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新片,专治班味过重

作者 | 柳飘飘

本文由公众号「柳飘飘了吗」(ID:DSliupiaopiao)原创。

你有过鸡同鸭讲、对话完全不同频的体验吗?

没有的话,推荐看看下面这典中典片段;有的话,也可以好好忆一下当年——

- 像你这样的中年人,往往面临着双重压力。

- 中年人?

- 你是中年人啊,你比我还大两个月。

- 你还记得我生日?

- 啊?

是不是脚趾已经尴尬得抠出了一个客厅?

但以上对白发生在胡歌和高圆圆之间,你又会觉得无比自然。

500

确切地说,是新片《走走停停》里胡歌和高圆圆分别饰演的角色之间。

男,吴迪,35+失业返乡脆皮青年。一头小卷毛,黑框圆眼镜,松垮垮的衬衫裹着松垮垮的躯壳,就像伍迪·艾伦主角乱入西南小城。

女,冯柳柳,吴迪的高中同学。离异的单身妈妈,在当地电视台做纪录片导演。

学霸兼班花的冯柳柳,可能曾是吴迪的暗恋对象。多年后被“女神”主动邀约,后者内心的小期盼和小雀跃不时冒个泡,思路跑偏,因此时不时会抓错重点。

这类让人会心一笑的舒适设计,在片中俯拾皆是,勾勒出电影独特的喜剧风味:轻盈落地流喜剧

它与角色的生命体验相连,同时聪明地消化了演员的个人特质。

烫知识:胡歌和高圆圆可谓内娱同年龄层最“佛系”的顶流艺人。

事业上,他们偏爱“走走停停”。

不轧综艺,尽量减少曝光度,只选择自己想拍的作品,甚至都有类似的“退圈”言论。

500

身患“脆皮青年”和“班味儿患者”两重当代社畜重疾,飘被这部新片治愈得通体舒畅:没想到“宝总”变“废柴”,反而更香。

500

“逃离北上广”,这几年来从口号日益具象为行动。在当下熙熙攘攘的“返乡潮”大浪中,胡歌饰演的吴迪是小小的浪花一朵。

北京“卷不动”回老家,废柴青年的小确丧,被他精准拿捏。

家乡看似晃晃悠悠的慢生活,没他想象中那么简单。

找工作时,他引以为傲的资本,反倒变成拖累,在生活的天平上一块块加码,将“安逸”二字高高翘起。

有时,是觉得他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公司不想付出额外的培养成本。

有时,是认为他年龄大,一句“不招35岁以上的人”就卡死了他。

有时,是嫌弃他不切实际。他夸夸其谈的快乐与鼓励式教育理念,在成绩至上的绩效面前沦为笑柄。

500

苦,成为人生某一阶段的常态。

对此,胡歌形容吴迪像个陀螺,总是原地打转,用有些滑稽的姿态,以陀螺旋转的方式来缓解生活带给他的压力。

吴迪习惯把苦吞进肚里,嚼吧嚼吧榨出点甜的余味,再把渣滓一口吐掉。

他擅于自嘲,更擅于鸵鸟般自我安慰、自我激励。

“返乡”在别人看来约等于混不下去,吴迪给它包裹上漂亮的糖衣——他把比喻人生成赛跑,“大家说我跑得慢,以为是我偷懒,其实我是想把力气留到冲刺的阶段。”

他特别会自我调剂,从不内耗自己。

没事干怎么办?

或瘫在家里沙发上,拿遥控器都懒得起身,用脚代劳。

500

或看街边的老汉下象棋,坐在无人的秋千上放空。

500

或和小孩哥玩游戏,孩子心性的只想赢,把小孩惹哭了,他在一旁嘿嘿直乐。

500

他软得像滩泥,其实外柔内刚,拒绝向讨厌的生活举白旗,执拗又天真。

工作屡屡被拒,他爸厚着老脸带他去探望老友,磨下一份体制内的工作。他却在接到Offer时,拒了难得的铁饭碗。

他好像彻底放弃了原先的道路,却悄悄把难产的成果塞在枕头下,似乎伴着它入眠,梦里也能有几丝光亮。

都说“大城市装不下肉身,小城市容不下灵魂”,有些废柴的吴迪其实活得很明白,努力在肉身和灵魂间寻找平衡。

一旦遇到喜欢的事儿,他就会全力以赴,不计较成败得失。

500

吴迪的“傲娇”属性及“表演型人格”,在与冯柳柳(高圆圆 饰)相处中一层层被剥开。

与冯柳柳意外相遇时,恰逢他人生的谷底:北漂受挫回家,一时找不到工作,在家“啃老”问老妈要零花钱,每周混在老年人堆里排队领免费的鸡蛋。

当电视新闻镜头精准捕捉到他这个“异类”时,尴尬的重逢给彼此关系奠定了基调。

500

相比“脆皮青年”吴迪,冯柳柳面貌气质截然不同。

身为需要承担养娃压力的单身妈妈,冯柳柳活得很用力。

她工作积极,态度认真,时刻保持得体的妆容和姿态。情商高的称呼是精致白领,情商低的说法则是:班味略重。

冯柳柳与吴迪间的错位感,用一个场面就能概括。

冯柳柳问吴迪怎么在这儿排队,吴迪摇头晃脑地回了一句:“我最近在Gap当中。”

