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乌克兰前线双方兵力部署的基本情况

目前乌克兰前线双方兵力部署的基本情况

——在五个战略方向上的具体分布状态

2024-07-09

 

在此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地面部队的主体是国家武装力量中的陆军,但不仅仅只是陆军。

随着俄军扩军进程的不断推进,随着乌克兰武装力量竭尽全力的动员与为应对战略处境上的被动与战局变化的四处机动,这里所说的兵力部署,大致是以今年六月底七月初作为时间界限。其中并不包括俄罗斯在国内驻防部队和国民近卫军,不涉及到其在境内新组建如位于卡累利阿地带的某集团军部队;也不包括乌克兰武装力量目前部署在白俄罗斯边境和西部数州,暂时没有与俄白军队发生交火的那些应变、守备或休整部队。

那就让我们先从双方的作战指挥体系说起吧。

一、交战双方在乌克兰战场上的作战指挥体系

(一)俄军的战略战役组织形式

俄军最高统帅部通过总参谋部,具体领导并指挥特别军事行动区的俄军乌克兰联合部队,目前其总指挥仍然由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大将兼任。战场上的战略单位或战略战役领导机构是战略方向集群,即分别由五个国内军区分别组建的俄军北部集群、西部集群、南部集群、中部集群、东部集群和第聂伯集群六个作战集群。

具体而言,就是列宁格勒军区司令拉平上将负责组建并指挥的北部集群(新开辟的哈尔科夫战线)、莫斯科军区司令(目前姓名不详)负责组建并指挥新的西部集群(库皮扬斯克-红利曼战略方向)、南部军区司令库佐夫列夫上将指挥被分为南北两翼的南方集群(即现在除阿瓦迪夫卡战区外的顿涅茨克战略方向)、中央军区司令莫尔德维切夫上将指挥的中部集群(自红利曼战略方向南调后新形成的阿瓦迪夫卡战区)、东方军区司令穆拉多夫上将指挥的东方集群(南顿涅茨克战略方向)和俄军空降兵司令特普林斯基上将指挥的第聂伯集群(扎波罗热-赫尔松战略方向)。

各战略战役集群统率的部队,主要由合成集团军、摩托化步兵师(旅)、坦克师(旅)、炮兵旅、战术导弹旅、物资技术保障、工程旅和集团军直属部队组成,当然还会辖有若干个独立团。即实行战略战役集群-集团军(军)-师(旅/独立团)三级指挥层次。

因此,在将俄罗斯国防部战报翻译过来时,国内媒体不时出现的如俄军“北方集团军”其实指的就是北方集群,这一点是我们需要注意到的。其实这种译法的本身是存在问题的,因为俄军这些集群本身就源自由其国内军区的出国参战部队在乌境内的一种作战编成,而在这种编制内本身就含有下属各个步兵师(旅)、坦克师(旅)、炮兵旅等部队的建制集团军。无论是按编制表齐装满员的战前现役集团军还是简编集团军,抑或扩编或新组建的集团军。

(二)乌克兰军队的战场指挥体系

大致推断应该是这样的,在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领导的总参谋部,下设数个如“塔夫里亚”“霍尔蒂察”等已知的战略集群、若干个如“红利曼”战术集群再到作战旅,这样的至少三级指挥体系。考虑到目前乌军北约化趋势日趋明显,传统苏军的战略理论对之影响日益式微,因此作这样的推测是必要的。

要在上千公里的战线上实现对一百多个作战旅的有效指挥与控制,如果缺乏这样一条完整的指挥链是完全不可思议的。当然,主要是由于对之知之甚少,此时无法进行有效的分析而已。

我们还发现,在开战初期乌军曾按地理方向设立过四个作战司令部,不知现在的情况如何?而在2023年反攻时,也曾出现过第9、第10集团军(军团)这样的战役方向领率机关。目前按分兵种还建有第7空中突击军团和第30海军陆战队军团这样的部队单位。

