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赋需要后天的努力才能有效

看到文章:“考上北大之后,我发现天赋就是100%,努力很难去超越”,大家咋看?

本来是写评论的,一下子字数超过了,就自己发表了。

要说天赋,人人都有天赋。每一个人的大脑的神经细胞数量大约在140亿到160亿个(网上查询的数据),人与人的大脑细胞数量是相差不大的。

网上看到这样的信息:大多数人一生中只使用了自己大脑中(10%-15% )的神经元。

如果能一个人能够更多地使用自己的大脑,肯定能够得到更好的学习成绩。

我个人是不赞成把天才吹得神乎其神。

这种说法:“他发现天赋就是100%,努力很难去超越。”这是一种自我躺平的借口。

人的差异,主要是后天的环境造成了。

比如这个说:“他发现天赋就是100%,努力很难去超越。”,说这句话的同学,说明他的环境对于他的学习训练的严格和紧张的程度是非常有限的。他虽然在考试中获得了比较好的考试成绩,能够进入清华北大这样的优质大学。

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这个学生可能只用十分的努力,别人可能用一百分的努力。

可能他从比较晚的时候才开始努力,别人早就开始努力了。有条件的家庭,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在孩子身上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钱财进行培训。

在大家智力相等的情况下,

1、学习方法是一个起决定性作用的条件。如果家人或者在培训机构接触到高人——懂得教育和学习方法的人,人的能力就能够得到极大极快的提高。

2、开始学习的时间的早晚,对人的大脑的训练作用和效果是有巨大区别的。

学习的能力,其表现的特点就在于谁能够最大限度地集中注意力。注意力是对于人的学习具有非同小可的作用的。开始学习的时间越晚,头脑中的杂念越多;开始学习时间越早,头脑越单纯,越发能够集中精力。

所以,有的人说遇到一些年龄比较小的大学生,觉得他们的头脑特别的灵光,就是因为他们开始学习早,心里杂念少,能够非常有效地集中精力,思考问题时就能够实现效果倍增。

你一个年龄比较大的人,与一个很小就抓紧学生人去比较,纯粹就是自己泄自己的气吗?如果你也一样很小就开始学习,非常努力了,还是赶不上别人,这才能说明别人的天赋高。

如果把一个老头子与年青人比较头脑的灵活性,必然是年青人胜出。除非这个老头子是在某个专业中工作训练了一辈子的人,那就可能是老头子胜出了。

3、进入北大清华这类学校,就是去与别人竞争的,如果你认为别人是天才,你没有办法超过,说明你去错了地方。你应该到一个等级比较差的院校去,就有可能鹤立鸡群,那多自在啊?

4、人与人差距,实际上只有非常小的差距。可是,每个人都是都在努力进步的,因为你在努力,别人也在努力,如果你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学习能力和成绩,就会用天赋和天才来为自己开脱,

或许,别人只比你实际上只是强那么一点点,本来你只要坚持努力,就有可能赶上别人的。一旦自己把别人看成了天才,你就会放弃自己的艰苦努力,一放松,别人就进步更快了,你就永远也无法超越别人。

我们承认人与人是有一定的天赋差异,但是,不能把自己身体的同学、同事看作天才,如果你把自己的同学和同事看成了天才,你自己就会自甘做不如人的人了。

做人,在许多时候,就是一股子拼劲在决定到底是谁胜出?就是看谁能够坚持得更长久?或许在坚持中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