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为什么看不上薛宝钗?

你是贾母,是荣国府辈分最高的长辈。

你操劳了一辈子,生了两儿一女。可是大儿子不成器,大儿媳不像话,二儿子工作忙,二儿媳太木讷。

满家的孩子里,只有小女儿在你身边,知冷知热,贴心侍奉,你也最疼爱。

小女儿嫁人,你千挑万选,选中了姑苏的林家。

这林家四代为官,家资颇盛,如今第五代的林如海中了探花,延续了祖宗基业,人品相貌都是好的,且父母亡故,也没有什么嫡亲的兄弟姐妹来争夺家产。小女儿若嫁给他,想是一生顺遂,安享荣华。

小女儿出嫁的那天,十里红妆。你哭红了眼睛,看着女儿上船远去。

女儿成家后,时时给你捎信慰问,不多时更是有了喜。你听闻自己有了外孙女,不禁喜上眉梢。

然而好景不长,几年后,女儿一病不起,香消玉殒,只留下了你的外孙女。

你记挂得不行,又怜惜外孙女太小,又怕姑爷工作太忙,照顾不到孩子,于是三天两头写信派人去姑苏,想把外孙女接来住。

终于,外孙女守完了孝,可以过来了。你派了船去接,日夜不宁,寝食难安,嘴里天天念叨,想让船快一点,又怕船太快了晃着孩子。

终于,外孙女来了。

你安排了全家一早就来迎接。看着娇小的外孙女,你想起女儿小时候的样子,顿时湿了眼眶。

外孙女名叫黛玉,从小就喜欢读书,身体不大好,春秋就犯咳疾。你心疼得不得了,又是找人配药,又是指派丫鬟,甚至将最疼爱的孙子宝玉挪了出来,腾地方给黛玉住。

宝玉原本是个没笼头的马,一刻不肯闲,自从黛玉来了,他倒像有了一怕似的。凡是黛玉的话,宝玉句句都听,便是打闹一场,三时五刻也就丢开手,又亲热起来了。

这样的日子过了几年。你看着这两个孩子的打闹,忽然心内一动,有了些想法。

这林家列侯出身,五世做官,林如海之父更是被皇帝破例钦点,在官场上颇有些资源。林家无子,仅有一个黛玉,林如海必然要为她做足打算。若是宝玉黛玉能成一对儿,不仅林家给予嫁妆丰厚,宝玉日后读书务政,也有个出路。

这主意你甚是喜欢,急忙叫了凤姐儿来商议。

凤姐听了,笑道:“老祖宗何必急于一时,这俩都还不足十岁。俗话说六月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日后的事哪有个准的,只当先给宝兄弟留着,若是他们一直好呢,到了年纪,老祖宗再把这话说给林家,岂不好?”

你想了想也是,就先算了。

谁知这日午睡刚醒,鸳鸯忽然来报,二儿媳家的娘家妹子带着儿子女儿上京来拜访了。你急忙换了衣服匆匆迎接,一边换一边埋怨鸳鸯不懂事,不知道早点告知。

鸳鸯很委屈:“奴婢也是刚刚知道的,刚听说就赶紧来叫您了。莫不说老太太了,就连二太太也是这会才知道的呢。”

你有些疑惑,这么急上京,事先又没露一点风声,难不成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见过客回来后,你悄悄嘱咐鸳鸯去打听一下这个薛家到底有什么古怪。

果然,不到一盏茶的功夫,鸳鸯回来悄悄禀报:“这薛家原在金陵,跟咱们那边是一样的,原本祖上也是官,但是后来家里没人做官,做生意去了,现在宫里做买办,京中也有些生意和田地房产,估摸着看看二太太就走。”

你哑然失笑。做生意的这么着急来,恐怕是有些案子需要求咱们吧。

鸳鸯犹豫了一下,又说:“听说他们家的薛大爷在金陵地界上打死过人,还是王家找的二老爷和二太太才……”

你一听,心里一惊,之前听到的一些疑影也渐渐在你心头清晰了起来。

你沉吟片刻,叫住鸳鸯:“现下天色晚了,他们也怕是要家去,你去替我留一下客,再告诉老二媳妇和凤丫头,明日我一早叫她们来问话。”

鸳鸯答应着去了,不多时回来,甚是迟疑:“老太太。。。他们。。。歇咱们府上了。”

你心里一沉,忙问:“是暂歇还是短住?”

鸳鸯摇摇头:“奴婢也不晓得,只知道是二老爷指的梨香院那边。”

你心里一阵无语。老二向来老实,不懂这种往来的门道。万一这薛家真是打算长住这里,宝玉岂不是会被带坏?那可是打死过人的人家啊!

然事已至此,你也不好多说。第二天,你与王夫人和凤姐商量了半天,也没商量出来个所以然。

凤姐见你愁眉不展,便安慰道:“老祖宗也太多虑了,便是薛大哥哥不好,我看那薛家妹子也还好,宝兄弟还小,不往前头去,他与林妹妹两个同薛家妹子一处玩耍,做个伴也好。况且薛大妹妹看着年长一些,要不了三两年也就许人家了,哪还能常常一处呢?”

你一想,好像也挺对,就不追究了。

谁知这天宝玉同李嬷嬷从梨香院回来,还喝醉了酒。你急忙命人将宝玉搀扶回屋,黛玉也跟着去了,却只见李嬷嬷站在原地。

李嬷嬷见人们都散了,跑过来低声说:“老祖宗您不知道,今儿我跟林姐儿一起去梨香院探望宝姑娘,哪知屋里一个人没有,宝玉和宝姑娘贴得十分近,举止亲密,宝姑娘还在系领口的排扣。老奴真是没眼看。想那宝姑娘素日端庄持重,怎么能做出此等为人不齿之事?只怕是年纪大了已解人事,也是有的。”

你听了,登时大怒,又不好发作,摇摇手让她下去了。

过了不久,你又听说了学堂里打架,皆因为薛蟠养小学生,争风吃醋。你愈发烦这一家子,干脆停了宝玉上学的事,让他在内宅读书,不准去前头跟那起子人混搅。

你叫来王夫人,下了最后通牒。王夫人听后也吃惊不小,诚惶诚恐表示会尽快让薛家搬走。

谁知蓉儿媳妇突然没了,家里措手不及,越发忙乱,根本顾不上。

就在这期间,你得到了消息——林如海病故了,林黛玉可以正式挂在贾家名下收养了。

你长舒一口气。之前还紧张宝黛这俩孩子,现在终于可以有足够的时间给他俩培养感情了。

琏儿从苏州带回来大笔财产,带不回来的都放在了江南甄家。你将大半充入公中,小半自己留着,做黛玉的抚养费和嫁妆。

林如海的事一了结,你心中已经定下了黛玉,也开始敦促王夫人撵走薛家。

正巧元春要回家省亲,家里买了戏子。王夫人做主,将戏子们安置在了梨香院。

你十分满意,本以为薛家会趁势搬走,没想到薛家只是搬到了更东北角的房子,并没有走的意思。王夫人也很尴尬,想再撵,也没了理由。

你与凤姐儿一合计,得了,老二媳妇撵不动,看来这人只能你俩努力了。

于是在某天,你听说薛宝钗要过生日了,和王熙凤对视一笑,拿出了二十两银子。。。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