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五行音乐疗法,简直比玄幻小说看着还要神奇!
在2014年有一则新闻让我印象深刻,主要内容是一个名叫卡扎德的美国汉子,因为失去了爱情,所以沉沦毒品,无法自拔。
但是就在他身体每况愈下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中国的玄幻小说!他瞬间被这些带有东方神秘色彩的小说深深吸引。半年后,因为沉迷于看小说,卡扎德竟然把吸毒都戒掉了!
从那之后,我对这些网络玄幻小说就多了一份尊重,真是功德无量啊!
中国自从进入网络时代之后,像《斗破苍穹》、《斗罗大陆》、《盘龙》这样的玄幻小说数量几乎呈现爆炸式的增长!(熬夜看过的请留言扣个“恐怖如斯!”)
在世界观的构建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几乎成了这些网络作家们的心头肉,谁写都想用一用。
于是乎我今天突发奇想,在翟天临“博士”都不曾使用过的“中国知网”上搜了一圈五行音乐,结果让我大开眼界!我发现了一种名叫做【五行音乐疗法】的神奇中医疗法!而且从这些论文的题目来看,这貌似能治百病啊!
于是乎,我仔细学习了一下,还真有意思,这简直比那些玄幻小说还厉害,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下修仙有望了啊!
相生相克的五行
要说中医的五行音乐疗法,我们就不得不先聊聊“五行”。
“五行”的概念形成于夏商之际,发展于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哲学、自发的辩证法思想。
对于“五行”的起源,学者们也众说纷纭,但是主流的有5种观点:
1、认为是起源于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材料;
2、认为是源自殷商时期的五方观念(即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
3、认为源自水、金、木、火、土五大行星;
4、认为源自人的五指;
5、认为源自春、夏、长夏、秋、冬五季的特点(我也是今天才知道还有个“五季”)。
而感觉起来变化多端的五行相生相克,其实也很简单,非常好理解!
金生水,你可以去想象金属融化成铁水,也可以想象冰融化成水。冰的属性是大家最容易搞混的,其实古人把铁啊、冰啊这类摸起来冰冰凉、硬邦邦的东西都划分到了金的部分。
水生木,木生火就不用讲了。
火生土,就是火烧完之后剩下的那些灰烬就是土,五行学说认为土就是那么来的。
土生金,也简单,古人发现金属矿都在土里,就得出了土生金这个规律。
而五行相克比相生更好理解了,金克木(斧子砍树),木克土(种树防沙化),土克水(用土来拦住洪水),水克火,火克金(火焰融化金属)。
有没有一种恍然大明白的感觉?
其实,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本身并不复杂,复杂的是,阴阳五行学说这玩意的影响力太大,发展至今已经渗透到了中华文化的每一个角落里。
所以在语言文字、政治制度、社会文化、医疗保健、绘画音乐等方方面面……无疑例外都能找到阴阳五行的影子。
五行、五音、五脏与五志
接下来,我们就看一看阴阳五行说和中国传统音乐以及中医三者之间发生的怎样的纠缠。
首先,“五音”又称“五声”,是中国传统乐学理论的一种五声音阶,按照顺序分别是“宫—商—角(jué)—徵(zhǐ)—羽”。相当于现在首调唱名的“do、re、mi、sol、la”,即“1、2、3、5、6”。
最早把“五音”的概念引入医学领域的典籍是《黄帝内经》,书中写道:“肝主目,……在音为角。……心主舌,……在音为徵。……脾主口,……在音为宫。……肺主鼻,……在音为商。……肾主耳,……在音为羽。”
在中医中,人的五脏是和五行相互对应起来的:心→火,肝→木,脾→土,肺→金,肾→水。
至此,五音就和五脏、五行对应上了。
除此之外,“五志”这个概念,大家也要了解一下,它指的是人类“思、忧、怒、喜、恐”这五种精神状态。《黄帝内经》中《金匮真言 第四》详细罗列了,五音和五脏还有五志的相互影响关系。
“宫为脾之音,大而和也,叹者也,过思伤脾,可用宫音之亢奋使之愤怒,以治过思商为肺之音,轻而劲也,哀者也,过忧伤肺,可用商音之欢快使之高兴,以治过忧角为肝之音,调而直也,叫呼也,过怒伤肝,可用角音之悲凉使之哀伤,以治过怒微为心之音,和而美也,喜也,过喜而伤心,可用微音之火热使之惊恐,以治过喜羽为肾之音,深而沉也,吟者也,过恐伤肾,可用羽音使之思索冥想,以治过恐。”
还是找一个简单明了的白话文的整理来看吧……
(1)以悲制怒
以悲制怒,即以金克木。妻妾苍凉的商调音乐可以制约因大怒而致的肝气上逆诸症。像《走西口》这样的西北民歌,大都属于商调。
(2)以怒制思
以怒制思,即以木克土。角调音乐可以疏通肝气,肝气疏达,则脾复健运。可解除脾郁思积。角音为春之声,角调音乐对思虑不解,忧郁抑郁而引起的消化道疾病,头痛心血管疾病等具有康复作用。如《蓝色多瑙河》则是典型的角调音乐。
(3)以思胜恐
以思胜恐,即以土克水。以中和温厚的宫调音乐来缓解,具有安神的作用。如《牡丹之歌》这样的大调音乐。
(4)以恐胜喜
以恐胜喜,即以水克火。羽调音乐悠扬澄静,柔和透彻,具有水的特性,悠长特性的乐曲。如《春江花月夜》。
(5)以喜制悲
以喜制悲,即以火克金。以欢快明亮的徵调音乐(属火)来解除患者悲愁抑郁的心情如《百鸟朝凤》。
听歌弹琴真养生
我国历史上还真有以音乐治病的事例。最有名的当属宋代孙道滋以“宫声数引”使欧阳修的“幽优之疾”得到治疗。
欧阳修为此作《送杨置序》向他推荐用音乐“平心”“养疾”。他在文章中说“子尝有幽优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疾之在其体也,……。”
简而言之,就是欧阳修跟着大神学古琴,然后治好了抑郁症的故事。
不过,我忽然在想,欧阳修会不会是古琴大神孙道滋的小迷弟呢?然后大神教他弹古琴,他一高兴,抑郁症就好了,然后还写信给好基友,安利一波自己的爱豆……
如果按这样说的话,周杰伦要是能亲自教我弹钢琴,我觉得也能达到有病治病,没病强身健体的效果!
不过历史真相,咱也查不到,咱也没处问……就先这样吧……
话说回来,这个看似玄而又玄的五行音乐疗法,仔细揣摩一下,实际上就是用不同风格的音乐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这么看的话,也不一定非要懂中医,才能运用这个五行音乐疗法啊。
其实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感受,去挑选适合的歌曲,或听,或弹,都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养生活动。
不过这也提醒了各位,别总是听同一种风格的音乐。在不同状态下,换不同风格音乐听,才是更养生的选择。
至于宫商角徵羽什么的,大家了解就好,不必墨守成规。
毕竟按照理论来说,《牡丹之歌》这首大调的曲子是可以安神的,可是现在有几个人听完之后,能不想到岳云鹏那张脸?
所以这首歌至少对我来说,已经不具备安神的效果了……
那最后,就祝大家都能长命百岁、渡劫成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