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活化石——谏壁电厂
国家能源集团谏壁电厂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安装、自行完善的特大型火力发电厂,是华东电网的重要枢纽电厂——横,可连接沪宁两端;纵,可连接苏南苏北。
谏壁电厂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东郊的谏壁镇,南与镇常公路接壤,北靠长江,交通十分便利。谏壁电厂所在位置的长江江岸稳定,可建万吨级码头,万吨级海轮可直泊厂区码头。
谏壁电厂六十多年的创建发展史,七期工程14台机组的建设历程,堪称新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史的生动缩影。
谏壁电厂安装的火力发电机组涵盖了高温高压机组、亚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这条技术演进之路也正是中国电力工业火电技术的发展线路。
谏壁电厂见证了国产火电机组从不成熟到成熟,从落后到领先的全过程,是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活化石!
2000年前谏壁电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
谏壁电厂的建设始于1959年,工程的全部设计和施工分别由华东电力设计院和江苏省电力建设公司第三工程处负责。
谏壁发电厂一期至五期建设工程历时28年,通过五期工程的建设建成了10台发电机组,并在1987年一跃成为全国发电装机容量最大的火电厂。
1、第一期工程安装1台2.5万千瓦的火电机组,主设备由波兰制造;
2、第二期工程安装2台5万千瓦机组,主设备由捷克斯洛伐克制造;
3、第三期工程安装3台10万千瓦机组,除了6号机组的汽轮发电机是苏联制造,其余主辅设备均由国内制造;
4、第四、五期工程各安装2台30万千瓦国产机组。
1987年9月,谏壁电厂五期工程全部完成,合计安装机组10台,总容量达162.5万千瓦,其中国产机组6台,占总容量的86.16%,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并且将这一殊荣保持了十年之久!
谏壁发电厂10台机组建成投产后,成为华东三省一市的枢纽电站,全厂年发电量占当时江苏电网的30%,占华东电网的1/10,对江苏省和华东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90年谏壁电厂的发电量达100.41亿千瓦时,首次实现“百万电厂、百亿电量”的阶段性目标,发电量占江苏省发电量的四分之一!
谏壁发电厂的建设,从1958年选择厂址开始,至1987年10号机组投产,历时近30年。在这30年的建设过程中,谏壁电厂也经历了诸多磨难。
谏壁电厂从一期工程开始,建设过程就历经波折。
一期工程的发电机组是波兰制造的,在建设初期还得到了波兰技术专家的支持。但由于中苏关系破裂,波兰专家在60年代初全部撤离并带走大部分技术资料,谏壁电厂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后续的建设和设备安装。
一期工程是在“大跃进”时期开工的,随后国家严重的经济困难使得谏壁电厂的建设在“停缓建”一年半时间后才恢复,第一台机组一直到1965年6月才投产。
虽然困难重重,挑战不断,这并没有阻止谏壁电厂的发展。
谏壁电厂二期工程安装2台捷克制造的5万千瓦机组,这两台机组早在1961年就由捷克斯洛伐克运抵宝鸡电厂,但部分设备在国际联运途中丢失。
由于国家计划调整这两台机组未能在宝鸡电厂安装,运抵后露天堆放达3年之久,锈蚀严重,设备缺陷较多,整修工作量大。
1964年10月,根据国家计委通知,由华东电业管理局、谏壁电厂和华东电力建设局等领导成设备接收组,并配备专业人员共50余人赴宝鸡电厂,进行设备清点、鉴定及接运工作。经艰苦紧张的工作,1965年5月,将4529吨设备分别装车皮176辆经铁路运抵镇江后转运谏壁发电厂施工现场。
谏壁电厂二期工程历时十九个半月,于1967年1月28日竣工,两台机组建成后全厂总装机容量达到了12.5万千瓦,年发电量6.42亿千瓦时,占当时江苏省发电量约22% 。
谏壁电厂三期工程于1966年9月1日破土动工,此时“文化大革命”已开始,电厂的建设不可避免的受到严重影响。
在那个特殊时期,党政组织陷于瘫痪,规章制度被当作“管、卡、压修正主义黑货”批判,工程施工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经常处于停顿、半停顿状态,进展十分缓慢。
整个三期工程工期长达6年零4个月之久,远超正常建设周期,但是在广大建设者们的努力下,三期工程仍然建成了3台火电机组。
1978年1月,经国家批准,谏壁电厂上马第四期工程两台30万千瓦国产发电机组。
