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陈梦夺冠别有内幕?别让畸形“饭圈文化”玷污了奥林匹克精神!

(一)不论谁赢,国人都该庆贺

8月3日,陈梦与孙颖莎会师巴黎奥运乒乓女单决赛。

经过六局苦战,陈梦4:2战胜孙颖莎,卫冕冠军。

比赛结果出来了,陈梦第一时间拥抱了孙颖莎,姐俩都笑了。

在这个连当事人都互相祝贺的欢快时刻,台下和网络上的部分观众却不满意了——部分现场观众不仅在陈梦赢球时沉默、喝倒彩、竖中指。

当陈梦4比2战胜孙颖莎后,社交媒体上甚至涌现了大量谩骂运动员甚至攻击教练组的仇恨言论。

500此前,孙颖莎与王楚钦在巴黎奥运会乒乓球混双夺金。二人精彩的比赛过程在各大媒体平台播出后,相关话题迅速走热,孙颖莎在这个过程中俘获众多粉丝并获得大量网友好感度。

相比于孙颖莎,同样在女单赛场一路过关斩将的陈梦,在网络曝光度方面稍显低调。500不过,在此之前,陈梦已经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乒乓女单中夺得冠军,并代表中国队夺得女团冠军,陈梦的世界级选手实力本就毋庸置疑。

在互联网上,一直流传着一个段子:奥运会乒乓冠军争夺赛,就是中国选手的“内战”决赛。

这场女单决赛自然是国手之间的高手过招,二人能够走进决赛环节,足以说明双方境界是旗鼓相当、难分伯仲的。

但在赛场上,高手之间,必分高下。

从陈梦与孙颖莎的赛后互动来看,二人并没有对比赛公平性和比赛结果产生质疑,并且有着惺惺惜惺惺的情谊。

然而,纵使英雄之间如何惺惺相惜,却还是抵不住“饭圈文化”入侵带来的满满恶意。

(二)“饭圈文化”:

拉踩、人身攻击的自私“文化”

在近期的奥运会比赛中,拉踩、人身攻击、炒作“CP”等饭圈行为时有发生,在赛后的社交媒体上,甚至出现了大批攻击运动员和教练组成员的侮辱性言论。

8月4日,微博官方对300余个违规账号视程度予以阶段性禁言甚至永久禁言处置。

之后不久,北京大兴警方抓获一名在赛后捏造“黄谣”,诋毁陈梦的犯罪嫌疑人贺某某,其对在网上发泄情绪,发表诋毁相关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言论供认不讳。

很显然,贺某某就是“饭圈文化”中的一员。

“饭圈文化”起源于娱乐圈,“饭圈”是一个对某个明星、偶像或团体进行追捧、支持的有组织性的粉丝群体。

“饭圈”内部,有明确的组织结构和细致的分工,粉丝们会不计回报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去为偶像造势,帮助偶像有更好的发展。500这样,明星和其相关公司通过周边产品、活动组织等,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金钱收益。

说到底,“饭圈文化”听起来高大上,不过还是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起来谋取私利的工具罢了。

相信在“饭圈”里面的恶臭文化和低俗事件,大家都没少听说过了。

粉丝支持明星,无可厚非。

不过,不顾后果,一昧以“偶像”“明星”为其开展活动的中心主题,很容易走向极端。

很明显,相比于表达喜欢谁,“饭圈”们似乎更倾向于表达攻击谁。

2021年5月,中国乒协决定由孙颖莎和陈梦参加东京奥运会女子单打,这一决定惹怒了刘诗雯某些极端的粉丝。

在孙颖莎的微博下,“饭圈”们令人毫不意外地通过拉踩行为对孙颖莎进行攻击。

攻击和拉踩,几乎成了“饭圈”的特有文化。

“饭圈”们的疯狂行为,甚至连他们所谓的“爱豆”都未必接受。500樊振东曾多次发声:

“赛场之外我是普通人,跟每个普通人一样需要私人空间。”

“一些‘饭圈’化的表达方式并不适合咱们这里,请大家只关注赛场,这是我作为运动员的心声。”

“无论线上线下,再次请求球迷们,不以为我好之名说不该说的话做不该做的事,跟我一起共同抵制任何形式的饭圈化言行。”

如果攻击、拉踩、造谣以及造成他们“爱豆”生活受到困扰,自私自利的“饭圈”们仍然乐此不疲、自我感觉良好,这样的“饭圈文化”,则完全是对社会秩序和公序良俗的恶意践踏!

(三)真正的奥运精神

奥运会,原本是运动健儿踊跃竞技、拼搏荣誉的一个绝佳平台。

不论是奥运赛场上时常响起的《我们是冠军》歌曲,还是“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口号,都激励了一代又一代运动员为了荣誉努力拼搏、不断超越自我。

在赛场上,一场输赢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则是努力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战胜自我的昂扬斗志!

对于恶俗的“饭圈文化”以及赛场和网络上对陈梦不友好的行为和言论,陈梦表示:

“我觉得如果一个人关注体育,他就要有能够承受、承担(输赢结果)的心理准备,因为这正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

“希望球迷能更多关注运动员在场上的拼搏精神,以及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的精神。”

是的,陈梦提到的“拼搏精神”和“勇往直前”的精神,正是奥运健儿们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500奥运会之所以重要,正是它所倡导的奥林匹克精神,一直激励着人们克服困难、砥砺前行!

“饭圈”们为了个人爱好或是自身利益,他们永远不想明白,也不会明白——输赢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超越自己!

奥运精神,决不允许自私、低俗的“饭圈文化”入侵!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