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你不爱听,我支持搜索引擎收费。

本文原创于微信公众号:差评作者:差评君

如果每搜索 10 次,就要付一块钱,你还会用搜索引擎吗?

可能有差友听到这,觉得它都不是 “ 用不用 ” 的问题了,而是 “ 老子喷不喷 ” 的问题。

毕竟从我们接触互联网开始,谷歌、必应、百度、搜狗这些搜索引擎一直是免费的。随意地在互联网世界里探索,早就刻在我们的 DNA 里,成为固有的行为习惯。

500结果现在跟我说要钱?直接报它名字,你看我干不干它就完事了。

别急,那些老牌的搜索引擎,还真不敢随便收费。

敢收费的,是下面这个叫 Kagi 的搜索引擎,两年前刚推出。

500

每个 Kagi 用户只有 100 次免费搜索机会,用完了就得开通会员。

会员分为三档。

最便宜的是 5 刀 / 月,但只能搜索 300 次;中间档是 10 刀 / 月,搜索次数没有上限;最贵的 25 刀 / 月,可以提前享受到新功能。

500

这个定价不知道差友们怎么看,反正咱们编辑部觉得贼贵, 5 美元的那档都不够用。

不过 Kagi 也搬来一套调查数据,说谷歌用户平均一个月也就搜索 100 次。

500

500行,我们就姑且 5 美元够用了,那一年在搜索引擎上花 400 块,差友们也不乐意吧。

但你猜怎么着?

就在 5 月份, Kagi 已经实现盈利了。并且人家还表示如果维持这个增长势头, 3 年内付费用户会到 100 万。

500

500

看着你可能会纳闷,不儿?到底哪些人在用 Kagi 啊,这是谷歌不够用了,还是钱能扫码租来了?

差评君也不理解,特地体验了下 Kagi 。

体验完吧,我觉得 Kagi 其实没啥太多领先的地方,它能被大家看上,只有一个重点——

500没有广告。

不是差评君说,现在搜索引擎的广告真的太多了。有时一整页滑下来,没有一个答案是没被钱污染过的。

噢我不是在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主流搜索引擎, all of you.

比如我想搜 “ 如何重置 Windows ” ,我期望看到的,是教我如何在设置里重置 Windows 。

500

500可是 Bing 提供的搜索结果里,前三个点进去全是装机软件的广告。

500

同样的,差评君最近头发掉得有点快,那我搜 “ 秃头 ” ,就是为了解下秃头相关概念。

500可倒好,直接给我快进到了植发医院。

500

如果你想知道哪个耳机最好用,肯定是要看一些第三方测评的。

500可你在谷歌里输入 “ best headphones ” 后,一股脑出现的是广告主的耳机,价格和链接都给你标好了,点击就能购买。

500

类似情况,我相信大伙都遇到过,也都想讨论一下。差评君前段时间还刷到个新闻,说钉钉总裁都直接在大会上吐槽这事儿。

我们再来看下 Kagi 的搜索结果。

搜 “ 如何重置 Windows ” ,它给出的前三条结果分别来自 ASUS 、知乎用户回答、 Windows 官方。

500点开链接后,他们都提供了我想要的答案:如何在设置里重置 Windows 。

500

同样的,如果搜 “ best headphones ” ,第一行就是各大社区讨论的帖子,后面两行是媒体测评多款耳机,针对不同人群做不同推荐的文章。

500

可以说,用了 Kagi 我们很容易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不会被广告耽误了时间,影响了判断。

除了无广呢,Kagi 也有一些新颖的功能。

500比如它支持高度定制搜索结果。

你觉得一个网站靠谱,可以拉高它的权重,这样它在搜索结果里的位置会更靠前。讨厌一个网站,也可以降低它的权重甚至完全屏蔽它。

在 Kagi 社区也有个性化排行榜,供你参考有哪些网站是经过大家认可的。

500

此外 Kagi 也接入了 AI 能力。

你可以单独对一篇网页进行概要总结,也能提取整个搜索结果页面里的重要内容。

500

最后 Kagi 还有个独特的设计。

传统搜索引擎的 PageRank 算法,会让引用次数多的大型网站排在更前面。那些小众但高质量的网站,就很难被大家挖掘。

和谷歌类似, Kagi 也支持你选择搜索的范围,比如学术、论坛、新闻,但它很巧妙地添加了 Small Web 这一类别,让你发现那些小众网站。

500

目前来看, Kagi 发展势头非常好。它的社区很活跃,那些利用 SEO 跑到结果前列的垃圾网站,很快会被官方 Ban 掉。

500差评君在网上时不时也能刷到 Kagi 的好评。

有人专门写了一篇博客,阐述自己为什么开始使用 Kagi ;有人说用 Kagi 后很少会搜到垃圾网站了;还有人尝试了一个月后,直接发起了年费家庭组的拼车。

500

看完差评君的介绍,不知道大伙儿发现没有,Kagi 有个和老牌搜索引擎不一样的地方:

谁的网页排在前面,不是因为谁给的钱多,而是用户自己决定的。

这种以用户为核心,不被广告架着的搜索引擎,其实就靠着一个大胆的决策——

问用户收费,而不是问广告主。

当然了,我知道很多网友无法接受付费搜索引擎,有人觉得内容是别人创作的,凭啥厂商用搜索引擎来赚钱?

