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上网设备:城市地区:手机(55.2%),农村地区:手机(74.2%)
来源:光明日报
近两年来,随着ChatGPT、Sora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更新迭代,给未成年人网络运用带来哪些新情况新变化?9月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组织编写的《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4)》发布(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中国未成年人网络交往情况、网络玩法、网络文化、网络素养等议题分析阐释。
《报告》发现:
①未成年人首次上网年龄持续降低,未成年人触网时间的城乡差异较为显著;
②手机仍是未成年人上网的主要设备,各类AI上网设备开始涌现;
③休闲娱乐是未成年人上网的主要目的,城市地区未成年人网络玩法更多元;
④未成年人网络信息检索、网络内容创作等基本技能不断提升,且掌握网络技能的年龄不断提前;
⑤未成年人对网络负面效应感知不断增强,且受性别、地域、家庭结构与住宿模式等因素影响;
⑥未成年人网络素养课程普及率不高,其网络安全与权益保护值得进一步关注;
⑦网络流行语是最受未成年人欢迎的玩法,网络模仿现象突出;
⑧游戏社交渐成风尚,且存在一定男女性别差异;
⑨网络文学、二次元、国风国潮等网络文化逐步影响未成年人价值观;
⑩家长规范未成年人上网现象较为普遍,家庭内存在“网络技能互授”现象,家庭关系对未成年人上网行为有显著影响。
《报告》指出,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中存在如下突出问题:AI技术与设备逐步受未成年人关注,但其AI素养有待提升;未成年人网络跟风模仿现象突出;“青少年模式”实际使用率仍然较低等。就此,《报告》建议:要充分研判新一代AI技术给未成年人用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注重提升未成年人的AI素养;要强化低龄儿童的用网教育,重视朋辈示范作用;要鼓励网络平台探索运用AI技术,打造个性化、陪伴式“未成年人模式”。
(1)手机仍是未成年人上网主要设备
《报告》调查数据显示,城市地区未成年人拥有的上网设备排名前三的为:手机(55.2%)、iPad/平板电脑(38.5%)、智能手表(23%)。农村地区未成年人拥有的上网设备排名前三的为:手机(74.2%)、iPad/平板电脑(13.2%)、电脑(11.9%)。手机仍是未成年人首要的上网工具,且农村地区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尤其高。
AI上网设备逐渐受未成年人青睐,城市地区未成年人在AI上网设备的使用率上高于农村地区。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除传统的手机、电脑之外,iPad/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上网设备纷纷问世,丰富了未成年人接入互联网的方式。
(2)未成年人AI素养有待提升
近年来,AI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未成年人的认知。一方面,随着智能推荐算法的普及,未成年人更容易陷入信息茧房、刻板偏见;另一方面,ChatGPT、Sora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逐步应用,可能会加大未成年人对事实信息的辨别难度。技术快速发展,新型的网络威胁和风险不断涌现,而未成年人受认知能力和信息获取渠道的限制,可能难以及时掌握应对人工智能新风险的知识和技能。
《报告》2024年调查数据显示,部分未成年人已经开始逐步使用AI设备上网,大部分未成年网民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了解主要依靠上网和课外实践,未成年人AI素养亟待提升。更为突出的问题是,目前国内开展人工智能科技创新活动的中小学校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AI设备未能普及和AI教育的城乡差距,可能导致AI鸿沟进一步扩大,加剧城乡之间的教育和信息获取不平等。
(3)网络社交中,隐私信息保护意识不足
《报告》指出,网络社交中,未成年人主动展示个人信息的比例较高,隐私信息保护意识不足。调查数据显示,在互联网平台公布自己性别的未成年人最多,男生占44.8%,女生占47.9%。未成年人公布的个人信息前四位中,男生为性别、年龄、学校、姓名;女生为性别、年龄、姓名、QQ/微信号。未成年人个人信息防护意识不强,对自己真实信息的公布容易引发线上线下的风险隐患。
(4)加快推进我国互联网人工智能立法进程
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人工智能相关法律尚不完善,对互联网的监管重心多放在互联网行业本身,法律法规多聚焦于产业、内容和渠道等方面,与未成年人用网相关的专项法规相对较少,使得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和指导。
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给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带来的新挑战,我国要构建全面有效的保护体系、建立完整的法律体系。优先完善现有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确保条例内容与时俱进,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坚实的法律框架。同时,引导互联网行业充分发挥自我监管的作用,家长和学校共同承担起教育引导未成年人的责任,培养他们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和安全意识,为未成年人网络空间的安全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