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马山战斗的几个补充(1)

志愿军第38军第114师第340团7连文化教员谷中蛟的审讯报告

第500军事情报勤务群审讯报告KT第3831号

战地报告 523 MISCI-0443,第10军,1952年10月6日

第500军事情报勤务群编辑重制,1952年10月28日

1. 详细个人资料:

战俘姓名:谷中蛟

别名:谷永炼

战俘编号:25

阶级:副排长级军官

职务:文化教员

单位:第38军第114师第340团第3营第7连

俘获地点:CT403397

俘获日期:1952年10月3日

出生地:不详

家乡:中国湖南省

2. 评估:

战俘是一名逃兵,身体健康,机警,在审讯时相当合作。他看来聪明,观察力佳,并且诚恳。提供的情资应为可靠。建议心战部门及指挥官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审讯。

3. 战术情报:

a. 个人经历:

1949年6月征召进入共军第38军

1949年10月 进入南方中央军事政治训练学校受政治训练

1950年5月 自该校毕业,分派到第38军第114师第340团任文化教员

1950年7月 随第38军抵达东北

1950年10月25日 从东北辑安进入朝鲜

1950年11月 随第38军参加第一次战役

1950年12月 在38度线以北中央战线参加第二次战役

1951年1月在中央战线参加第三次战役,第38军是这次战役中第一个越过38度线的军

1951年2月至3月 在汉城附近参加第四次战役

1951年4月1日 第38军撤退至Yongbong-Ni(YD4175)休整,接收补充人员,训练,建构海岸防御线

1952年5月12日 第38军离开Yongbong-Ni(YD4175)开赴前线1

952年5月22日 第38军取代第42军防守现行所在地区,第42军撤至安州(YD2888)。在1952年5月12日前,第42军派出考察队视察安州及Yongbong-Ni(YD4175)周边。第340团驻于预备区(CT4060),其他两团在第340团前方。

1952年6月中至7月底  第340团第3营在CT4259地区构筑防御阵地,在CT4354地区构筑炮兵阵地。

1952年7月1日至9月20日  第7连在CT380465附近构筑炮兵阵地,该俘到Chiktong-ni(CT365662)参加文化训练,在1952年9月15日返回。

1952年9月21日  第3营到达Hwaam-ni(CT408595)。第340团在此地区进行进攻演练,其他各营稍早5、6天到达。

1952年9月29日  第340团演习结束。

1952年9月30日  第340团在CT4464地区模拟进攻演习。

1952年10月1日  第340团接获命令准备进攻。

1952年10月2日  该俘从营集结区脱离连上,第二天向联军单位投降。

b. 部队组织及兵力

第38军:第112、113、114师,及一不明番号炮兵师。

第114师:第340、341、342团,及一不明番号炮兵团。

第340团:第1、2、3营,第1、2炮兵连。

第1营;3个步兵连,一个兵器连。

第2营:3个步兵连,一个兵器连。

第3营:第7、8、9连,一个兵器连。

单位        人数  日期

第340团第3营第7连  182  1952年10月2日

第340团第3营    804  1952年9月20日

第340团      3500

共军一个连含军官编制人数为192人。

c. 装备;

单位   数量  种类

第7连   54  7.62毫米卡宾,M1938(苏联)

     35  7.62毫米冲锋枪,PPS-1943(苏联)

      6  轻机枪     

                   2  60毫米迫击炮

      2  90毫米火箭筒(中国)

兵器连   6  重机枪(根据描述应是日制92式7.7毫米重机枪)

      2  57毫米无后做力炮

      2  82毫米迫击炮

9月25日,第7连收到60根长形炸药包,每名士兵除原有4枚手榴弹外另加发4枚。大部分武器补给了两个基数的弹药。

d. 位置:

