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二本普通教师,各位看官,这样的普通学生,现在是否可以成为普通的科研人员?

【本文来自《普通智商可以搞科研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同意大家对创新性科研和普通科研的区分,但我觉得大家可能对普通二字误解了。名校的普通学生咱不了解,作为一个非双一流、非一本的普通二本大学的普通老师,结合我带的本科学生和研究生说两句。

本科课堂上,我上课时尽全力把教学内容揉碎了讲明白,用某个挺优秀学生的话说就是把学生当傻子教。结果就是,课堂上问是否听明白了,他们都说很明白。我说你们记不住的,得把理解写在书上。两天后,再上课几乎是忘得干干净净,提问的时候一问三不知(对,我给本科生上课会提问)。只会把上节课写在书上的内容读出来,而且有时候还不知道上节课自己在书上两行字之间空白处记的字是针对上一行的还是下一行的。大家也知道大学教学的节奏,不可能天天给你复习,结果就是黑瞎子掰玉米,大三了还得经常讲一大堆大一的基础知识。现在期末考试很多内容不敢全部考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还得加上一些不学这门课都能答对的内容,不然一小半及格不了。

原因分析:课上讲的内容第二天就忘,记不住就是记不住,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课下没有意志力和自控力去复习,中学还可以被强迫着反复练习,大学及以后没有这样的条件了。于是,平时上课嫌老师讲的难,毕业找工作时嫌根本没学到啥东西。

前几天研究生毕业论文刚送外审,强调一下,就事论事。毕业论文里分析一个气温变化的数据,他的结果是2001-2020年平均气温变化率是2.4摄氏度/年。我就问他,你看看你写的这个有啥问题没?他一听,那就是有问题了,但是不说话,那就是不知道有啥问题。问:这20年气温总共增长了48摄氏度?答:哦,我回去看看数据。

这是非常典型的一个例子。很多学生就是这种情况:你把问题找出来,他也能知道这是问题,或许也能回去解决了;你不给他点出来,让他自己找,他就是把之前自己写的论文读十遍,也不知道有啥问题。

原因分析:这才是普通学生。

各位看官,这样的普通学生,现在是否可以成为普通的科研人员?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