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车费保镖”变“车费刺客”,企业诚信岂能靠“表演作秀“?

据上海法治报3月17日报道,高德打车此前高调宣传“车费保镖”保障乘客利益,结果3.15当天,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在朋友圈“隔空喊话”:“车费保镖算法黑箱,真实的保障程度消费者无从知晓。对消费者而言,虚假的安全感无异于陷阱!”因为事关大众出行的权益保障且颇具戏剧色彩,发端于微信朋友圈的事件被迅速传播到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并引发公众关注。

唐健盛告诉记者:“在315前,高德方面公关部门在未经与我们核实确认的情况下,擅自借用消保委名义发布消息,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误解。”这也是他发布此朋友圈的原因之一。

高德打车推出的“车费保镖”原本旨在通过实时监测车费波动,为消费者提供公平透明的出行体验,一旦遇到异常收费,承诺予以先行赔付。然而,唐健盛副秘书长犀利地揭露了其中的关键痛点: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去界定何为“合理”的车费变化,使得“车费保镖”在实际应用中成了一个缺乏参照基准的“黑洞”。消费者权益保护在此处显得尤为脆弱,因为即使是商家极力宣扬的技术优势,如果没有公正、透明的评判机制,也无法赢得消费者的信赖。

此外,如唐健盛所指,高德方面在未与消保委核实确认的情况下,借用消保委名义进行宣传的行为,而且海选在3.15这个大众关注的节点,此举无疑会让消费者产生误解。

每年的3月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如同一面明镜,照见市场上诸多暗角,承载着广大消费者对公正、公平交易环境的殷切期待。高德打车试图借助消保委的权威性为自己增信,营造一种自家产品得到了官方背书的印象,却遭到了来自官方的“打架”,这不仅有违商业道德,更给消费者带来了潜在的认知混乱,使其在选择服务时基于错误信息做出决策,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例如,报道中提到,记者搜索了包括“12345”等多项投诉平台,关于高德“车费保镖”规划线路出现绕路、司机可以随意手动添加停车费、已证实多收车费但不退费等各种类型投诉却数量不少。

企业诚信不是一时一刻的表演,也不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宣传活动所能代替的。企业诚信建立在产品的真实性能、服务质量的可靠保证以及对消费者权益的始终尊重之上。高德打车在“车费保镖”功能上的不当宣传,正是对企业诚信的一种扭曲解读。其擅自借力权威机构之名,无疑在消费者心中种下了虚假的安全感,而这虚幻的“安全罩”在真相面前终将破灭,带给消费者的是更深的信任裂痕。

500

 “车费保镖”事件背后,折射出的是科技企业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必须兼顾社会责任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算法虽无形,但其运行规则与结果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利益,因此必须做到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而对于消保委秘书长曝光其擅自利用权威机构名义进行宣传的行为,相关部门应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以儆效尤。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于企业诚信的期待和要求将越来越高,缺乏诚信的企业将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市场份额萎缩、品牌口碑受损只是表象,更重要的是可能遭受监管部门的严厉处罚,甚至是丧失长远发展的根基。任何试图通过“作秀”营造诚信假象的行为,只会让企业在市场竞争的激流中越陷越深,最终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无论是高德还是其他任何企业,都应该牢记:用户至上,诚信经营永远是企业稳健发展、赢得市场认同的根本之道。

全部专栏