30万千瓦亚临界火电机组是当时国内自行设计、制造的单机容量最大的机组,安装如此高参数大容量发电机组在江苏省内尚属首次,210米高的烟囱也创下了全国之最。
四期工程最大的难题是技术尚不成熟的发电机组。第四期工程安装的30万千瓦亚临界机组是当时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容量最大的机组,也是蒸汽参数最高的火电机组,但是由于技术尚不成熟且设备又制造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其它电厂已经投产的同类型机组事故多,运行不稳定。
谏壁发电厂7号机组是制造厂生产的第五台,1975年9月出厂;8号机组为制造厂生产的第七台,1980年12月出厂。这两台机组在设计、制造、材质、工艺装配及辅机配套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加上管理混乱,机组在露天存放一年半,锈蚀较严重。
作为多项“首次”的试验田,谏壁电厂的广大技术人员和职工克服了重重困难,为国产30万千瓦机组的安装调试积累了成功经验。
经过5年建设,四期工程两台机组相继投产,总装机容量达到102.5万千瓦,成为了华东地区首家百万电厂,谏电人期待的百万电厂宏图经过两代人24年的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
在四期工程竣工的同年,谏壁电厂又紧锣密鼓地投入到第五期工程两台30万千瓦机组的建设当中。
1987年9月,五期工程第二台30万千瓦机组正式投产,谏壁电厂以162.5万千瓦总装机容量成为了全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厂。
在整个90年代,谏壁电厂没有继续建设新机组,工作重心在已有机组的完善和稳定发电。
从1990年至2002年,谏壁电厂每年的发电量都在100亿千瓦时以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电力工业。
2000年后谏壁电厂的改造和发展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电力工业的技术不断进步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谏壁电厂前期安装的火电机组不仅发电容量小,而且蒸汽参数较低,已经变得十分落后,有必要更新机组。
谏壁电厂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从90年代末开始准备实施“以大代小”工程,用两台33万千瓦亚临界机组替代原有的1~6号机组,这就是谏壁电厂的六期工程。
两台大容量机组分别于2004年9月、2005年7月顺利建成投产,至此谏壁电厂总装机容量达198万千瓦,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向绿色环保发展转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07年,谏壁电厂开展百万千瓦机组建设研究工作,利用原先1~6号机组的场地建设两台百万千瓦机组。
2007年12月12日,国电谏壁发电厂运行了40多年的六台小机组的三座100米高钢筋混凝土烟囱相继定向起爆,爆破拆除一次成功。这意味着该厂“上大压小、节能减排”工作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谏壁电厂的技术专家主动提供设计方案,摆脱了设计院之前提出的工程所需面积不够的困局,最终建成了全国占地面积最小的两台百万千瓦机组。
2009年5月,谏壁电厂七期工程第一台100万千瓦机组正式开工,2011年5月投入商业运营,第二台机组于2012年6月并网发电。
至此,谏壁电厂总装机容量达到398万千瓦,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让建厂半个多世纪的谏壁电厂焕发出蓬勃生机!
随着电力工业装机容量的增长和发电技术的发展,谏壁电厂4台早期国产30万千瓦机组也到了改造的时期。
2020年9月16日,谏壁发电厂4台30万机组配套的四座锅炉房被成功爆破拆除。
2021年5月28日,谏壁电厂#7~#10发电机组烟囱拆除爆破,至此谏壁电厂#7~#10发电机组所有爆破拆除作业圆满完成。
至此,谏壁电厂在2000年前建设的10台火电机组被全部拆除完毕,谏壁电厂淘汰了所有的老旧发电机组,步入了发展的新时期。
向过去告别或许会有些伤感,但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过程。
现在的谏壁电厂拥有4台机组,其中2台是最先进的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这两台机组的年发电量就可以达到过去10台机组的发电水平,但是消耗的煤炭更少,污染物的排放更少!
