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我被英国拒之门外,遭文明误伤的感觉真痛》一文?

更新动态:拒签让事主更加尊重英国了

500

500

我被英国拒之门外,遭文明误伤的感觉真痛

3月23日

3月初,从泰国回国之后,我便开始着手准备英国旅游签证。

网上填表的时候,对于自己的软肋——独身未婚,上无老下无小——我有点担心,因为这往往是欧美旅游签证拒签的重要理由。毕竟,我这种人,在国内没有什么牵挂,容易被认为,黑在人家国家不回来的可能性偏大。

尽管如此,我仍然愿意相信,英国是一个开明的国家,不至于如此歧视单身人士。

在填写“为什么去英国旅游”这一项,我用英文写道:

As a social media writer and PHD holder in History, whenever I write or say something in favor of western countries, I am always refuted and satirized, just because I've never been there. That 's why I crave a trip to England and other western countries for more knowledge about their civilization, culture and society, so as to make my essays more persuasive, and my thoughts more deep and incisive.

中文意思大体是:作为一个社交媒体作家和历史学博士,每当在文章或交流中夸西方国家,我不是被反驳,就是被嘲笑,原因仅仅是因为我没去过那里。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渴望能够到这些国家旅游一趟的目的。我希望通过这次旅游,更多地了解它们的文明、文化、社会,让自己的文章更加有说服力,让自己的思想更加深刻和犀利。

网上提交申请那一刻,我信心满满地以为,这个理由非常独特,非常充分。

上周三,从贵阳自驾开车到重庆递交材料。

材料递交之后,我突然意识到,也许,这个理由虽然独特,但是,英国签证官可能无法理解,毕竟,他们极有可能看不懂我的公众号文章,容易误认为,这是我瞎编的理由,从而更加怀疑我的移民倾向。

第二天,回到贵阳家中,开始坐立不安地等待结果。

第三天,收到英国使馆邮件说,我的申请不够straightforward(直接明了),需要加强审查,希望我耐心等待。

我这封邮件,让我的内心更加不安了。但是,我仍然愿意相信,英国会接纳我这个真心崇拜它的游客前去旅游的。

昨天中午,刚刚吃过午饭,我便收到第二封邮件。

怀着“六分可能通过,四分可能被拒”的心,我用颤抖的手,点开邮箱。

Refused(拒绝) 这个单词,瞬间刺痛我的双眼。

整个下午,我都心情沮丧,却心有不甘。

晚上,一个毕业之后在贵阳中学教书的学生,开车带我到郊区农村兜风。

昨天天气真的很好,不冷也不热。一路上,他开着车窗,我却无心享受春天夜晚清鲜的凉风。尽管他直夸我,这个年纪了,身段还保持得非常好,我却开心不起来。

彼此聊天的时候,我一直心神不定,感觉自己气虚郁闷。

回到家中,早早就上床,却睡不着,觉得自己非常委屈。

我真的毫无移民英国的倾向和兴趣,因为对那里多雨潮湿的天气,我真心不喜欢。但是,我一直都非常崇拜英国这个国家,因为它是人类现代文明的发源地,诞生了很多很多影响人类发展方向的思想家和科学家,非常值得亲身去感受一下那里的社会氛围。

除了英国,我还打算把欧洲几个主要国家(德国、法国、瑞士、芬兰、丹麦......)都一口气玩完,时间规划是两个月。

英国签证被拒,意味着半年之内我无法申请德国签证,我只能取消这趟欧洲之旅,尽管我已经和一位早年移民德国的读者梁女士约好,到了德国之后,她开车带我逛一逛,看看德国幽静的森林和那些适合散步的林间小道。

我真的没有想到,自己怀抱一颗真诚的心,却误遭文明误伤,这种感觉真的很痛......

今天早上,一觉醒来,我想开了,并且决定过段时间再试一次。

我相信,英国是一个讲道理的国家。这一次,我失败了,一定是因为自己的陈述不到位,材料准备不详实......

英国对我拒签,非但不算打脸“美狗”,却让我更加尊重英国

3月28日

3月22日中午,收到拒签邮件的那一刻,我的内心万分沮丧。

拒签信上面的refused(拒绝)这个单词,仿佛一记重拳,瞬间让我头晕眼花,无心认认真真阅读下去,匆匆忙忙扫了一眼PDF文档第一页文末“不得申请行政复议”的字样,就关闭了邮件。

那一刻,我真的十分悲观:只要不改变单身这个事实,这辈子要去英国旅游,估计是有点麻烦了。

3月25日,也就是本周一,我重新打开邮件,却意外发现,拒签信的PDF文档,竟然还有第二页。

原来,英国拒签信的第一页是告诉你“你被拒签了”,而第二页则是详细地告诉你“你被拒签的具体原因”。

在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拒签就拒签了,不会给你任何理由,你自己慢慢琢磨去。就连著名影星陈坤,想带着儿子,去加拿大旅游,居然被加拿大拒签,自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英国愿意花费大半个页面,给你详细解释,让你知道,你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仅凭这一点,就足以看出,这个国家对人的尊重。