二、在乌克兰战场两军地面部队的部署规模

对于俄军而言,这当然是出境作战。不过如果从四州入俄公投的结果来看,义务兵在此作战也并无兵役法等方面的任何法律障碍。而乌军是在本土作战,更应该表现出全力以赴,……

(一)俄罗斯方面

按照去年俄罗斯政府公布的最新扩军计划,俄军将在最近一两年内扩员到接近220万人,其中现役部队150万。关于俄军部署在乌克兰战场的军队规模,普京总统的最新口风是近70万人。个人理解,其中应包括俄罗斯陆军(含队属战术导弹部队)、海军、空天军和火箭兵中的战术导弹部队。在没有进行过国家总动员的前提下,以志愿兵为主体的这支类职业军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适应战争、最终掌控战争进程的能力与潜力正在日益增强。也许,如何将作战样式从目前的攻坚战转化为运动战,这将是其下一个作战阶段的核心主题。当然,这取决于如何不断提高并以更加高超的战役组织指挥能力和改变战场环境的主动性,这也对正在战场上进行扩编或新组建的这部分“边战边建”部队的建设,提出了再多更高的要求。

(二)乌克兰方面

经过此前超过十轮的国家总动员,乌克兰已经组建起来了以乌克兰陆军为主体,编制体系庞杂,业已超过一百个旅级番号规模,包括作战部队与其他辅助部队在内的地面部队。

这些部队分属乌克兰陆军、领土防御部队、内政部系统领导的国民卫队与其他极端民族主义武装,还有分别归属乌克兰国家边防局、乌克兰国家安全局(SBU)和乌军总参谋部情报总局(GUR)的众多特种部队。除这些国家级的专业特种部队之外,这些部队均接受乌军总参的统一指挥。

扣除此前两年战争期间近百万的伤亡,当前其军队规模也应该接近甚至超过一百万人。但是,此时前线实编员额不足两千的的作战旅比比皆是,兵源质量更完全今非昔比。随着战前老兵与军士伤亡殆尽,这支平均年龄超过四十岁的高龄军队的作战前景令人堪忧。乌克兰陆军中现在大量出现的独立营编制,就是这种现状的客观写照与真实体现。

这就是目前双方在此方面的大致情况。

当然,准确的实时数据,只有彼此的总参谋长及其总参的主要作战参谋和后勤参谋知道。作为局外人和旁观者,也只能进行这样类似的推测,只是希望这个推测能够尽量地接近于事实与真相。

三、对于乌军地面部队结构的一点说明

(一)乌克兰陆军

如上所述,现在的乌军的地面部队,主要由乌克兰陆军、国土防御部队和国民卫队组成。事实上,我们常说的乌克兰正规军,实际上指的主要就是乌克兰陆军。因为,目前乌克兰海军基本上已经全军覆没了,乌克兰空军也只剩下防空部队和少量的战术航空兵部队。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陆军依然是乌军的主体作战力量。

尽管七月的北约华盛顿峰会已经宣布对乌军援的“F-16战斗机计划”即将启动。但这在战场上是否能够发挥作用,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却有待观察。个人观点,对此的基本判定标准就是,如果希望依靠某种武器即所谓的“战争神器”就能够改变战场状态、扭转战局,那这完全就是一厢情愿。此前“海马斯”的作用我们都看到了。有没有?有,前期影响还很大。但在近期俄军改善并提高了自己的远程侦察能力之后,现在M142火箭炮的作战效率不是每况愈下了吗?

(二)乌克兰国土防御部队

源自战前乌军以州为单位组建的营级军事单位,最大的特点就是兵员不离开所在的州。类似于军改前我国省军区的直属地方部队,即主要是边境省份的边防师(团)及警备区、守备区部队。

在开战初期旅级番号超过两位数指的就是这个国土防御部队,大家参照IDF也称之为领土防御部队。不过此时的情况完全不同了,开战后乌军国土部队得以大规模扩建,并且在战场上打的比较好的作战旅,其中有好几个已经被改编为机械化步兵旅。不过,由于野战能力不足,整体上依然作为不脱离阵地的所谓“填线部队”使用,对之的评价不高,其兵源素质、装备水平与补给顺序,也是全军最差的。

