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加注1分钟和3分钟没有大的区别,消费习惯是可以培养出来的
【本文来自《继续押宝燃料电池,丰田、宝马将签全面合作谅解备忘录》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边走边看风景一片美好
燃料加注速度没有油车快、智能化潜力没有电车好。
安全性更是不敢想象,真不知道氢车的优势在哪里!
客观讨论问题的话
燃料加注1分钟和3分钟没有大的区别,消费习惯是可以培养出来的;
而智能化,这和电池车还是燃料车没有关系,关键是全车的结构布局(传统燃油车之所以看起来智能化不行,核心原因不是没这个技术,而是没这个结构空间和车重冗余,不能肆无忌惮的加装智能设备);
本质上,智能化的基础是电能,化学电池车、氢能车、油车都能提供电能,这个没差别;单说化学电池车和氢能车两种,其空间布局的差异性没有那么巨大,所谓“潜能”压根没区别。
(PS:智能化这个问题,明显说明评论同志压根不了解什么是智能系统,而只是看到了现在市面上电池看起来更多的智能设备配置罢了)
安全性的问题,这个各有优劣,两者都有对应的问题使用环境。(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技术,包括安全技术都是逐步发展的,找评论同志的观念,飞机问世的时候就应该直接打入垃圾桶,那时候飞机能比别的交通工具安全?)
说到氢能源的优势,三个大的方面。
①制备过程的绿色化,相对化学电池,氢能更加清洁。②大规模制备存储的便捷性,这个类比燃油。③理论上能源利用率、转化率高于化学能电池(这个需要技术发展);而氢能现在最大的问题,其实是成本,别的问题有但都不及制备成本这个问题突出,这也是全球技术攻关的核心方向。
毫无前途的可能,那国家干嘛建设氢能基地和示范区干嘛,这都是技术储备,说到其,汽车未来的动力方案不是就定下来了化学能电池这一条路,国家不是白痴,只是目前这条路最有商业可行性,但不代表它是最优解
所以,直观感受没错,但要探究内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