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决定的政治热情:特朗普“封口费”案宣判推迟的法哲学结论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涉及政治人物的案件,其处理方式和过程都很不纯粹。特朗普“封口费”案,从启动调查到定罪量刑,其中的每一个司法时间节点,都恰好与某一个政治时间节点“眉来眼去”。司法公正的修辞,更像是一种自我调侃,捉襟见肘的“法治”皮囊,终究包裹不住不断暴胀的政治血肉。

- 2024年5月30日,曼哈顿刑事法院陪审团裁定特朗普在“封口费”案中被控的34项罪名全部成立,原定7月11日作出量刑宣判。这两个时间点正好卡着首场大选辩论、共和党正式提名的时间点。

- 7月2日,法官同意把量刑宣判日期推迟至9月18日。此时正值拜登因“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在辩论中落败而被墙倒众人推的阶段。

- 9月6日,法官又将该案的判决日期推迟至11月26日,即11月5日大选结束后,一切尘埃落定之时。

在观察司法节点与政治节点“眉来眼去”的互动过程中,人们不难发现,司法的“善解人意”和对政治力量对比变化的顺从。事实上,在资本主义统治秩序还没有确立之时,政治与司法的关系就已如此。资本主义的法治秩序,并未在涉及政治人物的案件中“优化”此种关系,而是将其保留下来,并披上了新的伪装。即使是学界众人鼓吹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也是如此。

法官推迟的理由是:“为了避免出现任何迹象(即使这种迹象毫无根据),即诉讼程序被认为受到总统选举影响,或试图通过这一总统候选人为被告的诉讼来影响选举”。

这段话把法官的政治热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了实现尊重政治决定的目的,不惜抛弃了理性精神,把诉诸无知的逻辑谬误讲得冠冕堂皇。用一个公式来总结就是:政治 > 司法 > 理性

法官在表面上强调的仍旧是,司法与政治互不干扰,貌似要中立、客观、公正。实际上却是用司法的手段进一步催化了政治反应,并且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法官都能够自圆其说,立于不败之地。

法官的推迟决定,已经对政治产生了影响,无限放大了大选结果——对特朗普来说——“既分胜负亦决生死”的戏剧性作用。马里亚纳海沟里的丑陋生物与太阳王之间的时空距离,从未如此接近。

接下来,司法所要做的,就是静待政治的佳音,然后俯身吹掉后者鞋面上的灰尘。

那么,法哲学讨论的结论是什么?司法公正?不,是政治公正。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