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自驾游

有朋友问起在英国自驾游的事,那就攒一段。

英国去过三次了。第一次没开车,后面两次都开车。

我喜欢自驾游。到了一个地方,如果不自驾的话,好像没落地一样。只有俄罗斯、希腊、埃及、中国不开车。俄罗斯太TMD大了,自驾游不得开到地老天荒?而且俄文路标认不了,迷路了问路也不行,不敢自驾。希腊不大,但希腊文的路标也认不了,不敢开车。埃及的路况和驾驶习惯实在太不摸底了,后来发现,还好没开车,有交规和没交规也差不多,不敢自驾。中国的交规和驾驶习惯实在适应不了,包括左转车道在最右面这样的奇葩事,红绿灯待行区也是很陌生的事情,还有太多莫名其妙的虚线实线,一不小心就踩雷,不敢自驾。

英国自驾有挑战,但其实还好。

第一次去是开会,在伦敦外的Beaconsfield,一个以前的驿站、现在的特色酒店里。体验了一把伦敦远郊的味道,挺好。没有开车。反正报销,机场直接拉一辆出租汽车到Beaconsfield,记得50多英镑,挺贵的,那还是20多年前了。会后进城自己玩两天,坐火车,市内就是公交和11路了。

第二次是和牛LP一起去。租车自己开,但有意避开伦敦。从Gatwick拿车后,直奔温莎,然后就是Salisbury等南方的Devon、Conwall等,到Lands End再掉头,经巴斯从牛津、剑桥再奔多佛,还车、上游轮、去波罗的海了。游轮回来在哥本哈根下船,丹麦玩几天后飞回伦敦。这时就完全公交和11路了,不开车。然后打道回府。

这次是第三次。老规矩,在Gatwick拿车,先到Brighton喘一口气,倒时差,然后绕过伦敦、奔剑桥,再约克、爱丁堡一路北上,然后奔天空岛、Inverness、Glencoe,再南下格拉斯哥、湖区、Cotswold,最后横切,奔温莎,到Gatwick还车,坐Thanmeslink进伦敦。后面照例是公交加11路。

所以这是第二次在英国开车了,心理上有点准备,但还是需要适应。

第一天少不了左面车轮蹭路牙子,也没少被树杈刮车帮子。但总的来说没有上一次那么狼狈。当然,前面几天走round about(交通岛)还是少不了被按喇叭。

习惯于靠右驾驶的人,到英国驾车的第一关一定是靠左驾驶。与几十年的习惯反着来,当然很难适应,但也没有那么可怕。我租的是自动挡,少了左手换挡,少一点挑战好一点。

右驾转左驾,首先建立一个感觉,确定右前角与分道线的相对位置,依据后视镜里与两侧车道边界的实际间距调整。然后驾驶中以这个右前角的位置作为参照,就可以上路了。但学车的时候就不断听教练说,不要盯着车头的位置,要往远处看。一样的道理,光看右前角很难在车道里保持维持,容易在车道里晃,最终还是要往远处看。我的正常视点是在前方几十米到100米的车道左1/3的位置,各人的习惯可能不一样。在英国这样的地方左驾,坐在右面,视点就放在同样距离的右1/3,感觉可以保持驾驶顺畅,在车道里不晃。可以时不时核对一下右前角的位置和后视镜里两侧间距,但不要盯着右前角。

英国的车道比北美窄。北美典型车道有一辆半车的宽度,另外还有半辆到一辆宽的路肩,大部分高速公路停在路肩上,左侧还能开门。英国除了M字号的高速公路,很少有这么宽的车道,路肩也不超过半辆宽度,另外一半要停在草丛里。没有草丛、只有铁围栏的话,就要侵入车道了,后面的车要减速绕行。A字号的“国道”常常是双车道,而且是没有路肩或者路肩不到一尺宽的那种。B字号的“乡道”就要撞运气了,在车道里开也石墙、树枝、茅草可以离左反光镜不到一尺,开的时候感觉会碰到一样。

