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数学领域的现状和音乐界类似

【本文来自《丘成桐的发言是有特殊语境的,不用一句话定义通篇讲话,应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公德》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乘云宿风
  • 对的,数学为什么被誉为一切学科之始,就是因为数学实际上是一门精确描述客观存在的“语言”,属于工具的范畴。研究数学就是在发明工具,应用数学就是使用工具,偏偏数学这个工具无形无质,只存在于思维之内。所以我估计真正的数学家看待世界的方式都和普通人不一样,这个其实是一种天赋,只有具备这种天赋的人才有可能被培养为数学家。

说的非常到位,的确如此。

其实,中国在数学领域的现状和音乐界类似。如果有人说,中国音乐的发展还停留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相信会有人指着鼻子骂人,而且还会列出一系列的歌手和歌曲的目录来。但如果请他们说出有影响力的音乐家,他们还会回归歌手的范畴。

谁都知道贝多芬、莫扎特等古典名家,至于布鲁克纳和马勒就少有人关注了。甚至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冼星海还创作过交响乐,毕竟演出少,获得音乐作品的渠道也少。大家都听过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和部分歌曲,以为就是全部了。冼星海之后还有什么作曲家及作品吗?大家能听到的就只有小提琴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美籍华裔谭盾倒是排练演出过自己创作的交响乐,但和声寥寥,也很少有人在意。

其实,自古以来中国内地的音乐就不发达,宫廷和祭祀活动中的所谓”庙堂音乐“形式单一,功用单一。

到了唐宋时期,中国音乐有了飞速的发展,主要原因就是西域音乐的传入,各种短曲和乐曲节拍对人们生活影响巨大,并催生出与音乐共生的”宋词“这一艺术形式。

在宋词中,大多数都是由现成的曲牌,只须填上相应的语句即成作品。后来,以柳永、姜夔等名家所代表的制词人开始乐曲的更新与创作,创作出所谓”长调“即(慢词),所用曲调也”内地化“,节奏以缓慢为主。

当代作曲家王洛宾的许多作品依然延续古代西域乐曲的特征,节奏鲜明,曲调欢快,容易上口,其中一些节奏演绎了近千年。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香港流行歌曲传入内地,被众多年轻人喜爱。但很多人都不关心绝大部分歌曲都是翻唱的,一个中岛美雪就够香港歌手翻唱十几年,而徐小凤更是五轮真功的翻唱机,一有新歌就翻唱。

应用至上,就忽略的创造,最基础的东西被忽略不计,看到的都是浮华的表面。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