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辟个谣

其实我写些车相关的内容,一个是确实是个人兴趣,另一个也是由于主业工作确实承接有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具体专项,工作中会发现当下的公众舆论场与我能掌握的产业实际运行情况有明显的落差,所以在能力范围内多少给大家说点实际的,免得哪天政策调整了,自己真金白银花了还吃了亏。欢迎大家后台提问,我会选一些问的比较有营养的问题写文章详细回复。

这两天后台不少朋友拿着一张新闻截图来我这“宣告胜利”。

500

作为一个在买车和车辆技术研发进度同样具备闭源能力的消费者,我看到这个新闻其实第一时间就知道肯定是有人恶意曲解了实际情况。

其实所有跑来跳脸的读者都是想说丰田的ths技术不如dmi,以后丰田也要用dmi了。dmi遥遥领先。

以我对两家的技术情况的了解,这样的结论肯定是错的。“超级混动”如何定义?是插混就算?还是单档变速箱就算?还是绿牌混动就算?这个定义其实很模糊。我个人觉得,当下应该是将byd的大电池插混架构搭配单档传动系统认定为“超级混动”。不然就乱套了,丰田早就有插混,正在卖的ths5.0也有专门的插混构型,只是在海外市场确实卖的不行,消费者不买账。ecvt行星齿轮组结构本来也不是dht变速箱结构,如果byd反过来在现有变速箱机构加入了行星齿轮组优化设计,那是不是这新闻得反过来写?所以,我都很负责的第一时间回复了二十多个读者,这个新闻起码是曲解,至于是不是主观故意不得而知。且有一条老新闻很类似,可以供大家看个乐。

500

接下来我尽量给大家说一下还没上市的ths6.0与dmi5.0。

首先两家公司的工程师团队一直就有往来,并不是闭门造车。大家都会吸取一些对方设计的思路。何况我们也没少返聘外国友人。

ths6.0考虑的还是全球销售,所以就不太可能为了单一市场独立自成一体,从之前的强行凑绿牌的卡罗拉双擎E+惨淡的销量也能看出来,不要买国际巨头的中国特供产品。6.0应该是进一步让车的“电”感更强,油耗再下降个不到一升,电控系统优化后,现在的710,810变速箱可能会更简洁,传动效率更高,但总体来说,依然是一个ecvt行星齿轮变速箱,不会copy自主品牌普遍的路径。

但是随着“电感”越来越强,下一代我猜发动机会是一台全新的发动机,毕竟ev行驶占比更高,发动机的工况,运转区间都会有变化,不只是我们消费者有兴趣,全球的混动车企业也都有兴趣看看6.0的发动机会是什么样子。

接下来说说dmi5.0,其实网上吹风吹了挺久了,什么亏电油耗2.8,采用了行星齿轮组结构优化效率等等。。。正好最近我也去了北京车展,趁着大家还在布展,我也就各家都看了看,吉利的新一代混动系统模型就明晃晃摆在站台上,从结构上也加入了行星齿轮组,还不止一组。我个人觉得“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所以可能还在一个由简到繁的过程,到了一定程度自然就会由繁到简。

奇瑞的cdm 3dht是一个我很关注的系统,毕竟这套系统是考虑了高负载慢速高原恶劣路况持续爬坡这种工况的。(大家可以想想如果这套系统潜在可能的客户与运用场景)从展示的模型来看是一个往完全体方向做的“immd插混”。但确实3dht没有作业可以抄,估计匹配还需要积累,估计难点就在销量上不去积累的就慢。

相比这两家,byd的dmi5.0就显得不是很大方展示了。没看到展示内部结构模型,也不让打开秦l的前机盖看看。当然,作为我,也不需要非要在车展才能知道大致的情况。总的来说也是加入了行星齿轮组结构以求改善之前的结构在高速亏电状态下失速风险的概率。(有这个问题不丢人,本田的油混车高速段连续几次急加速也会出现明显的“冷却时间”,这也是本田混动在海外市场也卖不好的一个主要原因)也给大家泼个冷水,亏电实际百公里油耗在4上下或者更高一点,之前那个宣传的2.8不要当真。确实但也能看到之前一些up主在车展前把之前宣传dmi5.0的视频下架了。50升油箱虽然不能做到宣传的续航,但1000km上下还是问题不大的值得称赞,最终好不好用还不得而知,我一般建议等第一次年度改款看反馈上车,神仙也不知道没上市的车到底如何。

最后还是想告诉大家,在混动领域,丰田至今仍然是河里的那块磐石,值得我们好好摸。不仅仅是人家在这个领域的技术储备厚实,更是人家在全球市场亲测了什么样的产品能卖遍全球。如果我们最后造来造去都是自娱自乐,全产业链的普遍亏损,谁来填补贴了十多年财政投入的坑?谁又来填本该纳税与附加费付的坑?羊毛出在羊身上,财政开支也不可能全靠印。如果未来两三年新能源出海仍然受阻打不开局面,当前的电车繁荣是很难维持的。

原本以为自己写完就完了,哪知道厂家自己出来辟谣了。

500

今天就先写到这。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