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的两个细节

中美贸易战最近相互出招,双方都有一种打持久战的架势,但是最近有两个细节比较有意思。

第一、特朗普连续对墨西哥、印度举起贸易战大棒,甚至差点把关税棒打到澳大利亚头上。据说莱特希泽都未提前知道特朗普要对墨西哥的加税。莱特希泽是贸易谈判强硬派。

第二、IEEE解除对华为的限制,据称是其要求美国商务部对美国政府的“华为禁令”就其所在领域进行了说明,发现没有合规风险。

第一点说明特朗普对墨西哥加税,没有和其贸易代表沟通。另外,在中美正在贸易战的同时,特朗普的多线出击,值得思考。虽然特朗普一贯是天下唯我独尊的作风,但是从其以往的言行来看,大概可以做以下推测:

1、特朗普是个希望兑现承诺的人,不管是为了选票还是为了其心中不切实际、违反现实规律的执念(因为他就是那个只能是他喊出“you are fired”的、可以以疯王称号和美国历史转折点载入美国史册的拉风男人);

2、特朗普是个爱面子的人(怼天怼地怼CNN);

3、特朗普心里对中美俄欧各自的实力是大概有数的(一直希望联俄抗中);

4、特朗普的极限施压的交易艺术是分对手的(能不讲道理就不讲道理,除非逼不得已了)。之前打压中兴尝到了甜头,把中国的退让当成了软弱。

5、中美谈判走到这一步(中国也有一定责任,之前太软),特朗普处于骑虎难下的处境,之前话说得太满,退则打脸,进又不可能。特朗普意识到了中国的底线、意志和决心,也意识到无法在中国这里占到更多便宜,只能转向移民等方向,开辟新的战线,挑几个软柿子捏,这样可以对外宣称重大胜利。墨西哥也不负所望。印度虽然比墨西哥稍微强硬一点,但同样反制能力有限。

6、中美贸易战如果持续下去,先坚持不住的,会是美国,中国的体制和经济结构决定了,中国整体对贸易战的耐力比美国要强很多。贸易战对实体经济本身打击,但更重要的是打击了投资的信心,在不确定的环境下,资本减少投资和生产。最新的经济数据显示了中美5月份的经济数据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美国股市在今年明显比中国股市受的影响更大(中国最近的反制措施都是选在中国收市后,美股开市前宣布。虽然全球市场一损俱损,但是这个时间差仍然可以在突然性上造成有区别的市场反应)。

7、下滑的经济数据和关税导致物价上涨现实会戳破特朗普有意无意的谎言,让这个娱乐和地产出身的暴发户接受经济规律的常识性教育。同时他也要考虑到自己的选票,对于他这样一个稳定的天才而言,半途被选民“fire”掉,估计心里不怎么好受。

8、短期来看,经过经济数据和现实迅速恶化的教育,如果贸易战不能持久,中国又不再退让,那么只能是特朗普的立场松动,但他总得给自己找个台阶下,不能输,所以只能通过墨西哥、印度找回面子,宣告成果,这样即使到时对中国立场松动,对自己的铁粉也有个交代。

9、长期来看,美国的经济,建立在全世界对美元、美债的避险信仰上,建立在美钞的购买力上,随着美国制造业的空心化,甚至科技创新能力可能被快速超越的情况下,美元、美债的避险信仰在长期是一个消退的趋势(即使不是破灭的话),这让美国无法廉价的获取负债,也无法在全世界收铸币税。特朗普的随意任性的经济政策及其他政策,只会加速美国的相对衰弱。

对于中国而言,经过这么多年调结构,对单一市场单一客户的依赖性并不高,加上一带一路的发展(占中国出口大概20%),出口分布比较均衡,2016年出口占GDP比重就已经降到了大概20%,对美出口占出口的比例又只有大概20%,所以对美出口只占GDP的4%,即使这部分出口完全没有了,我们的GDP增速也能有2%左右,何况这部分不可能完全没有,不是我们离不开对美出口,而是美国人民离不开中国制造。中国的短板在于一些需要积累和专利授权的科技产品。所以中国说打奉陪、谈可以,毕竟斗则两败,而美国长期会败得更厉害,这是长期积累的颓势,特朗普只是加速器。

总体来说,时间和趋势都在中国这边。更何况如果能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谈成协议,助战术和战略都愚蠢的川皇继续连任,对中国未必不是好事。

美国那边,6月份G20,事情可能会有新变化。

500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