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如何成为全球第二网络安全强国?
据硅谷最强智库CB Insights的报告《2019网络卫士》数据显示,以色列已成为全球网络安全领域的领导者,网络安全领域投资交易份额为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报告显示,2014-2019年间,以色列占全球网络安全投资交易份额的6.7%,以较大差距落后于美国(64.3%),排名全球第二;英国以6.5%排名第三;中国以5.6%排名第四;其后是加拿大占2.5%。(数据截止至2019.3.21)
2018年,全球网络安全领域投资交易数量创下新高,达到601宗,投资总金额约69.8亿,较2017年有所下降,2017年网络安全公司融资超80亿美元。
该报告评选了28家网络安全初创公司,称其为“高科技先驱公司”, 其技术具有改变甚至颠覆网络安全行业的潜力(排除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已融资C轮以上的公司、以及自2017年以来没有融资记录的公司)。这些公司有20家位于美国,4家在英国,2家在以色列;另外,瑞士和澳大利亚各有1家网络安全公司入选。
另据统计,2014年,以色列网络安全产业出口总额达到60亿美元,占全球网络安全市场的10%;2017年总出口额下降到38亿美元,仍居于世界前列,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网络产品和服务出口国。以色列拥有400多家网络安全公司和50个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网络安全厂商数量仅次于美国。
因此可以看出,以网安领域交易额来计算,以色列的确位居世界第二,但是仔细观察数据可以发现,在网安领域,美国一家遥遥领先,独霸全球。而位于第二梯队的以色列、英国、中国份额差距其实并不大,在1%左右。也就是说,以色列理论上可以暂称世界第二,但是这个位置随时有可能被身后的中英两国所取代。
虽然与中英并未拉开差距,但是考虑到以色列一个面积与北京差不多大的国家,其何以在网安领域,创造如此辉煌的成绩?
1.良好的创业环境以及充足的资本:
首先,犹太人与中国人一样,重视教育,因此良好的学术氛围加之与西方国家亲密的关系,以色列的科技水平一直保持着极强的竞争力。而以色列也一直被认为是仅次于硅谷的高新科技产业聚集地,国际IT巨头包括英特尔、IBM、微软、谷歌和苹果在以色列都设有研发中心。高质量的科研水平以及产业集群的带动效应,给予了网络安全产业良好的创业基础。
以色列的网络安全教育始于中学,是世界上唯一将网络安全课程纳入高中入学考试选修课的国家。从高中开始,就开设网络安全学科,普及网络安全教育,培养抵御网络空间威胁的能力。着力于吸收高素质人才的以色列国防军是该培养计划的积极参与者。按照培养框架,在开设的专门科目中获得高分的学生将组成团队,参加专为他们开设的、由军事专家和教育部专家共同制定的网络安全深造教程。
此外,犹太人刻苦勤劳,善于经商闻名世界。虽然以色列仅有800余万人口,但是犹太人却在全世界掌握了巨量的财富,因此也为这里的初创产业提供了良好的融资环境。耶路撒冷风投基金JVP专门在CyberSpark建有一个网络安全企业孵化器,资助大学实验室中诞生的想法和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和服务。在CyberSpark中,大学、产业、风险投资、政府这四个要素紧密地构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例如,每个月“CyberSpark”中企业的CEO、政府官员、大学教授都要坐在一起相互交流近况,沟通各自的需求,探讨合作的机会。CyberSpark中的每个企业至少和大学有一个合作研发的项目。
据以色列非营利组织Start-UpNation Central报告显示,2017年,以色列网络安全行业的融资额仅次于美国,占全球网络安全融资总额的16%左右,略高于2016年的15%。2018年,以色列网络安全公司在所有阶段的融资总额同比增长22%,达到10.33亿美元,一共经历84轮。
2.政府的大力支持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5G时代万物互联的大势所趋,为了应对随之而来的风险,以色列很早就开始将网络安全建设提升至国家层面。2010年,以色列指定了国家网络计划,对国家网络安全问题进行评估,就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建设提出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加强教育,从基础教育到高级的跨学科培养;
(2)发展网络安全能力,研发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3)自主研发一个遍及全国的网络“防护盾牌”;
(4)发展国家应对网络空间日常和紧急情况及网络作战能力;
(5)通过综合运用技术性与非技术性立法措施升级防御体系;
(6)部署国产化的先进网络技术,鼓励本地采购;
(7)成立专门负责网络安全政策事务的国家机构。
根据上述建议,以色列政府于2011年8月通过《提高国家网络空间能力》的政府决议,在总理办公厅成立国家网络局(INCD), 负责国家网络安全协调和政策制定、推动执行落实,旨在加强对当前和未来网络空间安全挑战的管控能力,并提出在几年内让以色列跻身该领域五大强国之列的愿景。
此外,军队在以色列网安产业的发展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以色列国防军中负责情报收集和网络安全的8200部队,目前就已经发展成为以色列创业公司、网络安全和其他领域的孵化器和加速器。在该支部队里服役两年的士兵,就会有私人公司愿意开出高薪或者提供学费、公寓、汽车和补贴等诱人福利,以提前预定这些人才,确保他们能在服役结束后进入公司,成为中坚力量。
3.“西方”标签带来的“天时”优势
虽然西方国家动辄以民主、自由标签评判他国,指责别国贸易保护,但是在事关国家安全的关键战略产业及领域上,西方国家则不知“自由”为何物。例如,美国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由,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打压“中兴”、“华为”以及阻碍中资企业在美的正常经营、投资行为。而如果我们在回头看文中第一图,可以发现,该图中除了中国,皆是清一色的“英美”系国家,可见西方国家在该领域的排外与谨慎。因此,拥有“西方”标签的以色列产品则天生拥有了西方国家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