500

500但要差评君说,付费搜索引擎的存在是个合理的事,甚至是个好事。

别急着喷我,咱分三点说。

第一点。

这种整合信息,赚个 “ 信息差 ” 的行为没任何问题,因为搜索引擎的建立和维护都需要成本。

500

你要做爬虫,在网络中获取网页内容;要做索引器,解析并分类内容;要数据库,储存索引和存档;要做前端服务,响应请求;要不断优化的结果排序算法,来提升用户体验。

在数以亿计的网页里,每一个架构的建立都会耗费巨大成本,如果它不收费,就没法运营下去。

500好比你在一个陌生地方晕头转向,这时有人画了张地图。你有需求,你买地图,你掏钱,没毛病。

500

可能有差友看到这会说,那谷歌、百度怎么不收钱。

500这就是第二点:其实百度、谷歌也是 “ 收费 ” 的。

2023 年,谷歌在美国的广告收入达到了 760 亿美元,按当时 2.74 亿美国用户计算,每一位用户每月能给谷歌带来 23 美元的广告收入。

500

换句话说,你在用搜索引擎的同时,搜索引擎也在利用你赚钱。

只不过它们拿走的不是你的钱,而是你的时间和偏好数据。这两者相对钱来说,我们没那么敏感,所以我们才会一直以为 “ 搜索引擎是免费的 ” 。

好,我们再说第三点。

500现在整个搜索引擎行业的商业模式都陷入了死循环,有个付费搜索引擎,反倒是好事。

我们把时间拨回到上世纪 90 年代,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网页数量也在指数爆炸级增加。

500

为了帮大家更容易找到需要的信息,两名斯坦福大学的学生谢尔盖 · 布林和劳伦斯 · 佩奇研究出了 PageRank 算法,从此一个叫谷歌的公司诞生了。

当时,俩人都很反对在搜索引擎里使用广告弹出窗口,也反对 “ 广告资助的搜索引擎 ” 模型。

500

5001998 年,他们还发表了《 大型超文本网络搜索引擎的剖析 》白皮书,在里面库库一顿表态,说要维护无广告的搜索引擎:

由广告资助的商业搜索引擎,本质上就是会偏向广告商,远离消费者的需求。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搜索引擎越好,消费者找到他们想要的答案看到的广告就越少。可这又会侵蚀搜索引擎的广告商业模式。

500

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这两位大学生的发言都是魅力十足,能吸粉无数。

500但现实可不是乌托邦。

公司成立没多久,两位帅哥的想法就变了,谷歌里开始出现简单的文字广告。

一开始,广告还会带有明显的背景色,便于用户区分。那会谷歌员工还会嘲讽百度,说百度把广告做得跟原生搜索结果没区别。

500

但渐渐地,广告背景色越来越淡了。在 2013 年,谷歌干脆取消了背景色,取而代之的是一个 “ Ad ” 的广告标签。

半年后,细心的人们又发现 “ Ad ” 标签也变小了,宽度从最初的 40 像素变成了 22 像素。

再到后来的某一天,人们突然发现,谷歌里的广告不仔细看都分辨不出来了。

500

当初那个拒绝广告的搜索引擎,就在 “ 用户识别水平提高——广告主不满意——广告变得更像搜索结果——用户识别水平再度提高 ” 的过程中彻底变成了广告的模样了。

500差评君寻思,这要再循环个几十年,咱不得戴着显微镜上网了?

其实我不认为搜索引擎有广告就一定是坏事。

相反我也支持他们采取这种商业模式,因为只有无门槛,才能让所有人都能遨游在互联网海洋里。

可一旦选择了广告模式,就必须要在用户和广告主之间找到平衡。保证利益的同时时也要保证体验。

但让这种平衡又很难维持

引擎要维护吧,公司也要开展新业务吧。为了赚取更多利益,用户的体验就逐渐被忽略,成为了牺牲品。

500

500当然了,百度、谷歌们肯定考虑过付费搜索引擎。

但付费就意味会拦截大部分网民,而搜索引擎又是一个赢者通吃的行业,用户们选中一个后就不会再更换,这就导致广告商业模式在行业里不断死循环,没人愿意尝试新模式。

所以现在,有一个付费的搜索引擎出现了甚至还能盈利,差评君觉得是个好事,搜索引擎行业的窘境可能要被打破了。

如果国内有一个付费搜索引擎,定价也合理的话,那差评君绝对第一个支持。

因为免费搜索引擎的商业模式就是一场博弈。

他们在大海里撒网,而我们利用自己的经验,靠着走位身法,闪转腾挪,来躲避广告的捕捞。

500但说实话,这么多年了,每天都在反复上演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博弈,我确实也受够了。

图片、资料来源

A visual history of Google ad labeling in search results 

Kagi blog.What's next for Kagi? 

Wikipedia.History of Google 

The Anatomy of a Large-Scale Hypertextual Web Search Engine 

0x01 byte.2024 年,我为什么开始为搜索付费

500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