谏壁电厂是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活化石
50年代末,谏壁电厂当时还只是长江边上的一片荒滩野地。来自五湖四海的一大批电力建设开拓者响应党的号召,满怀建设社会主义电力事业的豪情壮志来到谏壁安营扎寨,住芦棚,喝浑水,拉开了建设谏壁电厂的序幕。
这些建设者们在党的领导下,经过近30年的艰苦奋斗,克服了重重困难,通过五期工程的建设建成了10台发电机组,把谏壁电厂发展成当时全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厂。
2000年后,谏壁电厂在六期工程中“上大压小”,新建了2台33万千瓦机组替代最早的1~6号机组;此后在七期工程中利用1~6号机组的场地,建设了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
2021年,谏壁电厂拆除了7~10号30万千瓦亚临界机组,至此谏壁电厂前三十年建设的10台发电机组全部被更换。
向过去告别总是难免令人伤神,但是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这却是必须的。正是通过这些拆迁改造,谏壁电厂才能安装最先进的火电机组,才能实现新生。
谏壁电厂是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活化石,谏壁电厂60多年的发展史是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缩影。
从苏联和东欧国家援建的火电机组,到首批国产亚临界机组,再到现在最先进的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谏壁电厂安装了中国电力工业发展过程中几乎所有代表性的火电机组。
谏壁电厂的发展见证了中国电力工业火力发电技术的不断进步:从苏联和东欧进口的高温高压机组,到国内尚不成熟的亚临界机组,再到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谏壁电厂的设备也从落后发展到全球领先水平。
谏壁电厂的发展也充分证明了技术的重要性:谏壁电厂前6台机组的装机容量仅有42.5万千瓦,前10台机组的装机容量仅有162.5万千瓦,而现在一台机组的容量就有100万千瓦。
技术的进步不仅使得火电机组的容量更大,蒸汽参数的提高使得发电效率更高,生产相同的电力只需要消耗更少的煤炭。
中国电力工业是所以在2000年后的发展速度能够显著加快,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技术的进步!
参考资料:
1、《江苏省志-电力工业志》
2、《谏壁发电厂志:1958-1990》
3、《谏壁发电厂志:1991-2002》
4、《党旗下的谏电记忆》,国家能源之声。
在前面加定语之后,应该没错。
这一段文字里有煤或者油?燃油燃煤都是火电,不是水电。当时也就火电水电。
还是我说的那样,我想可能是望亭电厂不属于江苏管辖,所以才有江苏省内首次之说。
不过,老兄的系列一直在看,很不错很好的。
30万千瓦亚临界火电机组是当时国内自行设计、制造的单机容量最大的机组,安装如此高参数大容量发电机组在江苏省内尚属首次,210米高的烟囱也创下了全国之最。
这一段是不完全对的,
望亭发电厂成立于1958年,一期工程装机8.8万千瓦,二期工程装机11.2万千瓦。1974年和1976年,相继建成2台30万千瓦燃油机组,其中1974年投运的12号机组是我国第一台投产的国产30万千瓦机组。
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我想可能是望亭电厂不属于江苏管辖,所以才有江苏省内首次之说。
在前面加定语之后,应该没错。
30万千瓦亚临界火电机组是当时国内自行设计、制造的单机容量最大的机组,安装如此高参数大容量发电机组在江苏省内尚属首次,210米高的烟囱也创下了全国之最。
这一段是不完全对的,
望亭发电厂成立于1958年,一期工程装机8.8万千瓦,二期工程装机11.2万千瓦。1974年和1976年,相继建成2台30万千瓦燃油机组,其中1974年投运的12号机组是我国第一台投产的国产30万千瓦机组。
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我想可能是望亭电厂不属于江苏管辖,所以才有江苏省内首次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