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铭记丧失伯力之耻,中国后在牡丹江流域另建“勃利”城
【本文由“EVA04”推荐,来自《俄远东一地宣布解除紧急状态!此前曾发现放射源,与黑龙江隔江相望》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哈巴罗夫斯克,原为中国领土伯力。1858年,俄国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奉沙皇之命侵占中国黑龙江沿岸并在此设军事哨所。穆拉维约夫为吹捧17世纪俄国侵华急先锋哈巴罗夫在远东地区的“考察”功绩,将伯力改称为“哈巴罗夫卡”。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在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时趁火打劫,假作“调停人”胁迫清廷签订《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不废一兵一卒使中国丧失外东北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至1883年,随着居民点的扩大,“哈巴罗夫卡”改为“哈巴罗夫斯克”。1900年,俄国又制造海兰泡、江东六十四屯等惨案,将仍留在外东北的中国居民尽数清洗,并继续向伯力等俄占地区移入俄罗斯人,使其彻底成为俄罗斯化的城市。
因侵占外东北“有功”,穆拉维约夫成为俄罗斯民族“英雄”被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封为“阿穆尔斯基(即黑龙江)伯爵”。1881年,穆拉维约夫在巴黎病亡;1891年,为表彰其开疆拓土的“功绩”,俄国在哈巴罗夫斯克的黑龙江边为穆拉维约夫建造了一座高大的纪念铜像;直到1929年,该铜像作为沙俄的象征被推倒,代之以列宁像。
但在苏联解体后,1992年,穆拉维约夫的遗骸从海外迁葬至海参崴市中心;1993年,哈巴罗夫斯克又在原址重新树起穆拉维约夫铜像;2006年,俄罗斯中央银行将穆拉维约夫用作5000卢布纸币的图案。
而为了铭记丧失伯力之耻,中国后在牡丹江流域另建“勃利”城,即今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在现今出版的中国世界地图上,包括哈巴罗夫斯克在内的俄占领土都在扩号内写有(伯力)等中国原名,以警示后人不忘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