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制度,如果变成了一个鸡肋,本身便无法吸引到太多人

【本文来自《为何年轻人个人养老金缴存积极性不高?》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说几点个人感受:

1、担心政策性违约风险。所谓政策性违约风险,是指现在的政策是这样的,但过了30年后,可能变了。但是你的钱已经缴了,你也没有能力去对抗政策的变化。我把这种情况,简称为政策违约。

从理论上来讲,如果大家现在去缴存个人养老金,基于的是现在的政策规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相当于政府行政机关给了一些既定的条款承诺,如果有人愿意遵守这些条款的话,可以按照这些条款规定,缴存费用,然后跟政府行政机关形成了一个合同契约。但现实的风险是,万一30年后行政机关单方面变更这些条款,对于零散的民众来讲,没有能力去拒绝这种单方面变更。我当时在缴存前,为此犹豫了一段时间。后来想了想,觉得这个缴存模型至少涉及到几千万人的利益,人数众多,如果出现政策变化,会惹怒几千万人,政策风险应该没那么大,最后还是缴存了。

2、担心养老金提取年限的一再延迟。一般情况下,个人养老金只能在退休后才能领取,但目前个人退休年龄一再延迟,担心等到自己退休时,退休年龄可能会再度往后延,让可以提取的时间变得无法准确预测。缴存养老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等自己年纪大了之后,可以零存零取,给自己养老。但如果领取时间存在变数,且这个变数是朝着对个人不利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对个人有利的方向发展,从逻辑上来讲,必然会阻碍个体的缴存积极性。

3、本身也是一个鸡肋。目前的制度模型设定每人每年最多缴存1万2的上限,也有些鸡肋。如果没有前边两个顾虑和担心的话,有些人的缴存能力相对较高。但一年最多1万2的上限,对这些人来讲,有些鸡肋。你现在每年缴存1万2,到了退休后领取的话,估计领不到多少。一项制度,如果变成了一个鸡肋,本身便无法吸引到太多人。

4、前期可以抵扣部分个税,但等退休后领取时需要缴纳个税的做法,有点像是两头消减。现在大家普遍都比较聪明,会去计算利益得失。政策层面在进行宣传时,突出抵扣个税的利好,但其实在未来领取时,需要对部分金额缴纳一定程度的税。这种有点像是寅吃卯粮的做法,反而会让人产生一定程度的潜在疑惑。

主要是这四个感受。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