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俘即补”何以形成战斗力

作者:  高戈里

控诉教育,之所以成为改造解放战士诸多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以及诸多工作中“最基本的环节”,是因为对解放战士最根本的改造是思想改造,思想改造的目标是提高阶级觉悟,而绝大多数解放战士都有一肚子的苦水!这苦水,就是骇人听闻的阶级压迫。正是基于残酷的阶级压迫,解放战争期间数百万国民党官兵才能发自内心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教育”,于控诉运动的历史瞬间,抛弃遗传千年的奴性,完成前所未有的人生启蒙和亘古难寻的灵魂裂变。而当一个个解放战士于控诉运动中觉悟到,国民党反动统治是亿万人民群众受剥削受压迫的“苦根”时,也就在他们身上焕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这些年来,“突出个人”淡化以至于藐视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唯心史观”作品和“半截子唯物史观”作品越来越多,特别是影视界,就连一些“主旋律”影视作品也不例外。

比如,电影《大转折•决战鲁西南》就有这样一幕剧情:邓小平视察前线,与一群刚补入部队的俘虏兵交谈时,发现一位俘虏兵正在战壕里睡懒觉,枪也不擦,都生锈了。当邓小平了解到这位俘虏兵在国民党军队就被称为“机枪大王”后,二话没说,立刻指示让其当机枪班长。接下来的剧情,是这位俘虏兵在羊山集战役中身负重伤后,一定要面见邓政委……

文学艺术来源于实际生活,应该高于实际生活,这是革命文学艺术创作的基本原则。

《大转折》编导的本意,也许是想突出邓政委的历史作用,但如此为“突出个人”而编导的剧情,却于无意间歪曲了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方法,抹杀了我军基层战时政治工作创造的五千年来世界战争史上空前绝后举世无双的历史奇观——“即俘即补”工作,抹杀了“解放战士”的觉醒过程以及觉醒之后释放出来的巨大战斗力。

这不是一件小事!

“即俘即补”是淮海战役“取得胜利的关键”!

据江林平先生考证,作为我军独创的词汇,在解放战争期间流行起来的“解放战士”一词,早在1945年3月《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关于太岳军区野战医院一所政治工作通报》中就已出现,一般是指:

【“被人民解放军俘虏而从国民党反动军队中解放出来、经过教育、参加我军的原国民党军士兵”。】

这个称谓意义深远——本来,俘虏就是俘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却明令各部队一律将俘虏兵改称“解放战士”,将俘虏军官改称“解放军官”,将战俘营称为“解放战士教导大队”或“解放军官教导团”。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被俘”是一种耻辱,“解放”却是一种新生。一词之改,体现了对俘虏人格的尊重,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理想的孜孜追求。

500

解放战士在人民军队获得尊重

在整个解放战争中,补充解放战士是我军占比最大的兵源。早在1945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关于处理国民党军队被俘人员的指示》就明确提出:

【“今后凡在战斗中俘获……一切精壮士兵,均加争取,补充我之部队。”】

1947年12月25日,毛泽东在为我军制定“十大军事原则”之第九条中,进一步明确规定:

【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分人员补充自己,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

三大战役之前,我军人数280万,占解放区现有人口1.66%,依照华北财经会议关于养兵应合人口1~1.5%之规定,已达到规定的饱和点。从爱惜民力、保证生产出发,1948年9月中央军委在部署“解放战争第三年战略方针、作战计划和军队建设”时,明确指示:

【“不论增编部队或补充部队主要的来源今后均应取之于敌。”】

解放战争期间,我军补入的解放战士逐年增加,到三大战役前,其大致比例,“关内许多部队,俘虏成分已达到百分之六七十”,关外部队“解放来的一般占百分之二十至三十,个别部队(如三纵)则达到百分之三十几”。

至于整个解放战争中我军补入解放战士的总数,周恩来1949年7月6日在中华全国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指出:

【从一九四六年七月算起,人民解放战已经进行了整整三年。……在这三年当中,我们的伤亡一共是一百四十三万人,而消灭的敌人是五百六十九万人,就是说,我们伤亡一个人,消灭他们四个人。在敌人所损失的五百六十九万人当中,被我们俘虏的人数达到百分之七十,即四百一十五万,而俘虏中又有二百八十万变成了解放军。】

解放战争结束后,周恩来在一次政务会议上提到:

【“以军队的成分说,解放战士占百分之七十到八十。”】

对于淮海战役中我军大量补入解放战士的意义,朱德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作战局1948年11月26日战况汇报会上指出:

【……我以四五个纵队监视徐州敌人,决心连续作战,不怕伤亡,随时补充俘虏,这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只有我们无产阶级队伍才能如此。】