撞大运的时候是single track road,双向只有一条车道,会车全靠一方靠边避让。这时路边照例没有路肩,但每隔一两百米有一个cut out,从路边挖出来一块,勉强有半个车宽,可以进去避让,对面的车只能也靠边、蹭过去。比较考验的是,这些single track road一般在树丛或者草丛里曲里拐弯,一眼看不出20米,开车像开盲盒,不知道什么时候对面就冒出一辆车来,很刺激。有时候可以看挺远,这时就可以规划哪里有cut out可以躲进去了。还有的时候,村里人还在这样的小路上遛狗,行人习惯性地前胸贴后背地靠边站,牵好狗,但开车人就胆战心惊了,唯恐擦碰。

好处是,这些single track road一般都是风景最美的地方,而且路太小,旅游大巴开不进来,一般游人也较少。

不过在英国开车,除非对自己驾驶技术特别有信心,小车是首选,两门mini都嫌路面不够用。我们租了一辆标致5008,中型SUV,偏大了,还没有倒车摄像头!真给你一辆大奔,或许是最厉害的惩罚。要是拿到Chevy Surburban,那是不出停车场就死三回了。看到那些开着VW Microbus或者更大的房车钻single track road的旅游者,只能窃笑他们自作聪明,为了可以到处宿营(实际上不行,上哪停车啊),开车、停车可是受了大罪。

路小,停车位也小,城市停车场里能正常开门的停车位绝对是luxury,不管正着进停车位还是倒着,都是一遍又一遍,还得有人指挥。看到那些英国老司机自己一个人分毫不差地精确停车,真心佩服。乡下或者庄园就没问题。

英国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速度限制很奇葩。M字号的高速公路没有什么特别,有些还低于北美的速度限制,明明可以开65-75mph(英国用英里),标了50。说不定是考虑到这一段绕城,但是全封闭的呀。好玩的地方在乡下小路。在北美打死不可能超过50kph(折合30mph左右)的路,会标60mph(折合100kph)。不像是速度限制,反而像是挑战:来呀,你敢吗?包括那些single track road!慢说北美没有见到过那样的路,怎么的也得双向各一条车道,那么窄、视界局限的路,在北美的话,合理速度限制是30kph(折合18mph?),相当于school zone或者residential,但在英国,没标就是60mph!我当然没有那个胆子,那些路一般也没什么车,后面要是有车不耐烦,我就让道,您先请。我是来旅游的,不是来寻短见的,不赶那个时间。

好处是英国驾车人的平均素质较高,车道控制很好。只要你在自己的车道里,对面的车一般不会侵入你这边,或者精确算好时间差,碰不到,尽管感觉很惊险。只是要控制向左避让的冲动。右驾惯了,不习惯从右侧会车,路窄,左侧实际上没有地方避让,真的下意识避让的话,可不撞上路牙子了嘛。

英国的交通岛特别多,很多还不是四岔的,天知道有多少进出的道路。与北美不一样的是,交通岛上可能有内外两条车道,但进出的道路只有一条车道,所以在交通岛内需要变道。我有可能记错了,记得加拿大的交通岛内是不能变道的,交通岛内双车道的话,进出道路也是双车道,内车道进出内车道,外车道进出外车道,进出交通岛时内车道可以穿越外车道,但不在交通岛内变道。在英国,有时交通岛内必须变道,否则3/4转弯或者4/5转弯就不好弄了。卫星导航会提醒第几个出口出来,但紧张的时候,数不过来了。出口通常有路标,但又要看前后左右的车又要看出口路标有时会看不过来。有时特定出口有特定车道,比如地面上表明“M4 South”,跟着走就好,都需要眼明手快,就怕看不过来。英国政府没钱,路面路标也模里模糊的。本来就紧张,看不清更紧张。

最要紧的是:英国的交通岛是顺时针走的,北美是逆时针走的。顺时针进交通岛问题不大,开了一两天就适应过来了,但进交通岛的时候,首先看……右面……右面……右面!而北美习惯是首先看左面,右面只是略微扫一眼。这个习惯一定要反复提醒自己。我在英国前几天交通岛被按喇叭基本上都是没有看清右面就进去了。英国人开车很快,进出交通岛像飞一样,男女老少无差别。进出停车场、无交通灯路口也是一样,看右面!

