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卖钱,西药治病”?— 一个在中国医药界延续了近百年的话题。
在中成药中添加西药成分是我国独有的特色,这种药物被称为中西药复方制剂。但在一些中国的行政区划内,却被视为非法,比如台湾,香港。
另外在日本被称为汉方药的中成药中也不允许添加西药成分。
中西药复方制剂举例:
银翘解毒丸(片)是根据清朝著名医学家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中的“银翘散”而来。
1956年大跃进时期,推出了中西医药结合的“维C银翘片”,即在银翘解毒丸(片)中加入西药。其主要成分:金银花、连翘、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等13味中西药组成复方制剂,功能为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等。该药在医药市场广泛流通。
中西药复方制剂源于西医,西药大举进入中国的民国时期,肇始者为张锡纯。
这位当时被戏称为“阿司匹林医生”的中医界人士,在石膏、麻黄、山药等中药里加入经典解热镇痛药物阿司匹林,用于治疗发热、头疼、关节肿痛。被时人讥讽“中药卖钱,西药治病”。受到中西医医药界中人士的广泛质疑。
但这种做法确实挣钱,一时从者如云,相当流行。如:当时广东著名的“梁培基发冷丸”也是在中药中加入奎宁来治疗疟疾。
中西药复方制剂,再次大行其道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由市场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的过程中。拼命追求经济效益成为一时之选。
有趣的是正好相反:不论是中医界还是西医界的专家们,对中西药复方制剂非议极多,鲜有看到正面肯定的言行。而制药界却极其推崇中西药复方制剂。
近年来,特别是药品法严格实施以来,药监局取缔了大量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基本上不再审批新的中西药复方制剂。
目前。在药监局批准的5000多种中成药中大约还剩100余种。均为Z字头批号(中成药的拼音首字母),主要集中在抗感冒药、止咳平喘药、胃肠类药等种类,还有一些降糖药和降压药。添加的西药成分主要有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麻黄碱、苯海拉明、维生素C等。
中西药复方制剂生产者始终无法回答公众乃至专家的质疑是:
为何以安全有效中药成分为卖点的产品中要添加具有毒副作用的西药成份?
由此中西药复方制剂长期以来面临“挂羊头,卖狗肉”的置疑,并一次又一次的引起广泛讨论。
如:轰动一时的云南白药品牌遭遇舆论风潮。
云南白药在我国极负盛名,被誉为安全有效且无副作用的止血奇药。由此云南白药股份有限公司推出著名的云南白药牙膏,并获得丰厚回报。
事情发生在2018年10月21日,自媒体“科普医生博雅”发文质疑,云南白药牙膏的止血功能是因为添加了处方西药氨甲环酸,一时间舆论大哗。
(氨甲环酸:化学药品,它并不是牙膏的常用成分,只是一些有止血功效的牙膏才会含有这种成分。)
10月23日晚间,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538.SZ,以下简称“云南白药”)公告,云南白药牙膏无违法添加和使用禁用成分;氨甲环酸是广泛运用于功效牙膏中的常用成分。
除了云南白药牙膏,市面上多种宣称具有保护牙龈、止血等功能的牙膏均含有凝血酸(即氨甲环酸)成分。
如与云南白药牙膏同样著名的片仔癀清火牙膏同样主打中药成分并添加氨甲环酸。
曾有记者致函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600436.SH)询问牙膏中添加凝血酸的原因,始终未获对方回复。
同样云南白药制造者也从没解释公众与有关专家的疑惑:
1.云南白药牙膏在帮助减轻牙龈出血功能上是哪种成分起的作用?
2.既然云南白药被视为安全有效的止血奇药,那么在包含云南白药活性成分的同时又添加具有毒副作用的西药氨甲环酸的原因是什么?
据说在舆论风暴的影响下,云南白药股票狂跌,甚至导致一度停盘。但即便损失如此惨重,该公司也拒不解释上述两个问题。
当然记者也没闲着,据报道:
“近日,笔者来到北京某大型超市看到,一支180克的云南白药牙膏售价为31.5元,其他品牌同等容量的牙膏价格在15元左右,约为云南白药价格的一半。……”
好了,问题的答案似乎昭然若揭了,却似乎又回到了民国时期的老话:“中药卖钱,西药治病。”???
拜托喷我的人能回答一个本人百思不解的问题:
为什么这些推出中西药复方制剂的厂家,宁肯在经过了历史千锤百炼被证明极其安全,有效的中药中,加入这些有严重副作用的西药成分呢?
这些厂家为什么甘愿冒着“挂羊头,卖狗肉”的骂名,也要画蛇添足般的坚持在传统中成药中加入有严重副作用的西药成分呢?
题外话:“据业内人士介绍,治疗感冒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在我国临床上应用历史已久。
当前,该类制剂在我国不良反应事件也居高不下。以维C银翘片为例,其作为中西药复方制剂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氯苯那敏两种化药成分。
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维C银翘片不良反应病例报告高达1885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药理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刘亦韦发文指出:
维C银翘片未经过大样本随机双盲试验,无确凿的证据表明其所含中药成分能够起到抗感冒病毒或缓解感冒症状的作用。
刘亦韦指出:维C银翘片中的有效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氯苯那敏,二者均为西药。若患者同时服用了含有这些成分的其他药品,则很难控制这两种药的药量,增加不必要的风险。
此外,复方大青叶片等多款感冒药均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