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厂跟造船厂短时间变不过来,一年半载转型战时体制,妥妥批量化生产是没问题的
【本文来自《世界是物质的,坦克产能是变不出来的》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张仲麟
你看看你这150艘航母里有多少条是护航航母,又有多少条是舰队航母。然后再看看护航航母是什么标准,舰队航母又是什么标准。如果你不知道啥是护航航母啥是舰队航母,那你直接看看卡萨布兰卡级和埃塞克斯级这两个有啥差别。
我金属材料工程机械工程出身!
世界是物质的,没错,论物质,中国现在是美国四倍左右!
洛阳金工实习时候,洛阳拖拉机厂,战时就是生产坦克的。这种军民两用企业是很容易转型的,你要说明天变坦克,那做不到,几个月,那是没问题的。
汽车厂跟造船厂,短时间是变不过来,一年半载转型战时体制,妥妥批量化生产是没问题的!
中国跟全世界打战,进攻不足,防守有余。再说中国也没跟全世界打战!世界是物质的,中国空军已经超越美国,A2AD区域内抽美国是没问题的!
以前公知吹日本时候,总能说日本战时,汽车就能变坦克,现在中国不行了?说中国嘛,要说明天就转型上架,那吹过头,要说一年半载后,还认为中国车厂转型不了,那太低估中国了!
我的发言并不想说服谁。但所有觉得“产能”可以爆的人,希望随便找个制造企业去干上两个月,再回头看自己的理念。
你提到的这些问题,不仅是中国会面临,其他国家也会面临。
我的发言并不想说服谁。但所有觉得“产能”可以爆的人,希望随便找个制造企业去干上两个月,再回头看自己的理念。
我的发言并不想说服谁。但所有觉得“产能”可以爆的人,希望随便找个制造企业去干上两个月,再回头看自己的理念。
如果中国造的坦克到了只能造底盘和炮管组装的地步,那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有能力大量造高配版的坦克?
关联部件的产能跟不上,制约的不只有中国的坦克产能,7其他国家也照样被制约。
我的发言并不想说服谁。但所有觉得“产能”可以爆的人,希望随便找个制造企业去干上两个月,再回头看自己的理念。
张作者的内容转自微博上”炮霸707”的博文,却没有说明,是不对的。
炮霸是陆军相关的业内人士,大部分发表都是可信的。但他的这些扩产能力的内容,我不赞同。
军工在和平时期,产量是很小的,因为购买和使用都很费钱,没有急迫的巨大威胁,产量高不起来,和民品的产量没法比。
因为产量低、品种多、竞争不完全,军工企业的组织形式和民用企业差别比较大,简而言之,比较偏向手工作坊,大部分军工电子企业在这种生产形式下,管理上相当混乱,和头部民用企业没法比。
头部民企对进入军工业兴趣也不大,因为军工业就是“钱少事多”的典范。
但如果真的世界大战,全力投入军工的情况下,局面会有很大改观,因为产量低品种多的痼疾立马解决了,产量大涨,品种数量大跌(不管用的淘汰了),头部民企纷纷全力投入,一年产两万辆坦克理论上是没问题,当然不是一年半载能拉得起来产能的,估计两三年了就能干到
大型的国有或者国有改制的钢厂战时都会被分配到合适的炼钢任务,不用我们操心。
一汽二汽叫汽车制造厂,上汽广汽也叫汽车制造厂,但他们不是一回事。
有人举福特的例子,福特那是有卡车制造能力的好不好?
你让上汽改行去造坦克相当于让他们重新建一家工厂,不是不行,但是绝对没有让三一中联改行来的效果好。
张作者的内容转自微博上”炮霸707”的博文,却没有说明,是不对的。
炮霸是陆军相关的业内人士,大部分发表都是可信的。但他的这些扩产能力的内容,我不赞同。
军工在和平时期,产量是很小的,因为购买和使用都很费钱,没有急迫的巨大威胁,产量高不起来,和民品的产量没法比。
因为产量低、品种多、竞争不完全,军工企业的组织形式和民用企业差别比较大,简而言之,比较偏向手工作坊,大部分军工电子企业在这种生产形式下,管理上相当混乱,和头部民用企业没法比。
头部民企对进入军工业兴趣也不大,因为军工业就是“钱少事多”的典范。
但如果真的世界大战,全力投入军工的情况下,局面会有很大改观,因为产量低品种多的痼疾立马解决了,产量大涨,品种数量大跌(不管用的淘汰了),头部民企纷纷全力投入,一年产两万辆坦克理论上是没问题,当然不是一年半载能拉得起来产能的,估计两三年了就能干到
。。前期几个月准备好,后面就快了。一年肯定搞定。
。。而且现在有增材制造,机器人等等新技术,也不像以前开模具那么费时间。
。。同时这一年时间,还可以对坦克等产品的工艺,进行优化。和平时期的磨洋工,保产线,养工人的生产方式,完全要抛弃。
。。最终就是一句话,销路决定一切。如果飞机坦克军舰导弹都是耗材,那生产肯定不是问题。
但是船厂只要不是太拉垮,三个月内完全可以量产。
作者不是说4000艘万吨军舰么,短时间肯定不行,举国力,给你年时间安排,年产4000艘万吨军舰,也不是干不出来!人家要求万吨,不是大小一起上,如果大小一起上,更快!
如果中国造的坦克到了只能造底盘和炮管组装的地步,那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有能力大量造高配版的坦克?
关联部件的产能跟不上,制约的不只有中国的坦克产能,7其他国家也照样被制约。
当然,如果爆2万辆白板59,只给它们配榴弹,那三年内上产量还是轻松的。
但是船厂只要不是太拉垮,三个月内完全可以量产。
你应该去学学地质跟地理吧。
紧急动员,动员出装备使用者是比较容易的,想动员出熟练且运转自如的产业工人集群,恐怕是把困难想简单了。
如果中国造的坦克到了只能造底盘和炮管组装的地步,那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有能力大量造高配版的坦克?
关联部件的产能跟不上,制约的不只有中国的坦克产能,7其他国家也照样被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