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孙子兵法》分析俄乌战争?还不如看看俄军的军事条例

《孙子兵法》是一本神奇的书。至今两千多年还没有过时。它不仅可以用于军事,许多人还把它运用到政治斗争、商业竞争,甚至谈恋爱泡妞上。越是这样可以运用宽泛的书,越是代表真理的书,在具体的问题上,反而并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有时觉得为了看懂乌俄战争,与其用《孙子兵法》来分析,还不如看看俄军或者北约(美国)的军事条例来的直截了当些。

兵书的作用其实很多时候就是“差生文具多”。

 

许多好学生根本不在乎文具

就兵书而言,世界上许多擅长作战的民族都是没有兵书的。就拿当年创造世界上最大帝国的成吉思汗来说,就没有兵书传世,许多优秀的将领也一样。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问题的另外一个方面在于,写兵书的民族往往不是最厉害的战斗民族,甚至说写兵书的时代也未必是打仗最厉害的朝代。就我们中国而言,我们兵书写得最多的时期、总结得最充分的时期,居然是军事实力最羸弱的宋朝。宋朝的军人就以《武经七书》为指导的,是武举人的教科书。

 

为什么差生文具多?

就我们这一代的男生而言,年轻时代多多少少有一点“武侠”梦,而老一辈的导演们,更喜欢拍一部武侠片作为生命的自述,从陈凯歌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张艺谋的大国情怀、李安的英文版的《情感与理智》的翻拍版的《卧虎藏龙》、到侯孝贤夹杂私货的舒淇在地上走来走去的《聂隐娘》等等。而且,身体素质越差,被别的男生霸凌越多,心中的“武侠”梦就越强,蓝衣少年白色跑鞋,马步站桩,在弄堂的角落里,“一步杀十人”,……

宋朝的军人写那么多军书,估计文化修养很好,虽然仗打得不好,但必须在纸上抒发。不仅要出一口鸟气,更重要的是要在纸面上找到解决方案。 

不读兵书的中国最厉害的将军

500

中国古代最厉害的将军是谁?霍去病。霍去病的军事生涯极短,只有从18岁到24岁而已。但仅仅就是这6年,他就凭一己之力,两度指挥河西之战,沉重打击了匈奴右部。汉武帝由此设立河西四郡,从此西汉与匈奴的势力发现开始消长发生显著的影响。之后更是在漠北之战中消灭匈奴左贤王部主力七万余人,追击匈奴军直至狼居胥山与姑衍山,分祭天地,临翰海而还。此战使“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而这位天生的将星,他的战法与前人都不一样。而且,这位年轻的将军对士兵也不是很仁爱。司马迁虽然很伟大,但是在他的《卫将军骠骑列传》的描写中对霍去病还是有微词的。更加重要的是,这位天才是不读书的,在《列传》中描述汉武帝想点拨他一下,想叫他学孙子和吴起的兵法,他的回答是,“看一下大的战略即可,这些兵书就不必全学了吧。”看这样子霍将军也是应付一下皇上,回家是不读书的。

天才绝大多数时候就是“老天爷赏饭吃”,譬如数学,与其说是你在学数学,还不如说是数学挑选了你。军事上也一样,霍去病是天生的将才,他不必读《孙子》而他的军事行动却是都反映了《孙子兵法》的精华。许多将领就是天生的,这也是教不会的,学不来的。凡人的努力只是让你来证明,老天爷究竟给你赏饭到什么地步。

而《孙子兵法》牛,为什么这么牛?中国的兵书这么多,为什么就这本目前还很红?就目前的乌俄战争中,我看许多中国的军事博主就还时不时地引用孙老先生的名言。因为《孙子兵法》是纯粹一本务虚的书,谈的是军事哲学,所以可以逾两千多年都不变,而且对军事的种种基本原理,总结的非常到位,诸如何时用兵、地形、虚实、行军等等。而对当时更加实用的书籍,则当时越实用,现在就越无用,譬如讲如何安营扎寨、如何进攻、如何排兵布阵、军事的典章制度如何、如何惩戒士兵等等,基本上就完全过时了。而宋朝的年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兵书都是关于许多具体的操作流程。

 

美军苏军条例与乌俄战争

对目前的乌俄战争而言,看《孙子兵法》能够得到的解答很少,反而是有些时候对照那些苏军和美军的条例,我们能够学到很多军事常识和知识。这些都是公开的材料。有许多进攻与防守基本原理的描述,更加具有现代战争的实际操作性,看着更加明白。

在经过多年的战争中,付出无数血的代价和经历了成功的案例,这些条例是高度总结了在具体的应用下,对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是什么。举几个例子,如果要度过一个桥梁,一排人应该采取怎样的队形?如果要进攻敌人的阵地,首先应该如何侦察,侦察几次?其次兵力如何配置?火力如何配置?之后军队进攻的顺序是什么样?林林总总,这些都是有套路的。

为什么AI是未来战争的制高点?就是因为在充分吸取了所有信息之后,AI系统可以为战地指挥官制定出一套最佳的方案。而且,这套方案是可以根据战地情况的变化而随时做出最优解的。而按照目前AI的发展,能够在智力上打败人类是绰绰有余的。那么两军的对垒一定程度上就变成了两套AI系统互相竞争最优解的过程。

500

指挥官的操作流程图

500

美国陆军条例2017年版

小结

拉高一点层次,不仅兵书如此,天下的书基本上也一样。读书有用吗?对天才而言无所谓,都是老天爷赏饭吃。对一般人而言,千万不要把读书神圣化。天底下没有什么“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事,包括《孙子兵法》。把书本捧得不切实际的民族,往往就是“差生文具多”。

 本文由公众号:【明州花公子】(ID:yuqihua_578)原创,喜欢我就点击关注我吧。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