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娟拿到“新剧本”后,突然辞任海底捞CEO

500

来源|中访网

作者|一杭工作室

2024年6月21日,海底捞突然公告称,“最牛服务员”杨利娟辞任海底捞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苟轶群获委任为该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同日,特海国际发布公告称,杨利娟已获委任为该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主要负责统筹特海国际的战略发展。

两位“元老级”CEO调任的背后,伴随着海底捞战略方向的调整。7月1日之后,海底捞的故事可能要变了。

女掌门拿到新剧本

上一次海底捞的CEO交接还是在两年前。2022年3月1日,杨利娟临危受命,从创始人张勇手里接过海底捞CEO的担子,掀起了海底捞业绩“逆转”的篇章。

那个时候,疫情的反复让餐饮企业如履薄冰,海底捞也一直深陷业绩亏损和门店关停的危机。杨利娟上台之前,就对海底捞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开展“啄木鸟计划”,关闭了近300家业绩不佳的门店,让海底捞门店结构得以优化,运营效率大幅提高。随后,她又启动“硬骨头计划”,重新启动一些具有潜力的关停餐厅。

一套组合拳下来,海底捞的业绩逐步走上正轨。财报显示,海底捞2021年营收达411亿元,但录得亏损41.63亿元。2022年,海底捞的营收虽然同比降至310.39亿元,但其盈利能力却得到显著提升,全年录得13.73亿元的年内溢利,同比扭亏为盈。而2023年,海底捞实现营收414亿元,同比增长33.6%;净利润则高达45亿元,同比增长174.6%。

从月薪百元到接过海底捞CEO的权杖,杨利娟用了二十多年。如今,她虽辞去CEO的职位但立刻“无缝衔接”,出任海外业务公司特海国际执行董事兼CEO。这也意味着她开始转战“国际服”,扛起海底捞海外扩张的重任。

从杨利娟的工作经历来看,她本就是海底捞海外业务的开拓者之一。从2012年起,杨利娟全面掌管海底捞所有门店运营,也是在这一年,海底捞走出国门,在新加坡开了海外首家门店。特海国际在任命公告中表示,杨利娟曾主导了海底捞品牌的出海,分别于2012年、2013年在新加坡、美国成功布局,打下了集团目前在国际市场的经营基础。

截至2024年3月末,海底捞国际化步伐已扩展至13个国家,达119家自营门店。不过,对比3年前的数据,就可以看出“出海”战略又是个难啃“硬骨头”。截至2021年12月31日,海底捞仅114家门店位于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及其他海外市场。也就说两年多过去,海底捞的海外门店仅增加5家。

另一方面,特海国际的一些业绩数据亦透露出一丝隐忧。比如2024年一季度,其利润指标再次转亏,录得454.5万美元的期内亏损。同时,期内经营利润率为6.6%,相比2023年同期的7.0%稍微下滑,与海底捞国内市场10%的水平相比差距更大。

不难看出,海底捞近年来的出海之路走得并不算顺利,但国内餐饮市场已经趋向存量,“出海”刻不容缓,或者这也是特海国际需要杨利娟的原因。

海底捞的故事可能要变了

杨利娟走了,接替她的也不是一位简单的人物。据海底捞介绍,新任CEO苟轶群此前担任海底捞副总经理并负责投资业务,在海底捞任职期间,曾担任首席财务官、信息技术负责人、供应链及采购管理负责人等多个职位。

同时拥有财务及供应链管理经验的苟轶群,正好是带领海底捞集团进行转型的理想人选。

在前不久召开的海底捞股东大会上,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就曾透露,未来海底捞将考虑多品类、多层级的发展。如今,公司内部已做了不少新业态和新品牌尝试,保证创新有机会落地。他表示,“希望海底捞店长变成多管店店长。未来一个店长管理的多家门店,可以进行资源共享。”

这正好对应如今苟轶群的履职。海底捞在公告中指出,在苟轶群的领导下,海底捞已设立两大核心委员会:创业创新委员会及数字化运营委员会。这两大部门正好对应推动集团各层面的创新工作,以及为多管店及双管店管理制度等运营模式提供支持。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