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3计划——中国科技腾飞的翅膀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由于提出报告和邓小平批复的时间为1986年3月,故简称为863计划。
该计划选择对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7个领域,确立了15个主题项目作为突破重点,以追踪世界科技先进水平。
7大领域:一、生物技术;二、航天技术;三、信息技术;四、先进防御技术;五、自动化技术;六、能源技术;七、新材料。
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出台,863计划结束。
今日中国,让人眼花缭乱的各种科技井喷,或多或少都有863计划的奠基。
其中一个剪影:
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为国家“十五”期间“863”重大科技专项,分类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2003年,比亚迪宣布进军汽车制造。比亚迪原来是一家专门为手机配套电池的生产商。
2009年,五部联合共同启动“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
2011年,比亚迪在深圳上市。
……
今天我们看到的比亚迪,是电动车领域的领先者,可又有多少人看到过比亚迪十年前的艰难?又有多少人想过,比亚迪凭什么能挺过前期的艰难,完成制造技术与工艺的积累,从而厚积薄发?
电动车,最重要的是电池储能与驱动技术,而电池储能与驱动技术没有市场的广泛应用,也很难迭代成熟提高。
比亚迪最早得到的电动车大订单,是公交电动汽车的订单。品,你细品!
从来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也没有脑筋急转弯的创新。
生在这个时代,却看不到这个时代真正的光辉与荣耀,只会在事实结果出现后臆想解释,多可惜!
附录
应王侯将相史观派的倡议,普及一下“科学的春天”这个说法的由来。
1978年春天,全国科学大会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5586名科学工作者出席了这次大会。
邓小平在大会开幕式上发言,明确提出了两个重要观点:“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与“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以前“搞技术是不是走白专道路?”、“知识分子是不是工人阶级之外的臭老九?”等等问题,自此画上了句号。
闭幕式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王琦宣读了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的书面讲话《科学的春天》,并刊登于第二日的《人民日报》。文中结尾写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这是科学的春天,更是所有中国科学工作者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