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四大天王」全退出政治舞台

  台湾地区「总统府」昨日发布人事令,核定驻日「代表」谢长廷、驻丹麦「大使」李翔宙免职,并确定任命民进党副秘书长杨懿珊为驻美国「公使」。

  而在八月一日,「总统府」公布新聘「资政」二十七人、「国策顾问」七十三人,谢长廷在「资政」名单中「榜上有名」。

  按照《「总统府」资政国策顾问遴聘办法》规定,「资政、国策顾问均为荣誉衔」,其遴聘资格为:一、曾任「政府」机关、民意机关重要职务或主要政党负责人,政绩卓著。二、社会各领域杰出或专业人士,贡献卓著。三、对「国家」有特殊贡献或对于「国家」大计具有卓识硕见。历来惯例是,「资政」属于「院长级」,或是卸任「院长」或具有相同等级的政治分量;而「国策顾问」则一般要有「部长级」的分量,包括卸任「立委」也算同级。

  因此,谢长廷这次被抬上「资政」的「神枱」,比照「卸任」的惯例,等于是赖清德「饬令」其卸却所有政治公职,退出政治舞台。而与谢长廷「同等待遇」的,也有与谢长廷一样,都曾担任过「行政院长」及民进党主席的苏贞昌。

  本来,按照惯例,赖清德应当是在发布免去谢长廷「驻日代表」之职后,才发表其为「总统府资政」,但现在的次序却是「颠倒」。可能是一方面台湾当局早在月前就已经放风谢长廷将于七月底卸任,但因接任程序需要时间,所以在昨日才发布其卸任的人事令。不过,却没有同时发布接任人选,而新任「驻日代表」已经内定由前「考试院」副院长李逸洋出任。

  另一方面,本期「总统府资政的任期至二零二六年五月十九日止,亦即赖清德任期的上半期。本来应当让他们「做足」两年,但赖清德就职后事情较多,而且有个别人选可能还需「斟酌」,因而拖到八月一日才发布,不能再拖了。

  此前,被委任为「资政」者,还有「复出」担任政治公职者,如丁懋时于一九九九年十二月转任「总统府秘书长」,姚嘉文于二零零二年九月转任「考试院院长」,赖英照于二零零二年九月转任「司法院大法官」,张博雅于二零一零年十一月转任「中选会」主委等,但自蔡英文上台后,从因为中央选举委员会主任委员。但自二零一零年修改《「总统府」组织法》,将「资政」和「国策顾问」全部改为无给职(即没有薪水)后,就基本上是「卸任老人院」或「酬庸院」。

  因此,已经七十八岁的谢长廷,及也已经七十七岁的苏贞昌,这次被抬上「资政神枱」,应是赖清德向其发出「信号」:老人家好好休息吧,不要再在政治舞台上「起舞」了。

  但奇怪的是,作为民进党「四大天王」之二的谢长廷、苏贞昌,都已经升上「神枱」,为何年龄更大的另一位「天王」吕秀莲(八十岁)、还有年龄差不多的游锡坤(七十六岁),却没有被安排为「资政」呢?

  实际上,《「总统府」组织法》规定,「资政不得逾三十人,国策顾问不得逾九十人」,此前历任领导人都基本上「用足」此名额。而今次赖清德却是遴聘了二十七名「资政」及七十三名「国策顾问」,因而还可以安排吕秀莲、游锡坤。

  估计,没有安排吕秀莲,是因为她已经在二零一九年九月因为要代表「喜乐岛联盟」与彭百显搭档参加「二零二零」大选,因而口头宣布退出民进党有关。但当时民进党中央党部却表示待其正式成为候选人后再做处理,后来因为她参选未果而未被开除党籍。不过,既然她已经宣布退党,必定没有继续缴交党费,因而是离开民进党了。

  至于游锡坤,本来已经被赖清德提名为「不分区立委」候选人并已当选,但在再次参选「立法院长」落败后,立即宣布辞去「不分区立委」。除了是不满「蓝白合」粉碎其连任梦之外,也因为对赖清德怀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怨恨。而且,由他创立的「正国会」,会长林佳龙竟然浑然忘记了「新潮流系」是「正国会」的死对头,并向赖清德递交「投名状」,使得「正国会」成为「新赖系」的重要成员,可能也使他意兴阑珊,而「婉拒」获聘为「资政」。

  倘果如此,民进党「四大天王」就将全部退出政治舞台。而取而代之的,是「新四大天王」:萧美琴、郑文灿、林佳龙、陈其迈。但郑文灿已经进了看守所,形成「四缺一」,可能会由卓荣泰「顶上」。

  谢长廷是民进党的建党元老,就连民进党的党名都是出于他的建议。早年在台北市议员和「立委」期间,都是与陈水扁齐名,甚至知名度还高于陈水扁。如果在一九九四年两人一道争取为民进党的台北市长选举提名人竞争中,不是「新潮流系」转向,首位民选台北市长就是谢长廷而不是陈水扁,也就没有后来的「陈水扁总统」。也因此,谢长廷与「新潮流系」结了怨。一九九六年首次直选「总统」,民进党提出的候选人是「台独」大老彭明敏,民进党为补偿谢长廷,让他作「副总统」候选人。

  在陈水扁八年任期完成后,谢长廷终也能「过把瘾」参选「总统」,但却受陈水扁贪腐案之累落败,因而谢长廷与陈水扁的怨怼更深。二零一六年再次「政党轮替」,民进党提名的蔡英文当选「总统」,本来辅选有功的谢长廷有意以其「宪法一中」,争取海基会董事长的位子。但蔡英文可能顾忌其「宪法一中」,而将委任为「驻日代表」,使其远离权力核心。也正因为如此,谢长廷对其苦心创立及经营的「谢系」(前身为「福利国连线」)「鞭长莫及」,无暇顾及,而被「海派」(后改组为「涌言会」)吞并。因而谢长廷的「急流勇退」,是「连渣都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