红绿灯也有点特别。一般来说,红绿灯就是红绿灯,但英国绿灯转红灯前要在黄灯过渡一下,这个一样;红灯转绿灯的时候也在黄灯过渡一下,这个北美没有,其他地方也没有看到过。一般红灯转黄灯的时候,大家都启动了。这没问题,跟着走就是了。特别的地方是左转弯路口。在英国,左转弯相当于北美的右转弯,一般情况下,红灯也能转。但要是路口左面也有红绿灯的话,左转弯也跟着信号走。这在北美会有标志:No Right Turn on Red。但在英国没有标志,只有多出来的左手红绿灯。这个要注意,别踩雷,看到右面没有车过来就自说自话转过去了。因为右面没有来车,转过去也不出事,但是违反交规的。

英国还有一些看不懂的标志线。如斑马线两侧路面会有沿人行道的狗牙线,这是不许停车的意思。还有一些标志没见过,现在一下子想不起来了。不过说起停车,英国大小城市很多街道都容许路边停车。糟糕的是,这是没有“停车道”、直接停在行车道上的,而且弄不好左右两边都有停车,然后过往车辆就在空隙里绕来绕去回转、避让了。在北美,一般容许路边停车的地方,车道还留下足够宽度,容许同向过往车辆通过,略微减速就行,无需考虑避让问题,在英国可没有这样的事,这个习惯必须改过来。英国人还有逆向停车的,在车道里停车时车头对着来车方向,一动就是违规,但好像没人在意。不过停着就是停着,车头朝那边对过往车辆无所谓。

英国的路远比北美复杂。北美城市里大多是格子路,高速公路也大路小路很清楚。英国的M字号路很清楚,A字号其实也是主要公路,但有时看着就是乡下小路,B字号有时要不是卫星导航带上路,都不确定这是不是机耕路,过往交通似乎不应该开上这些路的。但这些确实是“正规公路”。跟着卫星导航走就对了。Michelin地图需要带上,对哪在哪有一个方向和距离的感觉,但真的找那条“地图上有的路”的话,首先不一定有路标,其次看着就犯嘀咕:“是这儿吗?怎么看着像农民自家的机耕路啊?”

但卫星导航不能完全依靠,尤其不能依靠手机上的谷歌导航。倒不是说谷歌导航不准,准得很,但好多地方没有手机信号啊,连人烟不那么稀少的地方都是一样,丘吉尔的Chartwell House就是没信号。住宿的酒店有wifi,好解决,但当天要停好几个地方的话,可能第一个目的地后,手机信号就没了,然后谷歌导航就抓瞎了。手机一直开着都没用,停车一段时间后就自动“失智”了。

都说离线地图不怕这些,没用过。我的Telus账号(以前是Telus自己的mail server,现在用gmail server)很愚蠢,谷歌地图有权限问题,只能用incognito模式,下载不了离线地图。另外注册了一个gmail账号才能用,啰嗦得很。不过还是没用过离线地图,不知道一天走得远的话,可以覆盖多大范围。

Telus还犯混,用了十几天都好好的,快到最后了,突然出现权限问题,谷歌地图死活找不到当前位置了,location service什么的都是对的。有两天被迫用Apple Map顶替,没有谷歌好用,但着急的时候也能顶一顶。

手机导航的好处是新一点的车有CarPlay,手机可以通过USB线或者蓝牙连上仪表板上的显屏,看起来就方便多了。用USB线的话连充电都解决了。但操作要适应一下。有时候开车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什么东西,跳到不知道什么显示上,边开边把地图找回来就比较纠结。

