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汉新邨更新也具有「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溢出意义
澳门都更公司日前发出新闻稿称,该公司正有序推进「佑汉七栋楼群」项目,经过持续与二千多户业主沟通,现阶段已完成支持全数七个地块合共四十六栋楼宇的业权人召开分层建筑物所有人大会,筹组管理机关(俗称管理委员会)。为申请规划条件图,都更公司目前已收集大部分业主签名,正积极联络部分身处海外的业主,进一步推动落实重建计划。而居民也普遍认同该公司的重建方案设计,期盼早日重建。为受都市更新项目影响的业权人提供作过渡重建租住的暂住房,共有二千八百零三个单位,设有停车场及新增两条二十四米阔的公共道路,包括四线双向行车马路及行人路。项目现已拆除外墙棚架,预计年底竣工。
此显示,「佑汉七栋楼群」的更新重建项目,已经跨过关键性的第一步,就是征集业主对重建的同意书,基本达到有关都市更生法律所订定的要求,因而即将可以进入第二步的搬迁补偿或临时安置的阶段。随后,就是正式进入拆卸佑汉七栋楼群,按照新的规划,采用「存量优化」方向,即在不增加居住人口密度及住宅户数的前提下设计,并采用「垂直都市」概念,把各低层楼宇整合为高层楼宇,每栋楼高三十层,原单位数量不变。并设有地库停车场、裙楼及居住塔楼。部分沿街的裙楼设计退缩绿化平台,透过垂直绿化,在天桥连廊、绿化步行街等位置延伸绿色元素至片区生活圈。新的规划建议设置天桥连廊,串联片区裙楼商场,营造良好的商业氛围,汇集人流。公共行人设施方面,新方案规划的两条宽十六米、纵横交错的步行街,将连接总体规划的步行系统,且东西南北连通出入境口岸,形成纵横交接的步行网络节点,强化片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这样,该片区就将「旧貌换新颜」,从一个极为丑陋破败的旧屋区,蜕变为宜居、宜商的优质小区。
实际上,以设计方案的「不增加居住人口密度及住宅户数」的前提,由现时的楼高六至七层,垂直升高为三十层,其对现有楼层的每层「稀释度」之大,更新•可想而知。这就把现在的密集隘逼的「筒子间」,改建为窗明几净、通风和视线良好的现代式新楼房,可以与市场房屋相媲美。
佑汉新邨旧楼檐篷破烂不堪,生活环境极为恶劣,居民经常出入的道路污水横流,渠道破裂严重,不少内街有滴水现象,大厦梯间传出阵阵尿味,电线及窗篷上垃圾积聚,并因此而成为某些违法甚至犯罪活动的藏污纳垢之地。当地作为澳门特区的「区门」所在之地,与澳门作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相比,也有损澳门特区的形象。因此,该片区的重建或都市更生,就成为回归后历届特区政府计划改造的重点项目。但由于业权分散、登记复杂等原因,举步维艰。直到制定和颁布《澳门都市更新法律制度》,成立都市更新委员会和澳门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才能使得包括「佑汉七栋楼群」在内的都市更生规划,有了依法实施、统筹领导、实质执行的法制及法治条件。
「佑汉七栋楼群」项目的顺利推进,其第一意义当然是在于澳门特区的社会经济民生建设又踏上一个新台阶。其实,在中央要求澳门特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形势下,这项计划倘取得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积极响应「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号召,以澳门特区行之有效的都市更生机制,向内地各地的城市更新项目作出垂范,引带当地的旧区重建走向法制化和法治化之路。
我们常说的「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指全面准确理解并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不断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更忠诚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充分发挥澳门特区的独特优势,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参与和对接国家战略,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建设,用好中央支持澳门特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系列政策措施,让澳门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但其实,「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也含有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尤其是城市建设管理等领域,互相学习,携手发展的层次。本来,按照基本法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依法选出澳门区的全国人大代表,参加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及全国政协邀请澳门居民出任其委员,还有地方各级各地政协邀请澳门居民出任其委员,也都含有充分发挥澳门居民生活在「一国两制」的环境下,接触发达国家的东西多,视野开阔,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都有其代表性,其位置相对超脱,履行人大和政协职能有其独特的优势,有效拓展了人大和政协履行职能的空间,为人大和政协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人大和政协在政治、经济、社会事务中彰显了「人才」、「智库」、「精英团」的作用,就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实际问题、统一战线内部共同性问题等充分发表意见、坦诚深入交流,有助于广纳群言、广谋良策、广聚共识,有助于促进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不但是在内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也生动体现了澳门回归后,澳门居民当家作主,参加国家事务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
而在人大、政协以外,同样也可以发挥这样的作用。在「佑汉七栋楼群」项目顺利推进这方面,就可以为内地各地地方政府旧区改建的「拆迁」问题作出良好的示范。实际上,城市拆迁是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重点领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拆迁量还在不断增大。如何终结「暴力执法」,实现「和谐拆迁」,这是内地各级地方政府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只有在完善法规、规范拆迁行为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才能最终有效避免「暴力拆迁」事件的发生。
从内地各地的新闻报导中可见,在国务院为了规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活动,维护公共利益,保障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颁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废止《城市房屋拆除管理条例》之下,各地的人大常委会或政府,分别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当地的相关条例或规定。但相比起来,在实践上,可能仍不如澳门特区「佑汉七栋楼群」项目那样和美完善。当然,由于澳门特区与内地实行不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澳门特区可以更为宽松和谐。但总的精神,还是可以供内地各地地方政府参考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