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流罩上的新突破|“神奇泡沫”让火箭拥有“全景天窗”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近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院一部设计、一院703所研制
适配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的4.2米直径
全透波火箭整流罩顺利交付
▲ 采用全部国产化材料的直径4.2米全透波整流罩
在这种全透波火箭整流罩方案中
前锥的主要材料
是一种神奇的“泡沫”
以前要进口
而这次使用的材料
是咱们中国自己生产的!
那么,什么是“全透波”整流罩?
有什么用?实现国产的意义在哪呢?
▲ 长三乙火箭点火升空
话说运载火箭从静静伫立
加速到每秒数公里
只需几分钟的时间
可谓是地球上
最“拉风”的交通工具
不过,坐在火箭顶端的卫星
(以及探测器、飞船等载荷)
娇贵得很,可吹不得“风”
要考虑到温度、冲击、噪声
等各种环境挑战
这就需要整流罩来保护卫星
同时也让火箭顶端
保持最“帅”的流线型
从而更轻松地飞天
▲ 整流罩中的风云二号气象卫星
但这还远远不够
在研制卫星的“理工暖男”眼中
卫星飞天就像“热恋女友”出门
连从火箭待发到整流罩分离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
都要保持“通话”——
“冷不冷?”“热不热?”
“吵不吵?”“饿不饿?”
“坐得‘舒服’吗?”
“‘心情’好不好?”
“快要‘下车’啦,准备好了没?”
……
一秒钟联系不上就“浑身难受”
▲ 长三乙火箭整流罩分离(示意图)
早期的整流罩通常是由不透电磁波的
铝合金面板和铝蜂窝制成
虽然坚固轻巧
但也断了“手机信号”
为了让“暖男”们和卫星全程“通话”
要在卫星天线对应整流罩的地方
开个小“天窗”,装上透波材料
每型卫星的天线朝向不同
整流罩的“开窗”方向就要随之改变
随着我国火箭发射密度越来越高
火箭“去任务化”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让每一枚火箭能适应更多任务
进而动态调整任务
我国航天人采取一系列方法
研制“全透波”整流罩就是其中之一
这就像一个“全景天窗”
无论卫星以什么姿势拿“手机”
都能有信号
免去了开“天窗”的工序
进一步缩短了火箭研制周期
提高了任务适应性
新型整流罩既能“全透波”
又能发挥降噪、隔热等保护作用
还保持着轻巧的体重
主要是因为前锥采用了100%闭孔结构的
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PMI)材料
以前,国产PMI泡沫夹心材料
性能不稳定
我国研制该型全透波整流罩
只能从国外进口材料
为了实现新型整流罩的全国产化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703所
牵引国内协作单位
从材料纯度、分子质量、
优化发泡工艺等方面
确保产品稳定性
最终,我国成功研制出
力学性能、工艺性能等方面
与进口材料比肩的PMI泡沫材料
并实现在整流罩上的应用
▲ 新型国产PMI泡沫夹心材料
后续,这种新型“全景天窗”
将会在更多型号上推广
此外,由航天需求牵引研制出的
这种新材料,还可用于
高端医疗、娱乐、体育器材等领域
服务我们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