(三)乌克兰内政部领导的国民卫队系统

乌克兰内政部领导的这个国民卫队,也曾被称作进攻卫队。此前已有消息说,属于国民卫队系统的现有部队将被统一整编为10多个突击旅并业已统一公布了各旅的臂章。说到乌军的这个“突击旅”,据悉基辅现在已准备将精锐的乌陆军第93机械化步兵旅改编为第93突击旅,这是否可以被认为是对乌军这个类型作战旅的一个鲜明注释。

从战史的角度上讲,二战时期的所谓突击部队主要是承担战役突破或城市攻坚任务,在二战后期的苏军中就曾在方面军编成内共组建过五个突击集团军,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在攻克柏林战役中的第3、第5突击集团军,时任第5突击集团军司令的别尔扎林上将还曾担任过苏军的首任柏林卫戍司令。而在德军中“突击步兵”勋章是授予最勇敢的步兵战士的。现在乌军改建的这类作战旅大概也就是在纳粹德军时期的这个意思吧!不过除了个别部队之外,大多数估计将是徒有虚名吧!

乌军国民卫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现实军事存在。在这场冲突才爆发时,在应对俄军空降兵突击队突袭基辅东南郊安东诺夫机场的战斗中,第4机动旅就曾有过非常突出的表现。

国民卫队起源于进入新世纪后,在乌克兰境内反俄亲美社会浪潮背景下,那些由欲脱离斯拉夫历史文化、信奉极端民族主义的班德拉分子和新纳粹分子自发成立的民间武装。这个军事组织的突出特点有两个,一是组织内部浓郁的纳粹氛围,从他们的集会形式、使用的旗帜、成员的文身,甚至制服饰物上随时随地都有所体现。二是战斗力很强,但这却是建立在对乌东地区、敖德萨、哈尔科夫等地俄裔居民残酷屠杀与戕害基础上的。其中最响亮的名头就是亚速营、达·芬奇狼营,还有“右区”组织。

俄军曾在2022年马里乌波尔战役中全歼了实力已经超过一个陆军步兵团的这个亚速营,但随后基辅以被土耳其违反协议释放的前首领重建起这个部队。其实在这些突击旅中大都存在这个“亚速”血统。

同时,当局对之的管理指挥也存在太多的问题。如最近突击第3旅控诉联合部队司令索多尔的告状信,直接导致了这位将军的下台,当然,这件事发生的内在缘由绝非此外表面上看起来的这么简单。

在阿瓦迪夫卡战役中,也是这个“亚速”血统的第3突击旅就曾出现过抗命,拒绝进入市区原就被围守军的情况并且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如在此前被瑟尔斯基处罚过的第67旅也存在类似情形。

在没有遵循国家正规武装力量原则基础上组建起来的这些部队,在某种情况下最终很可能会成为泽连斯基们的噩梦!

(四)分属于不同部门领导的特种部队

乌克兰国家边防局所属以边防支队为基本单位的武装力量,由乌克兰国家安全局组建的无人机、无人艇部分队都是不受军队指挥的。在马里乌波尔围城战役结束时,投降的那些“胜利转进”的乌军战俘中我们就看到了边防警察的身影。在此之前不断袭击俄罗斯海军黑海舰队行动中的那些无人艇分队,其实就是由这个国家安全局指挥的。至于其在俄罗斯境内不断策划制造的恐怖行为并非军事行动,我们就不在这里讨论了。当然,我们也曾看见过SBU与GUR的特种部队,在阿瓦迪夫卡战役后期于北翼并肩战斗的稀有温馨场景。

现在名义上归属于乌克兰国防部总参谋部情报总局系统的乌军特种部队,在其局长布达诺夫日益得到重用的情况下,其实也是一支特殊的独立武装。从理论上讲,他们一般是不太会被用在前线去“干步兵的脏活”的。然而,目前在乌东战场上依然不时看到总参101族的身影。这说明了什么?泽连斯基现在太难了!