淮海战役确实如此——按照西方的步兵战“崩溃点理论”,当进攻部队伤亡达到33%时,部队将崩溃。可淮海战役期间,华东野战军伤亡达到总兵力的28.4%后,非但没“崩溃”,反而连续作战,越战越勇,越打越强,到战役结束时,兵力竟然由36.9万人增至55.1万人。其原因,粟裕指出:

【我们实行即俘即教即战的政策,非常成功。淮海战役开始,华野为36.9万人,战役过程中伤亡10.5万人,这中间除整补了几个地方团外,补进的主要是解放战士。】

粟裕在1948年12月31日上报毛主席并中央军委、华东局的《淮海战役中部队情况简报》中指出,在紧张、残酷的淮海战役作战期间,由于有效开展了“即俘即补”工作,解放战士对于迅速恢复一线作战部队的战斗力,发挥了无以替代的作用:

【……骨干及干部在此战役中伤亡极大,不少连队只剩十余人(连部伙夫、上士,司务长等在内),一般班、排里每班只剩下一个至多两个老的(济南俘兵即算老兵),而这剩下的老的在即俘即补后不是班长即为班副,其余全为新俘(碾庄圩打黄百韬的俘虏)。……至现在为止黄百韬部的俘虏(十一月十二日至二十二日这一时期的俘虏)不少当了正副班长,部分当了副排长,也有少数提升为排长。】

战役第一阶段的俘虏兵,到战役第三阶段就提升为排长,才一个来月啊!

史料记载,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二十九师八十七团二连战士宋琨峰,是9月17日早晨在济南外围常圻屯战斗解放的,当晚参加我军后,于商埠战斗中俘敌4名、缴枪4支。11月中旬,宋琨峰在徐东阻击国民党第八军的吴窑反击战中,主动接替相继伤亡的正副班长实施指挥,缴获敌机枪2挺。此次战斗结束后,全班同志一致推选宋琨峰接任班长。紧接着的进攻刘楼战斗,宋琨峰率全班攻占敌阵地,缴获六○炮1门、机枪1挺、电台1部。次日,上级发动战士推选干部,大家一致推举宋琨峰任副排长。

“华东一级人民英雄”张志礼淮海战役时任华野第四纵队十师二十九团一营营长,在围歼黄百韬兵团的碾庄战役期间,他和教导员汪涛带着全营打剩下的“十几个位骨干接收了本营和兄弟营刚抓来的二三百俘虏,很快又编足了一个营。这些解放战士来不及换衣服,必须立即投入战斗。……结果,他们打得真的很英勇,我们一鼓作气猛冲猛打,攻下了刘家河,为我们营争了光。”

我军战时的“即俘即补”工作,不仅是世界五千年战争史上空前绝后的战争奇观、历史奇观,也是绝无仅有人文奇观,甚至对当代社会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的本土化学理创新,都有着珍贵的思想资源方面的学术意义。

这盖世无双的历史奇迹,靠给个“机枪班长”当当,是创造不出来的。我军也不可能腾出那么多的班长位置,给刚刚补入部队的解放战士。

那么,“即俘即补”奇迹又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

1947年9月下旬,时任华东野战军宣传部宣传科科长的奚原,根据莱芜战役至孟良崮战役期间在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蹲点的调查,结合其他各纵队书面报告材料,综合研究整理了一份详尽的调查报告,并归纳了“改造新解放战士的三个基本经验”。该报告经华东野战军政治部夫主任钟期光审定,以《改造俘虏工作的初步总结》为题,刊登在1947年12月出版的《华东前线》增刊第十一期,印发各部队。

500

奚原报告收录在《奚原九十文选》一书中

捧着这份5万余字的珍贵历史文献,能让我们感慨万分的内容太多太多了。

感慨之一,是战争年代我军政治工作抓住重心开展调查研究,太深入了,太细致了。

奚原的这份总结报告,把思想改造作为俘虏兵改造工作的重心。为此,首先按照俘虏兵的“出身成分、社会经历不同,参加旧军队的方式及伍龄长短不同,其所在就军队的性质(杂牌、伪军、嫡系、精锐、土顽等)不同,任职(兵等、兵种、班长、勤杂人员等)不同,所受欺骗教育深浅不同,解放的时机不同”等等特点,将“新解放战士的糊涂观念”,在归纳为3个大类、21个小类的基础上,列举了94条具体的思想反映。

然后,根据上述思想反映,又将俘虏兵“组织上入了伍,思想并没有翻身入伍”之“两条心”“半条心”,归纳了5种表现,并列举了22个具体表现。

再后,奚原报告在大量列举事实的基础上,归纳了各部队在审查俘虏、优待俘虏、巩固解放战士、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党员、提拔干部、宣传鼓动等7项溶俘工作中,好的方法和存在的问题。

如此深入细致地把握新解放战士的思想脉络,又何愁解决不了俘虏兵的思想问题?