我是另外带了一个Tomtom的导航,两个交替用,互相备份。Tomtom在欧洲用更好,Garmin在北美用更好。但只要有信号,谷歌导航最好用,还有实时的前方堵塞提示,还会提示换路线。这次Tomtom用得少还有一个原因,点烟器充电器接触不好,Tomtom老是断电重启,没法用了。后来再买了一个点烟器充电器就好了,但已经是后来了。

但是别把这些“艰难路况”当作考验,当作旅游路上的奇闻逸事和有趣挑战,就不怕了。其实上路了,怕也没用,还不如放好心态。旅途风光好,一半在路上。

最要紧的是,最好玩的地方大都是小路的尽头,旅游大巴开不进去!像天空岛、Glencoe、Cotswold、Fountains Abbey,moorlands,都是大巴开不进去的地方。湖区有铁路,但只是到Windermere,而Windermere是湖区最没看头的地方,后悔下榻哪里,应该找一个小湖边上的。公交?不存在的!走路?那得老红军的劲头了。英国没多大,但靠11路的话,还是好远。

自驾的酒店选择也多得多,好多老的城堡、manor house改的酒店比城里的标准酒店有意思多了,但要自驾才行。

不尽兴的地方是不大容易看到美景随地停车,实在是没地方停车。毕竟是左驾,也不敢太放松了,很多路上的美景不敢多看。

不过大城市还是别开车了,纯痛苦,无享受。我们开车只进了约克、爱丁堡、格拉斯哥。约克直接住在火车站附近,离大教堂、老城走过去就到,所以开进去就停好车,然后11路;爱丁堡住在郊外,也是开到城里停车场,然后走到Holyrood和Royal Mile;格拉斯哥又是在火车站。伦敦没进去。对我们来说,一般伦敦、巴黎、巴塞罗那、马德里、布拉格、维也纳、威尼斯、罗马这些地方都是起点或者终点。起点的话,公交加徒步玩好了再租车开出去;终点反过来。

对了,伦敦有Congestion Zone,要收拥堵费,东面的Dartford地道也要收费。开车通过时自动拍照,你要是没有年卡,赶紧老实到网上交费。收费(至少Dartford)才2英镑,逾期不交就是70英镑。老实点好。多交了就当预存,下次经过时抵扣。旅游者不大有下次的问题,但要是不交,租车公司可能几个月后追扣过来。你的信用卡在那留底呢,不服来告。

总的来说,自驾游比跟团游强太多。开车吧!enjoy。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39
最热 最早 最新

  • 中国人的上帝就是自己 数据显示:我是天才的可能性是99.74%
    全部楼层
    海龙
    “红绿灯待行区也是很陌生的事情”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车有机会在亮灯前拐弯,提高效率的举措。虚线实线车道啥的,注意观察就行了。不注意观察,哪里开车都危险。
    红绿灯待行区是非常突兀和奇葩的做法,反而是制造混乱
  • 五十而知天命
    在中国红绿灯中间也是有黄灯过度的
    这个其实是比较好的一个过度
    如果直接转变
    会造成一侧的车没有通过
    横向的车已经进入了
    非常容易造成交通拥堵
    ……………………………………………………
    左转车道在右侧
    现在好多城市已经有了
    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目前让左转的基本上都可以调头
    有些司机技术实在是不敢恭维
    根本不能一把轮调头
    如果左转车道在右侧
    那么调头难的问题将不存在
    调头都不会,这证多半是买的。
  • 中国人的上帝就是自己
    “中国的交规和驾驶习惯实在适应不了,包括左转车道在最右面这样的奇葩事,红绿灯待行区也是很陌生的事情,还有太多莫名其妙的虚线实线,一不小心就踩雷,不敢自驾。”
    ——就是驾照考试,也是如此,各种奇葩题目,堪比脑筋急转弯或自相矛盾,目的不是为了让你掌握必要交规知识,就是想坑你,增加难度,不让你那么容易过。
    “红绿灯待行区也是很陌生的事情”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车有机会在亮灯前拐弯,提高效率的举措。虚线实线车道啥的,注意观察就行了。不注意观察,哪里开车都危险。
  • 晨枫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作者
    观察世界动物网
    基础设施真落后!
    我还没说一路上炮弹坑的事呢
  • 印加节度使 化石君倘知,勿复念衾席
    全部楼层
    晨枫 作者
    我们也试过高德,缺点是需要用中文输入地名,英文好像不行,而且小地方找不到。我即使用谷歌导航,也时常看一眼,对前面的路有一点概念,而不是纯粹等提示,所以车道提示不是大问题
    这就是我底下回复别人说的,高德在境外不支持导航到具体的楼栋门牌号,去一个地方必须输入这个地方的专有名称,中文还是英文貌似倒是无所谓,只要它知道英文名称就没问题,如果是住户没有专名就只能手动定位目的地了。我一个单独女生显然不常没事跑陌生人家,因此一直没注意到这个问题,直到有一次在外州开租的车,去上次说过那个古巴妹子的家时半天找不到她家地址,最后用她手机导过去的。

