾难。这场灾难从美军占领了第一道防线后开始的,李想带领的1营准备夜间摧毁美国的坦克并且试图夺回原有阵地,结果居然是掏出了几十门飞雷炮(也就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没良心炮),直接把我给雷麻了。要知道这玩意射程可是非常近的只有几百米,发射的也只是炸药包。拿这玩意去轰击美军营地摧毁坦克你莫不是逗我?
也正是从这里开始,剧情的节奏开始崩坏了:武器专家开坦克回来顺便和美军坦克玩战车道、李默尹和儿子李想与女儿李晓上演美式家庭伦理剧、陈凯歌的好儿子开始大段大段的抢镜头抢戏份。整部电影的后半部分堪称灾难,我和一同观影的高级编辑看完之后只有一个共同感受:胃疼。
算了,写到这也不进行影评环节了,直接开启吐槽模式:
1.陈凯歌那傻儿子在上一部电影里从松骨峰上活下来了,结果这部电影愣是强行加戏把这115师的副连长弄到188师接着打了。而陈凯歌这儿子最适合的还是开始时扮演弹震症状态的傻子更合适,也算是一种本色演出而且只需要扮演一个无情的杀人机器。
2.这电影里就没看到有指挥环节。营长带队冲锋不说,营教导员叼着匕首带头摸哨捅腰子。你们营干部干啥用的?这是你们营长营教导员该干的活么?这不是侦查排排长尖刀班班长该干的活么?以至于我看到吴京扮演的傅崇碧时,一直在想接下来他会不会提着冲锋枪去前线当朝鲜战狼。
3.志愿军用的武器倒是没啥问题,莫辛纳甘啊PPSH41啊PPS42/50式啊以及DP28啊也都基本正确。就是你这PPS43/50式的比例是不是有点太高了?本来是只有班长副班长才有的冲锋枪,在电影里不说人手一支吧也达到了一半以上,看着就很出戏。
4.非要有事没事整点人性反思和赎罪,愣是安排了个从松骨峰上临阵脱逃的士兵玩赎罪这种烂活。愣是背着门板顶着美国狙击手的火力身中五六七枪而不倒,坚持竖起门板掩护战友。都春田步枪了,那可是7.62全威力弹啊,五六枪都不死这是阿斯塔特战士么?还背着门板,你咋不背个十字架啊?这样cos的还更到位点
5.现在的导演是不是非要拍点战车道玩啊?你说步兵跳上坦克打开舱盖往里面扔手雷这种“反坦克体操”我也就认了,毕竟历史上确实这么干而且成功过。结果在志愿军2开始逐渐离谱,武器专家带着警卫员找了个还能开动的美军坦克开回阵地,然后美军不是炮火阻拦而是派出两辆潘兴追杀。这两潘兴追杀途中几十米的距离上连续不中,反而被武器专家和警卫员这“两人车组”的谢尔曼给直接反杀了?!但凡玩过战雷都不会想出这么脑溢血的剧情,哪怕玩WOT也玩不成这样。而现在想想玩“坦克CQB”与“战车道”算是抗美援朝电影的通病了,就算如《李延年》这种天花板级别的影视作品,依然免不了开缴获的美军坦克这种俗。就,我能理解步兵战胜坦克是一种以弱胜强的象征,但麻烦导演你尊重下观众们的智商好吧……
6.美军坦克进攻铁原防线,结果十几辆坦克一字排开齐刷刷的肩并肩手牵手,一头栽入伪装过的反坦克壕沟。然后志愿军阵地上木板打开,无数汽油桶滚入反坦克壕沟中,点起熊熊大火把美军坦克都给烧了……不是哥们,你这是在拍铁原阻击战还是三国演义之火烧藤甲兵啊?