“给啥子?”小城生活的冯柳柳完全没听懂这个假大空的“高端词汇”。

500

她是镜头,如实记录下吴迪的点滴生活;她更是面镜子,照见吴迪更真实、更鲜活的自我。

在老同学面前,吴迪一开始总有卸不掉的“偶像包袱”。他内心的自尊、自负与自卑纠结成毛团,把他弄得有些拧巴甚至可笑。

正如相遇时他把“待业”包装成“韬光养晦”般,他努力想在冯柳柳面前证明自己。

于是,冯柳柳拍他的纪录片前,他翻箱倒柜找出小学时的奖杯摆在柜子上。

镜头对准他时,他假装不经意地起身,踱步到柜子前,手拂过奖杯,淡淡地补充一句:“因为我想隐藏实力,所以看起来,总是一副大器晚成的样子。”

500

但吴迪这些自以为是的小聪明,骗不了对他知根知底的冯柳柳。

冯柳柳有川渝女人直爽的底色,看破也能说破,会干脆地表明态度:

你能不能真实一点?你觉得现在是真实的你?

500

吴迪高中时有个外号。他一直以为是“聪聪”,形容他聪明。

结果冯柳柳告诉他,那个外号是“葱葱”,只不过是形容他头发蓬起来像小葱的样子。

如同这个误读了多年的外号一般,冯柳柳拍出了吴迪忽略的、看不见的甚至误会的种种细枝末节,丰富了他的侧面。

意外重逢开启了两人窥见另一个世界的窗,他们在日渐的接触和了解中,改变着彼此,也蜕变了自己。

冯柳柳不矫饰,但安于现状,吴迪让她有了走出去的勇气。

吴迪则从冯柳柳那里,学会了更坦然地面对自己,不再一味退缩与逃避。

500

《走走停停》有个很妙的结尾。

数年后,吴迪和冯柳柳在堵车的公路上相遇。两辆车里的两个人,都已翻开生命里全新的下一篇章。

在各自的轨道上,两辆车走走停停,不断交替。既呼应片名,也是人生的缩影。

什么是走与停?

它是“卷”和“躺”,是“远方”与“故乡”,是活着的两种状态。

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是力争上游,学习、考试、比赛、考证……有无数的“小镇做题家”为远离“小镇”而不懈奋斗,似乎停下来、往回走就等于面对羞耻和承认失败。

但怎么会有一直奔跑却从不觉得苦和累的人?停不下来,只不过是因为内心的虚弱、胆怯与恐惧。

幸运的是,吴迪作为“走走停停”理念的代言人,背后有一整个家庭做后盾。

当下快速发展、变化迅猛的社会,往往会使人产生不确定心态。其实,生活的层次感不在远方,而是需要发现附近,从附近出发。而家,就是最小单位的附近。

吴迪家是很典型的家庭。

他返乡发展的决定,曾被一家人轮番发表意见。

妈妈江美玲(岳红 饰)直言他“就是混不下去了”“你差的是实力”;妹妹吴双(金靖 饰)吐槽他“是持久力的问题,男人干什么都坚持不了太长时间”。

500

爸爸吴明发(周野芒 饰)嘴巴更毒,大胆开麦:“是金子在哪里都是金子,是坨屎在哪里都是坨屎。”

家人们好像没一个人看好吴迪,听取衰声一片。

不过,骂归骂,真轮到动起手来,大家还是默契地站在吴迪这边——这才是人间真实,行动比任何嘴炮都有说服力。

吴迪开拓的新“赛道”,妹妹出力,妈妈出人又出钱。

吴父压箱底的私房钱,被妈妈撺掇儿子翻出来。留下一句“Last Chance”(最后一次机会),妈妈潇洒离开,眼神里含着对儿子的鼓励与期待。

500

吴父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对吴迪的态度更暧昧和模糊。

他习惯性对孩子泼冷水,唱反调,嘴硬,心眼小,一有不如意,就一瞪眼二扔东西三想掀桌子。

妈妈和女儿都帮吴迪忙时,他不但冷眼旁观,还时常公然嘲笑。背着手,仰着头,“爹”味重得要冲破天灵盖。

500

换其他人来演,这就是个面目可憎的糙老汉。

但在《爱情神话》里演“老克勒”的周野芒,将角色身上诸多小毛病轻轻举起,加入几丝孩子气的小调皮甚至小可爱,让其后的人物转变合情合理。

提示大家,千万盯紧后半段,吴父有段高光戏,一下子勾得飘眼眶都红了,明白了“父亲”二字承载的分量,也读懂了“走走停停”。

《走走停停》的英文片名是“gold or shit”,扣合了吴父的话,也对戏内戏外每个人提问:成功就是金子,失败就是屎吗?谁能准确给出成功与失败的定义?

生活在现代都市里,我们习惯了过45度人生——卷不动,躺不平,经常内耗,与自我较劲,身体与精神双双“脆皮”。

建议“班味儿患者”都来看看《走走停停》,它是最适合打工人度过“骡马假日”的特效药。

它没有高高在上的批判,也没有故作清高的姿态,只是给大家呈现了另一条道路和另一种可能性,告诉大家:生活归根结底是自己的,与其走给别人看,倒不如偶尔停一停。

恰如片中吴母所说:“你不用是屎也不用是金子,就是一个普通人就好,走走停停就是人生的常态”。

本文由公众号「柳飘飘了吗」(ID:DSliupiaopiao)原创,点击阅读往期精彩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