四、俄乌两军在前线的具体部署状态

(一)哈尔科夫战线

俄军北部集群集结的部队,包括列宁格勒军区第6集团军第69摩步师、第11集团军第18摩步师、第44军第72摩步师,莫斯科军区近卫第1坦克集团军近卫第2坦克师、近卫第47坦克师各一部,太平洋舰队第55海军步兵师、黑海舰队810海军步兵师。

其中,列宁格勒军区第69摩步师是今年初由138摩步旅扩编升级,而第55、第810两个海军步兵师也是分别由原海军步兵第155、第810海军步兵旅各自扩编而来的。

旅(团)级单位具体包括,列宁格勒军区第6集团军第25摩步旅、第44军第128摩步旅、军区直属第2特战旅、第11集团军第24、第45两个炮兵旅,东部军区第83空中突击旅,国民近卫军第116旅;第98空降师第217空降团、第78、第204两个 “阿赫马特” 车臣团。还有第41、第380、第1009、第1427、第1431和第1843六个摩步团,在此已经集结有七个师、八个旅的番号1)。

然而,目前真正进入乌克兰境内的部队并不多。在利普奇战术方向,俄军先后占领了乌境内大小八个村庄,在此作战的仅第11军所属第18摩步师和两个摩步团2)。在沃尔昌斯克战术方向,主要是第55海军步兵师、第83空中突击旅和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第6集团军各一部3)。

乌军专门组建了哈尔科夫战术集群,从属于负责从哈尔科夫到捷尔任斯克战线的霍尔蒂察战略集团,并由一位副总参谋长亲自指挥。

在哈尔科夫战场的乌军部队有,第36陆战旅、第42机步旅、第57摩步旅、第71猎兵旅、第92突击旅、总参第101旅、空军联合步兵旅和第82空突旅主力、第17坦克旅一部,国民卫队第3、第5、第13、第15四个机动旅,第113、第125领土防御旅,国家警察Lyut突击旅、“哈特”机动旅。此外,还有总参情报总局“帖木儿”特种部队、国民卫队“欧米茄”第2突击队以及俄罗斯、白俄罗斯的政治反对派武装,乌克兰志愿军第7、第8两个营(4)。

瑟尔斯基将前线抽调出来的这些超过15个旅几乎都集中到了哈尔科夫东北地区,其作战企图可能不仅只是稳定战线吧!

此外在苏梅方向,除有的国土防御部队外,还部署了第32、第53和第88三个机步旅。不过现在第32旅已调往捷尔任斯克(5)。

(二)库皮扬斯克-红利曼战略方向

俄军西部集群现辖有第20集团军、第6集团军一部和新组建的第25集团军。其中,6集团军第25摩步旅位于库皮扬斯克东北辛基夫卡附近,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近卫坦克第47师留下的部队被部署在从辛基夫卡以东直到斯瓦托一线(6),20集团军第3摩步师位于马基伊夫卡为核心作战地域,第144摩步师布防在斯瓦托以西(7),但对新建部队第25集团军的详情不明。

乌军在库皮扬斯克-斯瓦托地区的部队是目前在库皮扬斯克的有:第3、第4坦克旅,第14、第43机步旅、第30机步旅一部,第95空突旅、第100领土防御旅。第14旅和第95旅是其中的“硬核桃”而其他的部队大致可能就是“烂葡萄”了,约有六七个旅级作战单位。在斯瓦托以西漫长战线上部署有第44机步旅、第77空降旅,第104、第110、第115领土旅(8),约有五个旅级作战单位。

在库皮扬斯克与红利曼的结合部位置,尚有第66机步旅,第106、第107领土防御旅,国民卫队第4机动旅(突击旅),现已将第3突击旅(亚速系)调来该地,共约五个旅级作战单位(9)。

在红利曼-克里米纳地区,乌军防御重点在热列别齐河两岸。部署有第21、第60、第63机步旅由原第93机步旅改编的第93突击旅一部,国民卫队第1机动旅(突击旅)、第12突击旅,还有新建的第143步兵旅(10)。共约六七个旅级单位。

(三)顿涅茨克战略方向

北部战区恰索夫亚尔

甲、俄军南部集群北翼集团在恰索夫亚尔到北顿涅茨-顿巴斯运河一线投入的部队有,空降兵第98师、11空突旅,第8集团军第150摩步师一部、第14军第200摩步旅、志愿者第3军6摩步师、第72摩步旅和卢甘斯克第2军第4摩步旅、第85摩步旅。其中,第98空降师从正面进攻恰索夫亚尔并已解放微区,自博达尼夫卡出发的第200旅、第11旅进攻卡利尼纳并保障北翼安全,卢甘斯克第2军、第6师进攻运河南翼森林地带(11)。