感慨之二,是战争年代我军政治工作解决问题“走群众路线”太扎实、太有成效了。

俘虏兵应该如何改造?

办法,不是来自于上级机关闭门造车的“顶层设计”,而是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的“辩证统一”,将群众“摸着石头过河”开创的经验集中起来,形成领导机关指导全局的“顶层”部署,再回到群众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并丰富发展。

据奚原报告,

【“一年来各部队改造解放战士创造了许多方式方法,如通过文娱活动、组织群众(驻村老百姓)教新俘、发动立功竞赛、开展王克勤运动、宣扬进步解放战士典型事迹、吸收参加俱乐部活动、联名发表反内战宣言”】

等等。

但群众创造最主要、最有成效的,是下列三个方法:

【方法一,群众性的个别教育——主要是发动连队的老战士(包括班长、积极分子、老参军战史、老解放战士)经常地面对面地教育帮助新解放战士。
方法二,实例对比教育——根据各部队新解放战士的一致反映,下列十大事实对比,使他们最受感动:官兵平等,经济公开,友爱团结,学习进步,立功运动,军民一致,忠诚爱国,战争胜利,土地改革,俘虏政策。
方法三,控诉教育。】

控诉教育,是改造俘虏兵工作最核心的内容。对此,奚原报告指出:

【控诉教育是一年来改造解放战士工作中新的创造之一,根据各个部队经验,这是所有各种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是整个改造解放战士工作中最基本的环节,其功效不止于教育改造解放战士,因为它不仅可以把各种教育解放战士的方式方法融合进去,成为改造解放战士思想提高其阶级觉悟政治水平的一把锁钥,奠下巩固解放战士的基石,而且可以进一步教育老战士和干部,继续改造他们的思想与作风,同时可以把许多工作(如党的工作、审俘工作、宣传政治形势与我党我军各种政策主张及连队各种组织的加强等等)渗透进去,使这些工作收到更好的效果。】

控诉教育,之所以成为改造解放战士诸多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以及诸多工作中“最基本的环节”,是因为对解放战士最根本的改造是思想改造,思想改造的目标是提高阶级觉悟,而绝大多数解放战士都有一肚子的苦水!

这苦水,就是骇人听闻的阶级压迫:

笔者在采写《心路沧桑——从国民党六十军到共产党五十军》(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二版)过程中,先后采访了230名历史亲历者(含135名国民党起义官兵,包括师职2人、团职8人、营职4人、连排职22人、士兵99人,另有随军眷属6人),凡是从旧军队过来的人,无人否定旧军队内部的阶级压迫,甚至一些坐过共产党大牢的军官也不例外。

500

在经济上,军官 “吃空”(就是虚报士兵人数,以贪污空额的薪饷和粮代金)贪污司空见惯,克扣士兵的伙食更是“家常便饭”,有的军官还要以“保管”、赌博等形式,勒索士兵的钱财。

在人身权利上,国民党军队内部通行残酷的体罚、肉刑制度,军官对士兵,上级对下级,有随意打骂的权力,甚至草菅人命。

原籍陕西省的刘进昌,1944年被抓壮丁,补入荣誉第二师。“真他妈的活地狱!”刘进昌一辈子都在诅咒这支军官们引以自豪的蒋介石嫡系部队。整日挨打受骂就不说了,最残忍的一次,是在向越南开拔的途中,一位四川兵发痧(中暑)走不动路了。冉副排长一脚把四川兵踹到水田里:“你狗×的是想借故开小差吧?老子送你回家!”说罢,抄起一把军用铁锹,当着全连的面,将发痧的四川兵活活砍死。

这不算最残忍的。

抗战末期,原国民党第一八四师某团驻防云南屏边时,一次,抓到3名逃兵。那天早操,全团官兵集合在一个大操场上,3名逃兵被拖上前台先打了一通军棍,叫人抬走了其中两人后,团长命令逃兵所在新兵连100多名新兵,每人都要端起步枪去捅逃兵一刺刀……

这还不算最残忍的。

据国民党暂编二十一师第二团二营机炮连士兵罗珠成回忆,抗战末期在云南省个旧市卡房镇驻防时,他所在营抓住一名逃兵,全营集合后,军官宣布:由逃兵所在连每人用匕首从逃兵身体上旋下一块肉……

这还不算最残忍的。

据记载,个别军官甚至将逃兵身上的肉割下来切碎煮熟,而后强迫士兵分食,军官则吃人脑。笔者在云南石林采访的原国民党士兵刘益,抗战期间在云南屏边驻防时,就被强迫喝过“人肉汤”。他说,那一次军官强调:“喝了人肉汤,就不会开小差了。”不喝就挨打,打了以后还得喝。

这还不算最残忍的。

据记载,在绥远某国民党军队,有一位逃兵被抓回后,杀了37刀。逃兵的肝肺被挖出来后,还要强迫死者的父亲去吃!

