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内瑞拉这个国家,在经济上早就破产了
委内瑞拉这个国家,在经济上早就破产了。
所谓破产,大致是指,内部物资短缺,没有太多生产,普通消费者也不太容易买到东西;通货膨胀严重,货币贬值非常厉害,如同废纸,没有多少购买能力和价值;政府债务高企,远超过还债能力,已经多次违约且接下来估计还会违约;饥饿严重,因为生产萎缩,导致食物方面也短缺;人口外流严重,很多年轻劳动力以及大学生,纷纷移民;刑事犯罪和自杀率严重。
不是今天才这样,而是很早以前便这样了。这一次之所以出现选举纷争,主要跟经济破产有关。简单来讲,很多人觉得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不认为现有政府继续执政,会让整个国家有所改变,希望换个新面孔。这部分群体的诉求,非常强烈,于是便造成了内部严重冲突。
而之所以造成经济破产,原因有很多,大概是以下几个方面:
1、石油诅咒。委内瑞拉的石油储量,非常非常丰富。
不夸张的讲,属于妥妥的拉美“小王子”。但是,由于石油资源太丰富,整个国家的绝大多数收入,几乎都来源于石油,生产极其单一。曾几何时,委内瑞拉几乎其他啥也不干,就靠出口石油挣钱。鼎盛时期,90%多的收入来源于石油出口,且90%多的商品依赖于进口。相当于说,几乎仅靠石油出口,来维持内部所有生计。但这种模式,有个巨大的弊端,即国家收入严重依赖于石油。如果油价上涨,则大家很嗨皮。但如果油价下跌,则整个国家收入锐减,内部生计出现问题。在上世纪油价狂飙时期,委内瑞拉的生活可谓是蒸蒸日上,但随着国际油价下跌,委内瑞拉的好日子也逐渐远去。
2、美国制裁。讲完过度依赖石油这个原因后,还需要讲一下美国制裁。
因为国际油价不是一直下跌,有时也会上涨,但为什么委内瑞拉没能随着油价的上涨,而逐渐重新过上好日子呢?委内瑞拉是拉美地区的反美急先锋之一,跟美国关系不太好。由于总是反美,遭受到美国的制裁。简单来讲,美国不买委内瑞拉的石油,也禁止其他国家购买委内瑞拉石油。国际石油的主要购买方,大概是欧洲、中国、东南亚一些国家。欧洲肯定要听美国的,而且在俄乌战争之前,主要是购买俄罗斯石油。中国和东南亚这些国家,离委内瑞拉非常远,海运路线绕来绕去可能有将近3万公里,运输非常不便,成本也高。美国不买,且不允许其他国家买,而在不惧美国制裁能够购买委内瑞拉石油的国家中,离委内瑞拉又非常遥远,不可能把宝都押到委内瑞拉身上。这么一搞,委内瑞拉的石油便卖不出去了。
3、石油产业的“国有化”。讲完美国的制裁后,还需要讲一下委内瑞拉的石油产业“国有化”问题。
其实,在上世纪有段时间,美国和委内瑞拉有过一段关系相对缓和的蜜月期。由于委内瑞拉境内发现大量的石油储备,而委内瑞拉自身的开采能力不足,于是西方的很多石油公司便跑到委内瑞拉境内,实行开采。在这段时间内,美国和委内瑞拉的关系不算差。但到了1976年的时候,委内瑞拉开始实行石油产业的“国有化”。因为委内瑞拉发现,石油开采和售卖的大部分利润,都被西方公司拿走了。西方公司吃肉,委内瑞拉喝汤。但委内瑞拉认为,资源是自己的,大头却被别人赚走了,不爽。于是,便开始对石油产业实行“国有化”措施。但这么一搞,严重损害这些西方公司的利益。
当然,这个“国有化”措施有过反复。因为在最初实行“国有化”措施之后,委内瑞拉发现自己是扶不起的阿斗。虽然把资源控制权和经营权,完全拿了回来,但是自己没有金刚钻,干不了这活。由于自己的管理和技术水平跟不上,导致石油产量开始出现大幅下跌,于是便又开始引入外资。但在引入外资一段时间后,又实行国有化,导致西方公司损失惨重。这么搞了两回后,算是彻底交恶。自此之后到现在,美国政府一直在制裁委内瑞拉。所以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事情是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最后便演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4、选举制度下的全民高福利。
讲完上面这些原因后,还要讲一下委内瑞拉的全民高福利制度。在国际油价比较高,国家收入来源比较稳定的时期,为了在竞选中获胜,总统候选人给选民承诺全民高福利制度,其中以查韦斯为代表。福利高到什么程度呢?医疗免费、教育免费、住房免费……很多东西都免费。委内瑞拉的福利,曾经一度超过全球排名前五的北欧国家。在这种高福利制度下,民众的幸福感骤然提升,因为不用辛苦奋斗,便可以摆脱贫穷,过上较好的生活。委内瑞拉甚至一度被评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之一。但这种高福利制度,给国家带来了一个潜在危机,一方面是民众不愿意再辛苦工作,另一方面是这些高福利严重依赖于石油出口。一旦油价下跌,叠加美国制裁,这种高福利制度便难以维系。因为所谓的免费,不是真的免费,只不过是掏钱方由民众变成了政府。但政府的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需要靠石油出口。
一旦石油出口下跌,则政府便没钱去支付这一切了。但对于民众来讲,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哪怕政府没钱了,民众已经习惯了这种高福利生活,不太可能自己主动去过苦日子,而竞选制度下的政治候选人,又不太可能削减这些福利,否则没有被选上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是没钱维持高福利,另一方面是不能削减高福利,该怎么办呢?
5、印钞票。
接下来便到了印钞票的时刻。一方面是政府没钱支付高福利,另一方面是民众不愿主动削减高福利,而政治候选人基于选票的原因,也不能削减这些高福利。在这些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最后便只剩了一个办法,那便是印钞票。在既要又要还要的情况下,最后便只能是印点钞票发给大家了。印钞机一启动,纸币哗哗的流出来,导致出现严重通货膨胀和纸币贬值。纸币的价值,靠物资来承载。如果没有物资,只有纸币,则必然是纸币贬值。由于纸币印得太多,导致对外汇率也开始大幅下跌。最后,委内瑞拉的纸币几乎成了废纸。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纸币贬值,反向加剧了委内瑞拉的经济恶化。
6、最后讲一下全行业的国有化。
查韦斯在任时,不仅对委内瑞拉的石油行业进行了国有化,对通讯、水泥制造、钢铁制造等很多行业,都进行了国有化。国有化的好处是,可以迅速解决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让中低层民众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相当于说,查韦斯把很多行业收归国有,将这些收入和利润都上交给了政府,然后再由政府用这些收入和利润,给全民提供高福利,迅速拉齐了国家内部的贫富差距。但弊端是,内部生产效率受到极大打击,很多有钱人和上层中产因担心自己被“均富”,纷纷移民,造成财富和资产外流,且行业国有垄断带有天生的权力寻租和腐败空间。相当于说,委内瑞拉内部的生产效率开始下降,头部人才和资金出现外流,内部开始出现体制性腐败。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查韦斯做到了一定程度的均贫富,提升了中低层民众的生活幸福感,但是在短期的果实吃完后,大家都变穷了,且穷的似乎有些无法挽回,甚至是一泻千里。这么一套组合拳下来,这个国家从原先富得流油的拉美“小王子”,变成了妥妥的乞丐。坐拥世界上几乎最丰富的石油资源,最后却成了乞丐,经济上已然破产,政治上极其撕裂,不可谓是奇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