乌军在此的部队是:第22、第28、第41、第67、第93机步旅,第56摩步旅和第24机步旅主力、第80空突旅一部、第17坦克旅一部、第1总统旅一部,国民卫队第5、第18突击旅,“捕食者”警察旅、第1特种旅(已降格为领土旅),第114、第141领土防御旅(12)。

乌军第93机械化步兵旅是其中颇具战斗力的部队。目前拥有第1、第2、第3三个机械化步兵营,第1、第20两个摩托化步兵营,两个志愿步兵营,一个无人机营、一个防空导弹炮兵营和辖有2个炮兵营、1个火箭炮营、1个反坦克炮兵营的野战炮兵团和旅直部分队包括工兵营、后勤营、维修营、雷达连、侦察连、防化连、卫生连等,形成9+1+n组织结构,兵力高达五六千人(13)。

中部战区(阿瓦迪夫卡)

俄军中部集群现下辖2集团军(第27摩步师、第30摩步旅),41集团军(第35、第55、74三个摩步旅)和军区直属的近卫坦克第90师,第137突击旅。同时指挥顿涅茨克第1军主力,其中包括第1、第9、第114和第132四个摩步旅(14)。

有关的新消息是战斗力超强,战前就已满编3500人,此间先后独自打下索基尔、叶夫根尼夫卡和沃什霍德三地的第15摩步旅,四月已经与同属第2集团军的第21摩步旅合并组建起俄第27摩步师。

乌军部队有:第23、第47、第61、第101、第110、第115机步旅,第25空降旅、第68猎兵旅,国民卫队第2旅,第111、第112领土旅(15)。

南部战区(马林卡

俄军南部集群南翼集团的战役指挥机关是第8集团军,乌军方面属于负责阿瓦迪夫卡到扎波罗热战线的“塔夫里亚”战略集团,目前此地依然是俄攻乌守态势。

甲、马林卡西北的克拉斯诺戈洛夫战术方向

这是一个个位于马林卡附近的,战前人口愈万的乌东大型市镇。

顿涅茨克第1军第5摩步旅在阿瓦迪夫卡乌守军阵地崩溃退向城西田野匆忙构建临时防线,该城防御空虚之际向北出击攻入城南,随后持续向北发展,在控制南城后占领了核心城区。同时,顿军110摩步旅主力也向城东发动进攻并突破了2014年以来乌军在此的防线。在这两个旅的攻击下,现在乌军在克拉斯诺戈洛夫城只剩下城北的低层居民区及北郊(16)。

乌军在克市的守军是第46空突旅、第59摩步旅、第80空突旅、第117领土旅各一部。失去统一指挥并且行动失调是造成目前其惨状的根源,从中也能看出这时乌军已经失去了前两年的风采,风光不再。

乙、马林卡以西的库拉霍沃战术方向

8集团军第150摩步师一部的支援配合下,顿军5摩步旅在进攻克拉斯诺戈洛夫的同时,克服这里水库的障碍,途经两座教堂地区最终解放格奥尔基耶夫卡(赫奥希夫卡)。随后攻入马克西米利亚诺夫卡(马克西米利亚尼夫卡),目前俄军距库拉霍沃大约还有6km,在此防御的是乌第46空中突击旅。

丙、马林卡以南的康斯坦丁诺夫卡战术方向

经过此前在控制O-05-32公路的波别达(波贝达)、新梅哈伊利夫卡(新米哈伊利夫卡)和帕拉斯科维夫卡等地的激战并最终实现完全稳定的控制之后,现在俄军兵锋直指卡在这条战略公路、关系到南顿涅茨克战略方向安危,主要由高层建筑区组成的防御支点弗勒达及乌格勒达尔的康斯坦丁诺夫卡(康斯坦丁尼夫卡)。而只有“把弗勒达这颗钉子拔掉,南顿的战局才能盘活”(17)。