第114师师部(政治处):1952年9月15日时第114师政治处及OCS位于Chiktong-ni(CT365662)山丘上。

第114师前进指挥所:10月2日时见到第114师前进指挥所及无线电站位于730高地山顶(CT382504)。

第340团团部:1952年9月底见到团部及政治处位于CT382504山顶的许多坑道内。

第1营及第2营:9月底听说是布署于Hwaam-ni(CT408595)以西的山地。

第3营营部:1952年10月2日见到位于Nangwol-li(CT434603)。

第7连;CT408595

第8连:CT425618

第9连:CT421601

第341团:10月2日该俘在CT382428遇见两名领着两匹载食物马匹的341团士兵,他们显然来自西南方向。

第342团:

2营6连:10月2日见到在CT386422

3营7连:10月2日见到在CT389412

不明番号兵器连:10月2日见到在CT387417

第113师:9月10日听政治指导员说在第114师以西。

第112师:9月10日听政治指导员说任军预备队。

从9月15日至20日,该俘每晚见到8至10辆卡车从CT380465向南行驶。在CT4060附近地区时,第340团派卡车至CT448644处的团补给仓库领取补给品,该处存有少部分粮食。补给品由车辆送达,储存于屋内或户外。9月25日发下的弹药来自位于CT385614的团部。

第7连在Shung(CT433540)及Yonghang-ni(CT380464)地区构筑的炮兵阵地位于山顶,其构筑方式与配置位置都类似。

1951年11、12月间第340团在YD3075附近山地构筑海岸防御阵地达50天之久,大部分是交通壕与散兵坑。

e. 通信

每个步兵连有一具野战电话通往营部。在最前线的连配发有两具野战无线电机,一具位于连部,另一具配给最前方的排。在10月1日的攻击演习中使用下列无线电密码:

第340团第3营第7连:  黄河7号

阵亡:        光荣

负伤:        伟大

某作战区域:     某号工厂

第7连使用红、白、蓝、黄色烟火作为与侦搜队联络信号,信号每天或每次行动都不同。连内联络使用哨子,连与连之间使用小号。

f. 意图

1952年8月下旬,第3营所有军官在Suhang(CT433540)集合开会,营长宣布第340团即将接获攻击395高地(CT381398)的任务。这次会议中对395高地仅作简单介绍,营长要求各军官让部队对此任务要先做好准备。9月20日,第340团全团集结在CT4060地区。

10月1日,除政治指导员外,第3营全营集结在团部(CT385614),听取了下列有关作战的指示:

第340团将在10月5日攻占395高地(CT381398),395高地是第38军负责地段内唯一能够掌控共军位置的地点。如果共军能够掌握395高地,将会成为防线上一处要地,并且可以用来作为主要的炮兵观测据点。共军炮兵从此点可以控制铁原地区。如果此高地留在联军手中,离此不远的共军人员及补给供应会有危险,因为联军炮兵可以从这个极良好的观测点对共军后方投以精确的大量炮火。

第340团要占领并防守395高地7天,然后其他部队会来接替。任何士兵都不准携带任何文件到前线去。

总共4个连将被投入这次攻击,不论牺牲多少,预期在4小时内完成占领高地任务。占领高地后,部分单位将留下防守抵御联军反击,主要单位将会撤退。留在高地的单位将执行阻滞作战,直到共军炮兵能够开火保护高地。在联军能够对回山上构筑防御之前,另外四个连将会发动另一次攻击。如果联军在这次之后又再次反击,这四个连将会撤退,第342团的另四个连会用来支援或者重新夺取该高地。

第340团第3、6、7、8连将担任攻击部队,其余各连担任预备队。各兵器连将配属于各步兵连。目的同时要摧毁韩第9师并造成5,000名敌军伤亡。

10月1日,营文化干事告诉该俘第340团将在10月3日1600时向南出发,第7营将在10月3日1600时从CT408595处开拔。

10月2日,7连连长告诉该俘第340团将待在Yonghang-ni(CT381464)等候命令。该连长说第7连在10月5日的任务是从CT390400地区攻击395高地,攻上山顶与其他连会师。

10月2日,7连连长告诉该俘,他将带领其他排长在该夜侦察395高地上联军布置。

g. 其他单位消息:

第45军:9月1日,营长说第45军位于第38军东面位置。(审讯者按:相信指第15军)