    还有一个前面回复别人的,高德地图不支持在美国规划“不走高速”(它不知道美国的哪些路是高速),只要附近有高速存在,算出来的线路里永远有高速,因此现在如果要开车去LA什么的,还不敢完全摆脱谷歌地图,只能把那个谷歌地图能用的上古nova一并带上。南加州有些高速是收费刺客还在其次,我对上高速还是有些害怕的,没有必要时实在不想上……
  • 基础设施真落后!
  • 晨枫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作者
    全部楼层
    印加节度使
    我现在已经养成习惯在美国也用高德了……高德在境外设置目的地和路线很麻烦,而且估计时间往往不准(这点不如谷歌,谷歌导航估计的时间超级准,把红绿灯、预计堵车和预计我会超的速都算进去了),但高德的车道级导航超级好用,我特别吃惊的是在美国也能用,会提前提醒我变道、提示我占住哪几个车道就不怕后面错过转弯什么的。谷歌导航的精度相比之下低很多,随时提前一个路口让我左转、出口到面前才告诉我下出口(此时我车还在中间行车道上)、很堵的路段到我已经超过了左弯待转区或者堵在里面的车流队尾才告诉我下一步向左,等等等等,各种欺负我不熟悉路、害怕高速、眼神不好反应迟钝等等等等,深恶痛绝……
    我们也试过高德,缺点是需要用中文输入地名,英文好像不行,而且小地方找不到。我即使用谷歌导航,也时常看一眼,对前面的路有一点概念,而不是纯粹等提示,所以车道提示不是大问题
  • 晨枫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作者
    午夜的风
    晨大,在英国,有没有品尝名菜仰望天空啊?
    哈哈,这个没有,但是Black Pudding吃到,真心不恭维
  • 晨大,在英国,有没有品尝名菜仰望天空啊?
  • 印加节度使 化石君倘知,勿复念衾席
    全部楼层
    晨枫 作者
    我用的还真是苹果手机,就图国内国外直通车。在国内用高德,在国外用谷歌,一般就够用了。下次再有机会,用petal试试看。我住的是小地方,平常更不用不到地图。
    我现在已经养成习惯在美国也用高德了……高德在境外设置目的地和路线很麻烦,而且估计时间往往不准(这点不如谷歌,谷歌导航估计的时间超级准,把红绿灯、预计堵车和预计我会超的速都算进去了),但高德的车道级导航超级好用,我特别吃惊的是在美国也能用,会提前提醒我变道、提示我占住哪几个车道就不怕后面错过转弯什么的。谷歌导航的精度相比之下低很多,随时提前一个路口让我左转、出口到面前才告诉我下出口(此时我车还在中间行车道上)、很堵的路段到我已经超过了左弯待转区或者堵在里面的车流队尾才告诉我下一步向左,等等等等,各种欺负我不熟悉路、害怕高速、眼神不好反应迟钝等等等等,深恶痛绝……
  • 晨枫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作者
    全部楼层
    印加节度使
    petal地图是一个app,应该是独立于华为手机的,随便什么安卓手机直接网页下载apk包手装就行。如果晨大只有苹果且没越狱就不知道该怎么整了,这是个免费软件,但毕竟是华为出品,不知道apple store能不能上架,估计悬……
    我用的还真是苹果手机,就图国内国外直通车。在国内用高德,在国外用谷歌,一般就够用了。下次再有机会,用petal试试看。我住的是小地方,平常更不用不到地图。
  • 中国人的上帝就是自己 数据显示:我是天才的可能性是99.74%
    “中国的交规和驾驶习惯实在适应不了,包括左转车道在最右面这样的奇葩事,红绿灯待行区也是很陌生的事情,还有太多莫名其妙的虚线实线,一不小心就踩雷,不敢自驾。”
    ——就是驾照考试,也是如此,各种奇葩题目,堪比脑筋急转弯或自相矛盾,目的不是为了让你掌握必要交规知识,就是想坑你,增加难度,不让你那么容易过。
  • 印加节度使 化石君倘知,勿复念衾席
    全部楼层
    晨枫 作者
    在国外用华为总是不方便啊。否则早弄一个华为了。
    petal地图是一个app,应该是独立于华为手机的,随便什么安卓手机直接网页下载apk包手装就行。如果晨大只有苹果且没越狱就不知道该怎么整了,这是个免费软件,但毕竟是华为出品,不知道apple store能不能上架,估计悬……
  • 晨枫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作者
    salisoak
    其实如果你都用TOMTOM了,为啥不直接使用华为的花瓣地图啊?就是PETAL MAP。TOMTOM 就是跟华为合作,为华为地图做的支撑。 我现在一旦要进山里玩,Mate60 上就只用petal map。手机的网络信号和GPS会消失,但是北斗的信号还没有遇到过没有的,导航贼好用。
    你也可以试一试
    在国外用华为总是不方便啊。否则早弄一个华为了。
  • 印加节度使 化石君倘知,勿复念衾席
    salisoak
    其实如果你都用TOMTOM了,为啥不直接使用华为的花瓣地图啊?就是PETAL MAP。TOMTOM 就是跟华为合作,为华为地图做的支撑。 我现在一旦要进山里玩,Mate60 上就只用petal map。手机的网络信号和GPS会消失,但是北斗的信号还没有遇到过没有的,导航贼好用。
    你也可以试一试
    petal地图在我的新华为手机(其实也不新,就是19年谷歌断安卓支持后生产的带出境易的nova)上有问题,先是报hms core错误,升级hms后永远加载不上。我爱人不在身边,远程看了几次,一直没看出是什么问题。