俄军在此集结的是第8集团军第20摩步师主力,并得到东部集群部队的配合。而乌军部署有第31、第33机步旅,第79摩步旅,第105、第116国土旅等部队(18)。

(四)南顿涅茨克战略方向

其的作战地理范围,从东面的弗勒达、经大诺沃西尔卡,一直向西延伸到波洛伊(扎波罗热州境内),战线长达一百多公里。

俄军东部集群现辖东部军区范围内的第5第29、第35和第36共四个集团军、第68军和太平洋舰队海军步兵第155旅(现已调至北部集群)。看上去实力不小有四个集团军、一个军还有精锐的海军陆战旅,然而战绩究竟如何呢?

近期进攻大诺沃西尔卡战术方向的就是5集团军第127摩步师和第40海军步兵旅,目前已经打下了斯塔罗马约尔斯克,但只是打进了乌罗扎因,不过战线算已基本“拉平”。

负责这里的防御的乌军“塔夫里亚”战略集团。其中,在弗勒达战术方向,乌军部署的是战斗力很强的第72机步旅;在大诺沃西尔卡战术方向有第58摩步旅,国民卫队第11、第21、第23、第31旅,第110、第118、第127、第128、第129国土防御旅以及第1总统一部;在胡里艾伯勒-波洛伊战术方向有第102、第108国土旅(19)。

需要注意的是,乌军序列中现存的摩步旅,一般大都是直接继承苏军驻乌境内部队血统组建的,在战前仅有四个。当然,这并不是说,凡是挂着“摩步旅”编制的乌军一定就是响当当的王牌部队。

总参101旅还好理解,这个总统旅究竟是干什么的?

(五)扎波罗热-赫尔松战略方向

在第聂伯河右岸作战基本结束之后,俄军统帅部已将原来的两个战略方向合并,现在该战略方向由俄军第聂伯集群负责,主要由俄空降兵兵部队和规模较之去年乌军夏季反攻前大为缩水的第58集团军。

甲、扎波罗热战线 这条战线从扎波罗热州境内第聂伯河岸边的卡缅西克(卡缅斯克)东延至奥列霍夫(库班)。其托举着克里米亚桥走廊,如果乌军在此取得重大突破,就很可能将俄军在乌克兰战场截成两段,使之首尾难顾并饮马亚速海。因此,这里的得失对于这场战争的胜负举足轻重,容不得半点闪失。如同在上甘岭战役最紧张的时刻,秦基伟将军都始终没有动用过位于西方山方向的第44师。因为在此如果稍有闪失,美军强大的机械化部队就可能在突破当面阵地之后直插平康平原而志愿军在此地无险可守。因此,彭总在回国前专门交代15军军长,谁失守五圣山就要对朝鲜的历史负责!

在此时罗博季涅战场显得格外平静之时,俄军统帅部依然始终在此驻扎着两个精锐空降师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在卡缅斯克战术方向,俄军第聂伯集群的58集团军第19摩步师,与乌军的第128山地旅形成对峙。这个旅在乌军中算是历史悠久战绩卓著,与扎卢日内共进退的前任乌军总参谋长谢沙普塔拉中将,就是从这个旅长位置上起家的。

在奥列霍夫战术方向,俄军部署的是第58集团军第42摩步师、空降兵7和第76两个空中突击师、第136摩步旅。在抽兵北上之后,乌军目前尚有第65、第117和第118三个机步旅和第82空突旅的重装分队,还有国民卫队序列第14、第15及第17三个突击旅及新编成的第141步兵旅(20)。

乙、赫尔松战线 俄军部署的是南部军区第49集团军,新组建的第18集团军和第104空降师,北方舰队第61海军步兵旅各一部21)。

在第聂伯河右岸与之隔河对峙的乌军部队有,今年初建立的战略战役单位第30海军陆战军团,目前已形成了拥有第35、第36、第37和第38四个海军陆战旅,第124.、第126两个领土防御旅和第32旅、第406旅两个海军炮兵旅的规模。这应当是当前乌军统帅部战略预备队的基本组成力量之一。

                                     初稿写于2024年7月9日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