拒签的原因与是否单身毫无关系。一般情况下,男性单身不会成为拒签的理由,因为男人不好嫁人,女人可以嫁人。因此,单身女性被拒签的风险远远高于单身男性。

拒签信的解释是这样的:“在申请表中,你说,你每个月收入是X元,你每个月开支是Y元,你在英国旅游期间计划花费是Z元。这么一算,相当于,你把自己每年扣除日常开支之后95%的余钱,都用在这一趟英国旅游。这不大可能,所以,我们无法相信,你来英国的真实目的是旅游。”

500

寥寥数语瞬间就让我意识到,原来是自己太粗心大意了。

在填写申请表的收入支出这一项的时候,我没想那么多,总觉得,银行存款显示的余额数目,够我这一趟英国旅游花销,就可以通过申请。因此,随便填了一个数字。

万万没想到,英国人做事如此严谨。他们的推理和判断,全是基于常识和逻辑。这足以说明,英国教育制度相当健全和成功。

其实,研究生以下的本科和中小学教育,重点原本就不应该放在知识的灌输上,而应该重点强调常识和逻辑,让人具备最起码的判断能力。

在申请表陈述去英国旅游的理由这一项,我说,自己喜欢英国这个国家,希望亲自去看看,加深对西方文明、文化和社会的了解。

这的确是我内心的真实目的,然而,读到我写的自己被拒签的文章(我被英国拒之门外,遭文明误伤的感觉真痛)之后,这几天,微博上的几个粉红,掀起了一阵狂欢,对此事大做文章,说我这条“美狗”长期跪舔英美,结果却惨遭英美“主子”打脸。

他们进一步上纲上线,说我是被国内亲西方的资本平台给捧出来的。更卑鄙的是,他们甚至造谣说,安培遇刺身亡之后,我在网上为他“哭坟”,被学校开除,却谎称自己主动辞职。在国内混不下去了,准备投奔英国而去......

对此,我一笑置之,懒得理睬。

他们对我的嘲笑和辱骂,不过是鲜活地展露了粉红思维的搞笑性和荒谬性。

都什么时代了,思维封闭的他们仍然秉持这样幼稚可笑的认知:你说谁的好话,谁就应该照顾你。你说了人家的好话,人家却不给你特殊照顾,那你就是被人家打脸了。所以,你就是活该!

这也进一步折射出,在粉红群体的价值体系中,规则和道理远远不如观点和立场来得重要。的确,他们从来都是只讲立场,不讲是非。当然,这也是国内很多右派民逗的共患病。

其实,英国拒签我,非但不是我这个右派惨遭欧美打脸,却恰恰说明,英国这个国家的自由、开放和英明,尽管偶尔也会犯错误。

真正自由开放的社会,原本就应该这样,绝对不会依据你所持的观点立场而为你特地改变规则,因为所谓的“自由开放”,本身就意味着,任何观点,只要不存在即时危害性,都应该得到包容和尊重。

假如英国因为我说自己欣赏欧美文化,而绕过规则,给我特殊照顾,那才是对言论自由的亵渎。

司马南在国内靠反美发大财,美国难道不知道他是中国网络顶级反美大V吗?美国肯定知道,但是,美国仍然允许他到美国购置房产,把老婆女儿送到美国定居,那是因为美国社会的健康运行,所依托的是从来都是规则,而不是立场。

美国认为,允许不同观点在同一个社会平等共存,有利于激发全民思维活力,防止长期被单一观点浸染,导致人们普遍陷入思维惰性。国民在思维上越活跃,社会创造力就越强。所以,司马南、金灿荣、陈平他们来到美国购房置业居住,对美国也是有利的。

把规则远远高置于立场之上的欧美人非常清楚,人的言论未必是其内心真实的反应,而且人的内心是任何科学手段都无法检测的。因此,如果把人的言论作为判断如何对待这个人的重要依据,而枉顾外在规则,其长远后果必然是,整个社会,口是心非的伪君子遍地。

最后,我要提醒这几天疯狂涌向后台辱骂嘲笑我的粉红们,你们改变不了我,你们打击不了我。

我不会因为拒签而改变对英国的看法,我还会继续申请英国旅游签证。假如第二次仍然被拒签,我将致函英国国会和内政部,提出申诉。

换个角度想,这段申请签证的经历,给了我一次跟与英国政府部门和公务员队伍打交道的机会。这难道不比到英国旅行本身,更有价值和意义吗?太值得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