    北斗貌似是硬件自动调用的,如果谷歌地图能打开,在没有GPS的地方,谷歌地图也会调用北斗数据。不过我的手机谷歌地图无论原装的还是出境易里的都有问题,一个被屏蔽了,一个只能告诉我我在哪儿(如果有网或数据流量的话),没法计算导航。高德地图倒是很好用,居然在加州也可以实现车道级导航,女司机的福音……高德在境外的问题有俩,一是不支持在美国规划“不走高速”,算出来的线路永远是有高速的。二是不支持导航到具体的楼栋门牌号,去一个地方必须输入这个地方的专名,如果是住户没有专名就只能手动定位目的地了。因此还不敢完全摆脱谷歌地图,解决方法是一直留着19年谷歌断供安卓之前生产的老nova手机。虽然我爱人在国内用着mate60我自己用着上古nova很不爽,但这两天看到中东新闻毫无波澜,没有丝毫丢开手机的冲动,这种小确安的感觉还是很满意的……
  • salisoak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其实如果你都用TOMTOM了,为啥不直接使用华为的花瓣地图啊?就是PETAL MAP。TOMTOM 就是跟华为合作,为华为地图做的支撑。 我现在一旦要进山里玩,Mate60 上就只用petal map。手机的网络信号和GPS会消失,但是北斗的信号还没有遇到过没有的,导航贼好用。
    你也可以试一试
  • 晨枫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作者
    全部楼层
    印加节度使
    涉及到国家大事的话题写不来,而且有种莫名其妙的小姐心气,不合自己本心的话下不了笔。