蒋介石嫡系部队一样令人发指——胡宗南所属第七兵团的士兵揭发:

【其四三○团的副营长陈××当机一连连长时,士兵刘炎春开小差被抓回,陈××将刘炎春吊起来毒打,打死后,尸体扔到野外喂狗,再把死者的双耳割下来,悬挂在墙上,然后集合全连宣布:“你们看这是什么东西?以后谁再逃跑,就这样办!”
其四七三团副营长王××接新兵时,遇见几位病号走不动路了,就欺骗他们说:“谁走不动了,说一声,我放你们回家。”
有4名士兵刚扭头往回走,被王××叫住,他让4名病号跪在四五丈高的崖边,抄起一根棍子,一棍子一个,全把他们打到沟底,然后,扬长而去。
其一五八师军官邓××揭发,他当排长的时候,一次跟着迫击炮连连长到四川接新兵,亲眼看见这位连长杀死了20多名开小差的新兵。多是用铡刀铡死的,还有用“五马分尸”等办法杀死的。有一位新兵跑了,他带人到新兵家里去抓,没抓到,就放火把新兵家里的房子烧了。还有一次,没抓到逃兵,就下令让4名士兵抬起逃兵的家属放在火上烧,直到烧死。
其三四九团二营排长石××要鸡奸一名士兵,被该士兵拒绝,石××竟弄来一根红萝卜往这个士兵的肛门里硬塞!】

据史料,在第一四四师的2451名士兵,在旧军队本人被吊打过的345人,被捆打过的289人,被棒打过的1238人,被刺刀打过的13人,被枪托打过的677人,被打过耳光的1362人,被皮带打过的945人,被拳打脚踢过的991人,被打昏死过去的53人,被打吐血的20人,被打残废的22人,被罚过跪的1298人,被罚过冻的535人,被罚过晒的128人,被罚挨饿的1302人,被罚过喝尿的1人,被罚过吃地痰的1人,枪毙未死的33人,活埋未死的24人。这2451名士兵在旧社会,母亲被强奸有107人,被霸占的有21人,被迫改嫁的有185人;妻子被强奸的有57人,被霸占的有53人,被迫改嫁的有93人;士兵被强奸、霸占的姐妹有159人,被强奸、霸占以及被迫改嫁的嫂嫂有175人,士兵的母亲、姐妹、嫂嫂被强奸、霸占以及被迫改嫁的,总计达850人。

500

解放战争中我军某部的诉苦大会

奚原报告记载,

【“任何一个诉苦会上,都可以听到许多骇人听闻的惨痛的申诉”。】

在华野独立师二团二营的控诉大会上:

【——解放战士舒善宽,诉到在家卖妻还账,又被抓丁,当兵挨打,便泣不成声,再也听不清下边讲的是什么了。
——六连莱芜解放战士张任中,起立发言,一开口就蹲下,摆手摆头呜咽起来。
——五连解放战士魏三,上台说几句就哭得说不下去,坐在一边哭去了。
——苏中解放战士周德华,诉到父亲被乡长逼粮纳欠无奈自杀,自己做小生意又被八十三师抓去当兵,因为出操不好就挨了四次痛打,也激动的满脸泪汗,诉后脸色苍白,不能自持。
——广西解放战士罗采光,因为讲话别人不懂,有苦难申,急得顿足俯墙痛哭。
——苏中解放战士黄友卿,全家被恶霸申长民陷害,大哥、二哥受刑后气死,三哥坐监死在狱中,自己又被抽丁,边说边哭。
——二排长王永福,诉到欠财主的债被迫用妻子顶债,妻子走后狠心将一岁多的爱子摔到沟里,至此,禁不住痛哭失声,全场哭成一团。
……】

正是基于残酷的阶级压迫,解放战争期间数百万国民党官兵才能发自内心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教育”,于控诉运动的历史瞬间,抛弃遗传千年的奴性,完成前所未有的人生启蒙和亘古难寻的灵魂裂变。

而当一个个解放战士于控诉运动中觉悟到,国民党反动统治是亿万人民群众受剥削受压迫的“苦根”时,也就在他们身上焕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1948年1月,西北野战军在米脂县杨家沟召开前委扩大会议期间,当毛泽东主席听取余秋里汇报三五八旅“诉苦三查”运动后,高兴地说:

【“很好,很好!我们从中央苏区起,就想找到一个教育俘虏兵的好形式,这次诉苦三查的办法,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2019年5月27日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