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线消费增长失速看,经济增长转向二三四线城市,均衡发展

1. 一线常住人口,上海2480万、北京2180万、广州地1880万、深圳1780万,合计约8330万,只占中国人口的5.9%。经济总量分别为47218亿、43760亿、30356亿、34606亿,合计15.6万亿,占全国12.4%。

2. 一线城市消费上半年(特别是二季度)出现了社消增速不佳的问题。上半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65.71亿元,降2.3%;北京6982.4亿元,同比下降0.3%;广州5601.55亿元,同比持平;深圳5072.03亿元,同比增长1.0%。而上半年全国是209726亿元,同比增长3.2%。一线与全国消费增速脱节,有了明显的结构性切换的特征。

3. 其实一线的人均收入还是在上涨的,上半年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44735元,增4.4%;北京43084元,增4.2%;广州城镇44771,增4%,农村22314,增6.4%;深圳42107,增5.6%。但这种调查是针对普通人群的,消费失速应该主要是发生在高收入人群。从市面情况看,一些奢侈品店消费走弱,高级购物中心人流减少。

4. 大致定性判断,中国的高收入人群,对于社会未来出现了预期迷茫的问题,缩减了消费。这有许多迹象,多种富人资产都出现了逆转,高端白酒、古玩等等。但是一线的中低收入人群,以及二三四线,收入还是在增加的,消费也还是有一定增长。只是一线的高收入人群在社会上“声量”最大,就抱怨较多。股市上也能明显反应出这种情绪,一线城市高端人群是操盘主力,基金经理扎堆居住,上市公司高管众多。

5. 为啥高收入人群迷茫了?两方面因素。一个是中国的高收入人群,原来是和美西方关系不错的。随着中美竞争加剧,这个人群虽然不想看到脱钩的发生,但也没办法。有的高科技从业人群是受益的,本来就是和西方公司对着干的,自主上来了有好处。但不少一线高收入人士是在外资企业工作的,业务受影响较大,如上海和广州的合资车企销量遭受了很大打击。

6. 再一个因素是,中国内部增长,也发生了路线变化、地缘变化。二三四线纷纷追赶一线,新质生产力拉动增长,合肥等城市干劲不错,边贸让东北等地都焕发了活力。一线的房价非常高,客观上来说不利于转型切换。一线房价一跌,很多人立刻感觉房贷压力太大,而二三四线即使有房贷,压力也不至于太高。

7. 因此,也不要因为一线一些人鬼哭狼嚎就过于看空,各地经济增长和消费表现明显有差异。等冲击过去了,情绪就好多了。年轻人也会看各地情况,很多人在二三四线其实出路不错。也有到一线打工,快递、外卖、网约车辛苦存些钱,再去别地发展的。这其实是很好的事,均衡发展。很多国家的人只有到一两个中心城市才有点挣钱希望。

500

500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