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冲IPO的绿茶集团,仍少了一个有吸引力的“增长故事”?

“初代网红餐厅”又启程了。

6月19日,绿茶集团再次递交招股书,拟香港主板IPO上市。这是其继2021年3月29日、2021年10月5日、2022年4月8日向港交所递表后的第四次申请。

整体来看,绿茶集团的IPO之旅并不顺利,也一定程度反映出当前资本市场对餐饮企业的态度和要求。

首先不可否认,绿茶集团立足的休闲中式餐厅赛道具备一定前景。公开数据显示,2019-2023年,休闲中式餐厅市场的总收入由4075亿元增至498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1%,并预计2028年该市场收入规模将达7672亿元。

这一背景下,绿茶集团借“融合菜+性价比”的打法,实现了较快成长。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绿茶集团的营收分别为22.93亿元、23.75亿元、35.89亿元,呈现增长之势。

与此同时,其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绿茶集团新开门店数量分别为59家、47家、89家;截至2024年6月11日,门店总数为382家。另外,灼识咨询资料显示,2023年,在中国内地休闲中式餐厅品牌中,按餐厅数目计,绿茶集团排名第三,按收入计,绿茶集团排名第四。

但是,业绩也有另一面,即盈利能力较为薄弱。根据招股书,2021-2023年,绿茶集团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38亿元、0.25亿元、3.03亿元,经调整净利率则分别为6.0%、1.1%、8.5%,波动性较为明显。

500

固定开支较大无疑是影响利润的关键因素,从招股书来看,由于加速拓店,其各方面的成本一直保持较高位。以2023年为例,原材料及耗材成本约12.05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为33.6%;员工成本约9.11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为25.4%。

与此同时,品牌的性价比策略也对盈利有较大影响。据悉,绿茶集团人均消费水平基本在60元左右。不过,联系市场竞争形势来看,这也是重要的突围动作。

具体而言,当前餐饮赛道正越来越拥挤,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21日,餐饮相关企业累计注册310.99万家,较上一年同期多了47.6万家。而就绿茶集团所处的休闲中式餐厅市场而言,入局者也较多,绿茶集团虽然排名靠前,但其以收入计的市场份额仅0.7%。

反映经营质量的翻台率也有所下降。据悉,过去绿茶集团最高的日均翻台率能达到6-8次,但目前仅在4次左右。

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性价比的需求,成为企业重要的发力锚点。此前,《2023年中国餐饮消费趋势》报告曾揭示:餐饮消费目前已经显现出“第四消费时代”的特征。据了解,在这一新消费时代,朴素主义、实用主义、本土化特征开始冒头,消费者不愿为过高的品牌溢价买单,而是更加关注简约、共享的消费体验。

目前,绿茶集团显然抓住了这一需求变化,并付诸行动,但要想同时维稳利润水平,还是需要企业有更加全面的考量。

其实,餐饮品牌更需抓住的还是产品本身,在消费需求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丰富产品品类、提高产品品质,从而由“性价比”走向“质价比”,或更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00

而在产品打造方面,绿茶集团其实具备一定优势,即其采取“融合菜”模式,能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菜品选择,进而吸引更广泛的消费群体。据了解,绿茶餐厅的主打菜有石锅鸡汤豆腐、面包诱惑、绿茶葱香烤鸡、龙井虾仁等,部分菜品已长销十年。

后续企业在产品创新上不断发力,或能更大程度推动增长空间扩大。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