    像谷爱凌,当时的舆论环境,我肯定应该要找角度支持她的。但从本心价值观上说,我是宁愿把年龄拖大也不愿让子女生在美国的女人,假如我是单身到的美国,我连恋爱都不会谈,会一直单身回去。我知道的独自在国外、爱人在国内的女生,大多是让小孩在国外受教育自己陪读,剩下的可能是某些我能猜到的情况,某些我不想知道的情况肯定也有,之前不是外媒报道里还出了个事儿嘛。谷爱凌很优秀,我也很喜欢她,但她拥有的是我早在知道她之前一直一心想避免自己未来子女可能成为的那种身份。因此我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角度,可以在符合时宜的语境下支持她而不违反自己的心意,可以毫不心虚地和我几年后可能会说的其他话订成合订本。但当时攻击谷爱凌成了境外尤其反华殖人的舆论战,我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把对她有不利的想法落笔,所以始终不能满意,所以就交白卷啦。

    还有一个关于古巴的约稿我也一直没有交,我可能是极少数既知道他们这几年有多坑又仍然在情感上支持他们的人,不想说假话,又怕尺度把握不好。估计还需要付出远远超过我手上有的时间才有可能把稿子凝练到满意,于是就拖死了……
    支持你。只写自己真诚相信的话,这也是我写任何文字的第一原则。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写了浪费自己时间,浪费别人时间。
  • 印加节度使 化石君倘知,勿复念衾席
    全部楼层
    晨枫 作者
    冬奥到现在啊!那你这个拖延症有点严重了。
    涉及到国家大事的话题写不来,而且有种莫名其妙的小姐心气,不合自己本心的话下不了笔。

    像谷爱凌,当时的舆论环境,我肯定应该要找角度支持她的。但从本心价值观上说,我是宁愿把年龄拖大也不愿让子女生在美国的女人,假如我是单身到的美国,我连恋爱都不会谈,会一直单身回去。我知道的独自在国外、爱人在国内的女生,大多是让小孩在国外受教育自己陪读,剩下的可能是某些我能猜到的情况,某些我不想知道的情况肯定也有,之前不是外媒报道里还出了个事儿嘛。谷爱凌很优秀,我也很喜欢她,但她拥有的是我早在知道她之前一直一心想避免自己未来子女可能成为的那种身份。因此我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角度,可以在符合时宜的语境下支持她而不违反自己的心意,可以毫不心虚地和我几年后可能会说的其他话订成合订本。但当时攻击谷爱凌成了境外尤其反华殖人的舆论战,我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把对她有不利的想法落笔,所以始终不能满意,所以就交白卷啦。

    还有一个关于古巴的约稿我也一直没有交,我可能是极少数既知道他们这几年有多坑又仍然在情感上支持他们的人,不想说假话,又怕尺度把握不好。估计还需要付出远远超过我手上有的时间才有可能把稿子凝练到满意,于是就拖死了……
  • 晨枫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作者
    全部楼层
    印加节度使
    上面这个留言既有褒又有贬,贬的部分其实挺狠的。比如,众所周知,把一个人的作文风格(而不是主题关注焦点)形容为“有巴尔扎克潜质”绝不是赞美,而是一种十分强烈的吐槽。

    至于褒奖晨大的部分,一时有点想给晨大指几篇我自己水的文字然后告诉你我写成它们的效率有多么低……算了。就说这儿的事吧,小婷姐冬奥会时要我评价一下谷爱凌,那篇我写了,稿子至今也没弄好,因此一直没送(爽约了),费效比为无穷大,稿费效率为零……
    冬奥到现在啊!那你这个拖延症有点严重了。
  • 星海小卒 道虽迩,不行不至
    我还以为你现在在英国自驾游呢。正要问现在反移民的事了结的怎样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