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称中国是修正主义大国,中国:这锅我不背
在昨天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人问道五角大楼在首份《美国防部印太战略报告》中指称中国是“修正主义大国”,企图“破坏国际体系”。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表示:美国国防部在发表的印太战略报告中对中方进行无端指责,我们完全不能接受。所谓“修正主义大国”“破坏国际体系”,这些帽子统统扣不到中国头上。中国始终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迄今已经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了超过500多个多边条约,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中国将继续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
反观美国,虽然满口“规则”“秩序”,行动上却大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霸权主义。比如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签署国家有190多个,美国退出了。伊核问题全面协议经过联合国安理会核可,美国退出了。还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等国际组织,美国也都退出了。美国是WTO重要成员,但却公然违背多边贸易规则,频频使用和挥舞“关税大棒”。所以是谁对国际规则和机构合则用、不合则弃,国际社会看得清清楚楚。
美国现在所指责中国为修正主义(revisionist power ),需要注意的是,此“修正主义”非彼“修正主义”。
中国当年指责苏联为修正主义,是说的Marxist revisionism。
这里的修正主义指“社会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使用源自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苏两党、两国交恶之后,苏共领导集团继续干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内部事务,甚至动用武力的行为。苏联还在中苏、中蒙边境陈兵百万,时时制造挑衅事件。
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中苏两党对马列主义一些理论问题、国际共运某些原则问题以及当代世界形势若干重大问题,出现一些不同看法。对于这些分歧,毛泽东始终主张通过内部讨论来解决,而不应影响两国正常关系。但赫鲁晓夫从追求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的外交战略出发,一心想把中国纳入他的战略体系,并为此不断对中国施加种种压力,致使意识形态的分歧扩大到国家关系上,中苏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日趋激烈。
美国此次指责中国为“修正主义”,则是说中国在promoting a revised attitude to a previously accepted situation or point of view
大意说中国试图在国际政治秩序中推行一种态度或价值观,并且这种态度试图修正此前已经被广泛接受的形势和观点。
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政策,以及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声誉,而在今年3月,意大利总统孔蒂表示“一带一路”对意大利是好消息
美国《华盛顿邮报》3月25日文章,原题:中国在欧洲打下印记 意大利探险家、商人马可·波罗远游中国已过去7个多世纪。如今,北京的使者们正在欧洲打造自己的滩头堡。意大利成为第一个正式加入中国雄心勃勃的“一带一路”倡议的七国集团国家。“一带一路”是中国领导的一个庞大计划,如今正逐步影响全球地缘政治——也令西方一些首都的决策者感到不安。
《华盛顿邮报》罗马分社社长奇克·哈兰写道:“意大利经济低迷几十年,他们说(加入‘一带一路’)潜在经济利益很大,难以忽视。但在追求新丝路时,意政府与西方最强大的国家阵营脱队,不顾特朗普政府的意愿,这凸显欧洲内部有关如何与中国的全球扩张雄心打交道的争论。”
过去10年来,中国企业收购欧洲13个大港口的股份。如今,一些官员察觉到意大利面临特殊的机遇。意工业家联合会国际事务副主席马蒂奥里说:“与我们的欧洲朋友比起来,我们进口多出口少。所以,我们能利用的潜力很大。”

在欧洲其他地方,一些人却有点皱眉头。在北京看来,罪魁祸首是美国。特朗普政府批评中国的海外基础设施项目,并竭力游说其欧洲盟友拒绝中国电信设备企业华为。令人惊讶的是,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推表达对罗马的不满。
但专家们认为,白宫有时候是自毁长城,比如对欧盟国家采取敌意的贸易政策,给某些欧洲企业贴上“国家安全”威胁标签,借以为保护主义关税开脱。一些欧洲官员认为,他们的国家能够抵御中国的威胁。与此同时,鉴于特朗普政府的民族主义政策,他们也对美国要求禁止华为或反对参与“一带一路”持怀疑态度。
分析家雅各布·沙皮洛撰文称,“若这种形势下美国能采取的最佳措施,就是威胁加征关税或其他经济惩罚措施,那这表明了一种僵化的自以为是。这种自以为是通常出现在超级大国对权力想当然或无法保住相对优势的时候。中国宣布‘一带一路’倡议数年后,美国的反应居然是发生气的推特。这对中国战略的助益远远大于任何(投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