7.没良心炮夜袭美军营地更是绝了,姑且不说抗美援朝时基本不用没良心炮这玩意了,你一个营哪来的几十门没良心炮啊?而且这没良心炮都快打出203mm重炮的威力了。最乐的是你这明明是几百米射程的玩意,居然还要利用美军灯光来进行测距和射击。美军灭灯之后无法测距,那怎么解决呢?打信号弹来标定。那怎么打信号弹呢?阵地正好有一条地道快挖通还没挖通正好可以用上。地道出口正好在美军脚底下怎么办呢?让对美广播的翻译员李晓去美军坠落的广播飞机上对美军进行广播。对美军广播也就广播了吧,开始英文汉化还算正常,结果说着说着变成“我给你们唱一首中国歌”。虽然我寻思美军听不懂你这歌词,你广播唱歌唱就唱了吧就当掩护挖地道的动静了,结果整个阵地上的人开始大合唱了……用高级编辑的话来说,顿时让他想到了“八百冷娃长着关中歌曲跳黄河……”,真就是只会照着公式套路做题了。
8.为了迟滞美军水库要放水,OK没问题。历史上是115师放水华川水库,你改成188师放水曹川水库我也就认了。你让志愿军玩特战夜袭水库控制室我也认了,但你为啥前脚志愿军刚刚占领水库,后脚立马美军战斗机前来空袭而且天上开始下伞兵?我能理解你用伞兵当快反部队使用立即投入战场,但你这速度仿佛就是两架C47里坐满伞兵就等着水库被占领后一声令下就起飞进行空输作战……有这功夫提前增援不就完事了?
9.整个电影前半部分战斗还算有条有理,但是到了后半部分完全就是一场灾难,阵地战属于完全没有逻辑的瞎打一通,水库之战也是莫名其妙。
10.铁原防线1营的阵地更是乐,弹药全部堆放在营部指挥所里,生怕一发炮弹没法把整个营部给报销。士兵搬运弹药吧,前脚搬走一箱反-43反坦克手雷,后脚一箱成了美式甜瓜雷。不是,你这188师一营使用的手雷还中美合拍啊?更有意思的是背后的弹药箱上写着三十公厘炮弹,一箱6发。我和哥几个左思右想想不到志愿军有啥装备是用30mm炮弹的,也算是一个小小的穿帮。
11.还是营部指挥所,最后时刻营指导员李想眼看1营打光了阵地要被占领了,开始准备装炸药同归于尽了。结果掀开一箱炸药插雷管时一看,好家伙这一箱子全是美军一磅装的铝金属外壳的炸药块。哥们,你这又没有打下美军缴获战利品,哪来那么多美军工兵炸药啊?这一部的男主李想算是彻底牺牲了没有复活的可能,但是陈凯歌的儿子扮演的孙醒依然活蹦乱跳,肉眼可见的会在志愿军3里继续出现。
最后总结一下这电影,前半可以打个七八分,后半只有个三四分,综合一下就是5分左右。前作志愿军1在2的对比之下一下子眉清目秀了很多,这下至少是8分打底的佳作了。看完给人的感受是陈大导演依然不知道志愿军电影怎么拍,只能照着自己臆想的样子来拍,结果就拍成了美式战争片+美式家庭伦理片,就别提多别扭了。
一个朋友的吐槽我觉得就挺到位的,整部电影过于戏剧化了。
关于志愿军电影的观后感。“得叫军事舞台剧,大方向问题不大(废话,要大能上映么?),部分段落可能配上歌舞其实更好一点,陈凯歌拍的并不是对战争和历史的还原,而是基于一个抗美援朝背景的舞台剧罢了。本系列电影开辟了我国军事历史片的一个新赛道,军事历史舞台剧类型片;不讲逻辑、不讲历史、不讲细节,一切舞台化、戏剧化。”
最后,如果这部电影在夜袭美军营地之前就结束的话,还能保个7分左右。而现在,这电影只有个4-5分。就连我这种对抗美援朝电影打分非常宽容的人都受不了,这电影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