第42军:1952年5月22日,第42军与第38军换防,撤退到安州(YD2888),第38军留在后方的粮食与弹药补给品全部转交给第42军。

h. 人员:

姓名:田光孺

职务:第3营营长

阶级:营级军官

年龄:35

姓名:张亚光

职务:第3营政治指导员

阶级:营级军官

年龄:30

姓名:刘建明

职务:第7连连长

阶级:连级军官

年龄:25

姓名:阎树桐

职务:第7连政治指导员

阶级:连级军官

年龄:30

i. 士气与宣传

第340团人员士气估计是相当好。各单位从1951年5月起休养至今,精神颇为愉快,不过有点惰怠。食物供应充足。接获家信频率不定。士兵们直到10月1日才被告知此次攻击任务的消息,因此没有多少时间胡思乱想。共军部队中最近的两个口号是:“强化防线”、“让更多部队机械化”。他们告诉士兵们只有打仗才能带来和平,而且由于联军狡猾多变,在板门店的和谈不会有任何结果。

4. 一般情资

a. 损失与补充:

单位   伤亡

第7连   4名负伤(轰炸)  CT382462  1952年8月15日

     5名负伤(炮击)  CT382462  1952年8月15日

1951年4月28日,第7连接收从第41军转给第114师的42名老兵。

1951年5月15日,第7连接收从中国东北来的18名新兵,以及20名从广西来的新兵。

1952年5月1日,第7连接收从贵州来的35名新兵。

b. 食物:

前线部队的食物中70%是米和面粉,30%是高粱。后方部队食物中70%是高粱,30%是米面。副食有大豆、马铃薯、花生、盐。各单位每5至6天收到一次罐头肉补给,每名士兵平均每天可以分到一盎司。每名士兵每天分配27盎司的米、面、及高粱。吃不饱的士兵可以配到更多,吃不完的人不能把食物卖给同僚,必须要缴回给连上厨房。

10月1日,该俘见到第7连地区(CT407595)收到一些大饼。连补给官告诉该俘说那些是为了即将进行的攻击所准备的7天份战斗粮。

c. 服装:

1952年10月1日,连长告诉该俘冬季服装已经运到,但是要在作战完成后才会发放。

1952年9月24日,第7连派出30个人到营里帮忙搬运新的冬季制服。第340团第3营所有的冬季制服都储存在Nangwol-li(CT424604)一带。营长说作战任务完成后才会把这些新冬季制服发下去。第3营里的士兵自己都还有去年冬天发下的棉里大衣。第7连里只有40个人有毛毯,毛毯的发放不定时也不定量。服装发放顺序是士兵优先,军官在后。

1952年10月2日,该俘看到第342团士兵已经收到新的冬季制服。

d. 密码代号

:单位     代号    英语

第38军    四三部   43d Unit

第114师    六一四部  614th Unit

第340团    一支队   1st Branch Unit

e. 坦克、炮兵、火箭炮:

1952年10月20日(疑时间打错)该俘见到炮兵单位指挥所座落于CT427537山丘脚下。8月10日,连长告诉该俘,副师长兼任师炮兵主任也在该指挥所。

1952年8月10日,该俘见到在CT427537、CT433540、CT439538三座山顶各有四门火炮,合计12门。根据描述,这些火炮应为M1938苏制122毫米榴弹炮。

1952年9月17日,连长告诉该俘第7连在Yonghang-ni(CT380464)构筑的炮兵阵地是给一个支援第38军的炮兵师用的。该连士兵告诉该俘,该炮兵师位于Yonghang-ni西南山上。

f. 核生化战:

1951年12月,除了文化教员外,所有第7连军官都被发给防毒面具,型号据描述应是苏制ShM-1头盔式防毒面具。士兵们同时获发防毒漱口水。所有士兵被告知没有命令不准使用漱口水。

g. 美国、韩国、及其他联军战俘:

10月1日,连政治指导员告诉士兵们有关395高地上联军阵地的情报资料来自于8月初向共军投降的一名韩国排长。

h. 训练:

从1952年8月15日至9月15日,第114师各连派出连文化教员及一名士兵至Chiktong-ni(CT365662)接受高等文化课程。此课程目的在于让全师文化教员熟悉普通话以便教授给一般士兵。普通话拼音系统及教学方法是课程的主要内容。

从9月20日至30日,第340团集结在CT4060地区进行攻击战术训练,内容包括排、连、营、团级攻击战术,并实际演练。各部队长担任教员,也进行了营级和团级进攻演习,并使用实弹。演习的目的是要给那些没有作战经验的士兵一点作战概念,并且让所有士兵对即将执行的任务有所熟悉。

从1951年5月至1952年4月,第340团在接收新的补充兵后进行了持续的训练计画。军事训练包括了单兵训练,单位战术训练直到团级。政治训练包括了宣传及文化课程,填满了军事训练外的其他时间。在这段期间内,“三反”、“日本的暴行”是两个主要的政治主题。

该俘在1952年8月下旬见到第114师政治处开设有军官训练班,营级以下、排级以上的军官在此接受政治及军事教育课程,主要是政治课程。

i. 联军空袭:

在8月下旬,营长曾通知第7连连长避开一次在CT433540处的联军空袭。第7连在空袭前离开该处,空袭结束回来后发现有94个弹坑。

j. 敌军重要战术:

在386高地的模拟攻击演练(10月1日)

(1)第340团全员参与

(2)第340团各营担任攻击部队

(3)目标为386高地(CT437635)

(4)第7连在10月1日1530时离开CT408595,向目标前进。

(5)第三营在CT427623地区集结等候指令。命令是第一营将从东南进攻,二营从东方进攻,第3营从西南进攻。

(6)目标区有铁刺网与铁丝网群障碍保护。

(7)在全营集结后,第三营在CT427623休息到1800时,然后在暮色掩护下掩护下前行500码到达386高地山脚。他们在1900时到达CT432630地点,各连在事先指定区域散开。各连前方有一排担任爆破任务。

(8)1900时,两道红色信号弹发射,长形炸药包纷纷引爆,各连排除障碍,在铁丝网群中清出一条通路。当这任务完成后,各爆破排排长吹哨通知,各连全连开始突击。

(9)在这次攻击演练中,第7连的无线电呼号是“黄河七号”,其他各连也使用“黄河”加上番号为呼号代码。

(10)攻击部队通过四道铁刺网障碍,第7连首先攻抵山顶,然后发射两发白色信号弹,通知其他单位停止对山顶射击。

其他有关攻击395高地的情资:

1952年10月1日,团政治指导员称:

第38军将被当成一支实验性质的部队以便在战斗中吸取教训,此次在10月5日攻击395高地的行动将做为未来其他行动的指标。第38军过去对攻击像395高地这种联军的营级阵地没有什么经验,因此,要告诉士兵们在这次任务中尽量学习。这次行动得到的经验将在未来行动中应用来对付联军各团及各师。许多在朝鲜的其他部队也正全力支持此次行动,任务的成功将会鼓舞在朝鲜的所有部队。

对第340团的最基本要求是攻占395高地并固守7天,然后换防。许多从其他单位来的人员将会来观察此次作战行动,也会有重炮的支援;不过,没有提到会有飞机或坦克的支援。

k. 共军文化教员的职务:

共军连队中的文化教员的任务和美国陆军中训练教育官(TI&E, Training, Information; Education Officer)职务类似。共军的文化教员通常是个受过教育、并且受过进阶政治教育的个人。他的主要职责是:

(1)教授连里不识字的士兵阅读简单中文。

(2)帮助不识字的士兵读写报告及信件。

(3)诵读新闻、杂志、及书籍给不识字的士兵听。

(4)向士兵解读官方指示及命令。

(5)协助连政治指导员在政治课上宣扬教条。

文化教员们在8月15日集中在Chiktong-ni(CT365662)接受如何教授普通话的课程训练。他们在9月15日回到所属单位。

在15日后的特别任务是教授如何读写普通话,目标是让所有士兵最少能够认得2000个中文字。

致情报科副科长

Lutz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